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敲除小鼠(Knockout mice)制备技术方法

基因敲除小鼠,人们使用复杂的方法使小鼠体内的某一个基因不表达,从而使小鼠呈现这个基因缺失的状态,可用于研究这个基因的功能。

但如果某个基因功能特别重要,这个基因缺失可能具有胚胎致死性,那我们就无法得到这种基因敲除的小鼠了,于是人们发明了条件性基因敲除技术。

这一技术可以实现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细胞或组织内使某个基因沉默。

方法是首先在目的基因(就是打算敲除的那个基因)的两侧分别插入一段名为LoxP的DNA序列(LoxP序列是一段34bp的DNA序列,两端的13个碱基为回文序列,中间的8个碱基决定LoxP的方向。

然后我们需要用到一种带有Cre酶的转基因小鼠了。

Cre重组酶

于1981年从P1噬菌体中发现,属于λ Int酶超基因家族。Cre重组酶基因编码区序列全长1029bp(EMBL数据库登录号X03453),编码38kDa蛋白质。是一种位点特异性重组酶,能介导两个LoxP位点(序列)之间的特异性重组,使LoxP位点间的基因序列被删除或重组。

LoxP(locus of X-over P1)序列

来源于P1噬菌体,是有两个13bp反向重复序列和中间间隔的8bp序列共同组成,8bp的间隔序列同时也确定了LoxP的方向。Cre在催化DNA链交换过程中与DNA共价结合,13bp的反向重复序列是Cre酶的结合域。

其序列如下:

5' - ATAACTTCGTATA - ATGTATGC - TATACGAAGTTAT - 3'

3' - TATTGAAGCATAT - TACATACG - ATATGCTTCAATA - 5'

Cre-LoxP系统的特性

Cre重组酶介导两个LoxP位点间的重组是一个动态、可逆的过程,可以分成三种情况:

1、如果两个LoxP位点位于一条DNA链上,且方向相同,Cre重组酶能有效切除两个LoxP位点间的序列;

2、如果两个LoxP位点位于一条DNA链上,但方向相反,Cre重组酶能导致两个LoxP位点间的序列倒位;

3、如果两个LoxP位点分别位于两条不同的DNA链或染色体上,Cre酶能介导两条DNA链的交换或染色体易位。

另外,Cre不仅可以识别LoxP的2个13bp的反向重复序列和8bp的间隔区域,而且当一个13bp的反向重复序列或者8bp的间隔区发生改变时仍能识别并发生重组。利用这一特点,人们在构建载体时可以根据需要改造LoxP位点序列,以用于特定的基因突变或修复,增加了该系统的应用范围。

Cre-LoxP重组酶系统在基因打靶中的应用策略

基于Cre-LoxP的基因打靶要分两步来进行。首先要在胚胎干细胞的基因组中引入LoxP序列,这一步可以通过打靶载体的设计和对同源重组子的筛选来实现。下一步通过Cre介导的重组来实现靶基因的遗传修饰或改变。Cre-LoxP系统既可以在细胞水平上用Cre重组酶表达质粒转染中靶细胞,通过识别LoxP位点将抗性标记基因切除,又可以在个体水平上将重组杂合子小鼠与Cre转基因小鼠杂交,筛选子代小鼠就可得到删除外源标记基因的条件性敲除小鼠。或者将Cre基因置于可诱导的启动子控制下,通过诱导表达Cre重组酶而将LoxP位点之间的基因切除(诱导性基因敲除),实现特定基因在特定时间或者组织中的失活。

(0)

相关推荐

  • Cre、Flp等重组酶系统的故事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神经科学需要关注大量不同种类的神经元或胶质细胞,如多种GABA能中间神经元.小胶质细胞等.遗憾的是,这些细胞往往没有成熟的.不泄露的启动子供选择,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实 ...

  • 基因敲入小鼠(Knockin mice)制备技术方法

    制作转基因小鼠时,外源基因是随机插入基因组的,具体插入哪个位置不一定. 基因敲入技术可以实现把外源基因准确的插入到指定位置,其原理.方法都和Knock out一样. 最开始,人们使用Knockin技术 ...

  • 基于Base editing技术的iStop基因敲除小鼠

    传统方法构建基因敲除模型小鼠是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中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敲除掉一个外显子,该方法效率低,实验周期长,且干细胞打靶需要通过囊胚注射,获得的F0代小鼠是嵌合体,需要嵌合到生殖嵴才能繁育出F1代的 ...

  • 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技术实验流程

    条件性基因敲除主要通过染色体位点特异性重组酶系统实现,如Cre-loxP.Flp-FRT.Dre-Rox等,其中最常用的是Cre-loxP系统.在待敲除目的基因序列两端各插入一个loxP序列,得到Fl ...

  • 全身性基因敲除小鼠技术实验流程

    根据目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sgRNA,与Cas9 mRNA共同注射到小鼠受精卵.Cas9核酸酶.sgRNA共同结合到基因组靶序列后,切割双链DNA,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 ...

  • Fgf2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Fgf21基因敲除小鼠背景信息 FGF家族成员具有广泛的促有丝分裂和细胞存活特性,并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包括胚胎发育.细胞生长.形态发生.组织修复.肿瘤生长和侵袭.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 ...

  • Park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Park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传统策略是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用 Neo 基因替换或删除关键外显子来敲除基因,其周期长,费用高.TALEN,CRISPR 技术出现后,加速了基因敲除鼠的制作,而且降低了费用.CRISPR 切割 DNA ...

  • Rag1/Rag2基因敲除小鼠构建技术原理

    作为Rag1和Rag2基因敲除小鼠,皮下接种肝癌组织块和肿瘤细胞后能形成肿瘤,并且可以增长.由FACS检测小鼠外周静脉血中的T.B淋巴细胞生成量极低,与Nude小鼠T.B淋巴细胞产生量相当甚至更低,与 ...

  • B-p53基因敲除小鼠构建技术方法

    B-p53基因敲除小鼠,深入研究肿瘤相关疾病的重要工具 p53基因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在所有恶性肿瘤中,50%以上会出现该基因的突变.正常p53的生物功能好似"基因组卫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