小说||老于逐梦

老于逐梦
袁福成||江苏
近几年来,局办公室主任老于,一直怀揣当一回市劳模的梦想,意在退休之前,能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办公室又一次收到市总工会通知,说今年将组织新一届市级劳模评选并分配给局里一个名额。
在往届,因市里分配的名额少,通常都由局主要领导直接提名、局党委讨论通过、组织人事部门负责报批。说实话,大凡由一把手单独提名的,要么是身边的红人,要么就是领导的亲友,党委会讨论只是走程序而已,大家对这一做法早有微词。上一届,局里也曾分配到一个市劳模评选名额,局长的刻意倾斜外加老于的软磨硬泡,最终,老于如愿以偿,作为市劳模候选对象上报。眼见距离市劳模的荣誉称号仅一步之遥,梦想即将成真。老于心中正暗自窃喜,那知天有不测风云,源源不断的“人民来信”,成了半路上杀出的“程咬金”,硬生生把老于拉下马来,已到老于嘴边的“肥肉”,被无情地打落在地。老于的劳模之梦首次遭遇碾压,浪费了非常宝贵的名额不说,还在局内外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今年,新局长履新还未满月,尚无需要特别关照的对象,加之有人早已向新局长汇报过上届劳模评选时的有关情况。为防风波再起,遂决定将本次市级劳模的评选,交由机关全体干部、职工通过无记名投票来产生。
老于得知这一消息,如同打了鸡血,立马又精神倍增、亢奋不已。尽管上届劳模之梦功败垂成、早已破碎,但此次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来选劳模候选人,未必不是又一次天降馅饼。再过两年,老于将要退休,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然要抓住这最后的宝贵机会放手一搏,力争在退休前夕,把市劳模这块金字招牌揽入怀中。有了市级劳模的荣誉称号,一来能直接挽回上届参选失利的负面影响,为自己的公务员生涯划上圆满的句号。二来当选市劳模之后,还有一笔两三千元的奖金,退休时,工资打折还优惠五个百分点,每年年终,总工会还会发放三五百元的慰问金,运气好的话,还能摊上一次免费疗养的机会。
无记名投票,最能真实反映投票人的意愿。得票的多与少,也是反映个人在群体之中人缘关系好坏的晴雨表。
平时,这位自以为阅人无数、左右逢源的于大主任,就非常注重人际关系的经营。他把局机关的全体干部、职工,大致划分成三大板块(亦称“三个世界”),并用不同的态度区别对待。
按照老于的“三分法”,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属于“第一世界”。因为自己的荣辱、进退乃至得失,都系在他们的裤带之上或石榴裙下,对“第一世界”的所有成员,都必须“仰视”才行,必要时甚至都可跪舔。因为饭碗放在别人的灶台上,命运的咽喉一直攥在别人的手中。因此,在为局领导提供工作、生活服务方面,老于真是绞尽脑汁、无微不至,把岗位和职务上的种种便利逐一发挥到极致。用老于自己的话说,要想将来当上“爷爷”,首先必需学会做好“孙子”。在平时,男性局长只要拿起香烟,老于马上就有打火机伺候,女性局长一遮嘴巴,老于手中的面纸早就适时递到跟前。局长准备坐车,老于一手拉开车门,另一只手早在车门上方候着,以防局长的头部碰着车顶。下雨天如果和局长同行,宁可自己淋得像落汤鸡,手中的雨伞始终恰到好处地支在局长头部的上方。下乡时,局长的裤管溅上泥水,老于特别娴熟地用面纸或衣袖帮助擦拭干净。局里曾有人当面戏称老于叫“于莲英”,将其和清朝大太监李莲英相提并论。还专门为老于编了颇具讽刺意味的顺口溜:“局里开会早到场,先试话筒响不响;局长喝水他先尝,试试茶水烫不烫;局长酒多他先挡,确保领导不受伤;局长违规他先扛,不让领导出洋相;局长休息他站岗,和谁睡觉从不讲……长期卑躬屈膝、委曲求全、溜须拍马的结果,不仅让老于成了办公室主任这一岗位上的“不倒翁”,而且还额外获得过不少大大小小的荣誉和奖励。虽然上届劳模评选时马失前蹄,但获奖成瘾的老于怎会心甘?老于在私下里盘算,本次劳模评选,尽管采用的是无记名投票方式,人嘛,总会有感恩之心,局长们也不会例外。多少年来,除了新到任的一把手外,其它现任的班子成员,哪一个敢说没享受过我老于提供的超级优质服务?按理说,局领导中的多数票,仍非我莫属。
在老于的心中,局里的中层干部(即各处室负责人)属“第二世界”,至少应该是必须“平视”的重要群体。局机关的中层干部,大多都是机关里的人精,几乎人人都有两把“刷子”。如果真的没有“刷子”的,那背后肯定有不为人知的重要靠山或特殊背景。平日里,各路“诸侯”之间,职级相当、平起平坐,各占一个山头,井水不犯河水,各自相安无事。你要真的得罪了谁,日子肯定不会好过。老于和他们相处,处处显得小心翼翼,经常利用办公室协调机关政务、事务和主管吃喝拉撒的便利,主动向他们示好,时不时利用公共资源,施舍些小恩小惠以笼络人心。对中层干部中的某些局部越轨行为或失职之处,大都采取睁只眼、闭只眼态度,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偶尔也会有些志得意满。老于深知,在中层干部中,办公室主任这一角色,酷似百姓家中的“灶王爷”,一头可直达天庭的玉皇大帝,另一头又连着凡间的黎民百姓。每年的送灶、接灶,老百姓为何都要恭维讨好灶王爷一番?图的就是希望灶王爷能够“上天言好事”,在玉皇大帝面前,隐瞒下凡间所有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只让那玉皇老儿看见凡间的一派歌舞升平。同样道理,局里的中层干部真的得罪了我老于,也不会有好果子吃。否则,时不时好事反说,亦或添油加醋,给你点颜色瞧瞧,或时不时在局领导面前告上一状,准让你真真切切感受到,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我老于在局长面前进一言。因此,此次无记名投票选劳模,这一板块中的绝大部分选票,也应当是三个指头捏田螺——十拿九稳。
在老于的眼里,局机关的普通干部、职工纯属“第三世界”。无论是看年龄,还是论资历、论经验,在普通干部、职工面前,老于都自认为完全处于带头大哥的地位。因而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由自主地常以“老大”自居,习惯于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但就此次评选市劳模的无记名投票而言,老于对在第三板块这一群体的得票率最没有底气。平时你老于倚老卖老,大家也就忍了,但无记名投票时他不给你打“√”,你真的就无可奈何,即便当面答应给你投票,届时另投他人,你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上还被蒙在鼓里。更要命的是,这一板块的人员,在数量上还占有绝对优势,完全可能左右投票的最终结果,平日里对这一板块人员的俯视、漠视和不屑一顾,倒成了老于心中难以排解的心病。在评选劳模的关键时刻,还能指望他们都为自己投上神圣的一票?眼下,唯一能补救的,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自留地里发力,及早把最可能捉住的“鱼儿”,率先拨拢到自己“鱼篓”之内。在无记名投票前夕,于主任郑重其事地召集包括驾驶班、文印室和门卫值班室在内的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会议,语重心长地号召大家,在关键时刻要有抱团取暖的意识,把自己的神圣一票,优先投给本办最有竞争力的同志,尽量做到“肥水不流外人田,好处不落别人家”。于主任的本意,是要大家把票都投给他自己,只是碍于情面不好直说,但言下之意大家都心知肚明。会上,办公室的所有工作人员都逐一表态,一定按于主任的指示去办,绝不让于主任失望。
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评选劳模工作很快付诸实施。由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全员参加的无记名投票大会,照例由党委副书记亲自主持,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悉数在主席台就座。分管工会的副局长宣读市总工会下发的评选市劳模的文件,介绍无记名投票的程序及注意事项,最后由新到任不久的一把手局长作重要讲话。领导讲话结束后,组织人事处将早已准备好的大红票箱抬到主席台正中位置,工作人员逐一发放以姓氏笔划为序、印着全体干部、职工名单的选票,各人只需在心仪的一名候选人名单后划“√”,再自主投入票箱即可。整个投票过程热烈隆重、规范有序。
投票结束后,由局纪检书记专门负责计票的监管,办公室的小李、组织人事处小赵、纪检监察室小王具体负责唱票、计票、监票。其它干部职工都回各自处室等待公布投票结果。
计票工作很快结束,留下唱票的办公室小李兴冲冲地回到了办公室。小李略带窃喜的目光和于主任急不可耐的眼神一对碰,小李的脸色立马“睛转多云”。大家一看便知,本次劳模评选又未能如于主任所愿,十有八九已花落别家。在办公室所有工作人员有所觉察之后,除于主任外,每个人的脸上都心照不宣地流露出一种不易觉察的欣喜。但大家依然不约而同地一拥而上,一本正经地询问起投票的最终结果来。
老于毕竟是久经沙场的“油腻大叔”,也从小李不安的脸上悟出了不祥之兆。明明知道大家都在等着看他落选的笑话,依然强压下心头的懊恼,故作姿态地咳嗽了几声后说:小李,你先别忙公布投票的结果。让大家先猜一猜,看看谁的眼光最准确?
此时,办公室的全体工作人员反倒觉得,终于有了一次可集体奚落一番于主任的机会。
办公室资深文字秘书老赵闻讯后抢先发言:我要说,如果我们于主任本次未能当选,那简直就没什么天理可言了!这么多年,领导那么多精彩讲话和众多文稿,那一件不是您于主任亲自把关?连上级需要弄虚作假的材料,您都能弄得严丝合缝,且不说登“文山”、过“会海”的劳累,也不说熬灯着火爬格子的辛苦,仅这几年您头上白发的比例呈几何级数上升,裸眼视力又呈几何级数下降,就冲您这“一升一降”,就冲您的苍苍白发和近视眼镜上厚如瓶底的水晶镜片,也该给个劳模安慰一下。反正我已将神圣的一票投给您了!
赵秘书话音刚落,负责公务接待的老刘立马又接上话茬:可不是嘛,大家都说,接待工作无小事,接待不好出大事。接待工作展示的是软实力,获得的是“硬通货”!重点接待工作做好了,真金白银就能哗哗地流进本局的账户。去年为争取省里的一笔专项补助,分管厅长、处长来本市考察,您于主任冒着倾盆大雨,亲自陪同市、局领导到高速入口处迎送,连省厅领导包括他们的驾驶员爱喝什么酒、爱抽什么烟、爱吃什么菜,爱穿什么颜色、尺码的衣、帽、鞋、袜,有什么业余爱好,甚至在夜间谁会磨牙、放屁、打呼噜都摸得一清二楚。尤其是事后将超标准接待和购买礼品的费用,巧妙地通过编制会议费冲账的方式,处理得天衣无缝。年终时机关财务收支专项审计,连审计局的专业人员愣是没发现任何蛛丝蚂迹。原本100万的专项补助,噌地一下子就涨到了300万。花小钱换来大钱,您于主任当然功不可没!这样的人不当劳模谁当?反正我也是投了于主任一票的!
负责信访接待的老马也动了感情。满怀深情地说:这么多年,本人一直跟着于主任后面做信访,不仅长了年龄,更长了见识,长了本领。在于主任的悉心传授和指导之下,着实积累了不少接访的宝贵经验,提升了信访接待的水平。首先,不管对错,对所有来访者都要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好言一句三春暖嘛,未花费机关一分一毫银子,就靠一张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嘴,就让上访者感激涕零,产生一种终于找到家的美妙感觉。其次,能否解决问题嘛,也学会了“弹钢琴”。该向上级报送的,雷厉风行,从不拖延。积极为上访人代言,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能向同级单位推送的,绝不“持球”,随时向信访人提供同级单位信息,有时还派专车把信访人直接送至该单位门口;能向下级部门转送的,绝不含糊。从不把烫手“山芋”握在自己手中。按照于主任总结的这套经验去接待信访,几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即便是问题没能解决,来访者对局里的信访接待工作还要千恩万谢。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信访极端现象,在我们局里就从没发生过。我也是投了于主任一票的!
驾驶员老钱刚站起来准备继续发言,被于主任果断制止了。于主任慢条斯理地说,你们就别再抬举我了,按我的估计,这次市劳模的荣誉应该已花落别家了。
大家一听,继续故作惊讶地说:不能吧,小李,您就别再故意逗我们啦,要是于主任当选,你应该在第一时间就告知我们,也好让大家提前和老人家一起乐呵乐呵!
小李松一松系在脖子上的领带,抹了一下脑门上沁出的汗珠,干咳几声后正色说道:非常遗憾,于主任这回又未能当选,我是负责唱票的,从头唱到尾,于主任总共才得了一票。
小李的话音刚落,架在老于鼻梁之上的高度近视眼镜,差点惊掉到地上。于主任下意识地用一只手扶了扶眼镜,以掩饰极其尴尬的面部表情。大家一看这阵仗,迅速话锋一转,赶忙又异口同声地安慰起老于来:这怎么可能?小李呀,你们的计票工作肯定出了问题,我们都是在于主任的名下划了“√”的呀!
是吗?于主任用充满鄙夷的目光,缓缓地扫过眼前的这每一张脸,愤愤地说道:瞧你们这些个口是心非的家伙,想在我老于面前演戏,你们都还嫩点!实话告诉你们吧,如果我果真只得了一票,那还是我自己投给我自己的!
说罢,于主任霍地起身,嘴里喃喃自语: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难怪有人说机关里的水太深,真他妈的人心难测……说罢,一摔门,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
中途未能发言的驾驶员老钱余怒未消,指着老于远去的背影说:我呸!劳模没能评上,凭什么还在我们面前耍威风、摔脸子?如果让只会溜须拍马的人当上劳模,岂不玷污了劳模的名声?你老于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就凭你这捧上欺下、量人兑汤的德性,让你继续当主任已经是狗官瞎眼,还想当劳模,做你的大头梦去吧!
老于的劳模之梦,又一次被碾得细碎、细碎……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袁福成,江苏建湖人,中共党员,公务人员(现已退休),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追溯过往,怡情养性,格物致知。已有超百篇文学作品(散文、小说、随笔、杂文等)在各类报刊、杂志和文学平台上发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