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冬梅 | 如烟往事(第十集)

我们矿上刚搬来这家人,男人名叫 刘丰,三十四五岁,个子不高。他虽然长得眉清目秀的,但性格不太好。是个典型的闷萌芦。媳妇娶的是内蒙前旗的。她名叫海莲,她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爱热闹好串门子。有时把饭蒸到锅里了,还抽空来我家串个门儿。因为这个刘丰老是骂她。他俩人的性格完全相反,所以合不来是很正常的。

海莲的娘家穷,她上头有俩个哥哥己经成家了,下面有个弟弟叫海军。他二十七岁了还没成家。海莲的父母己经七十多岁了,就在家里种点儿地维持生计,去哪弄钱给儿子娶媳妇了。不过海军倒挺有本事,从老家领出来个小姑娘。也来我们这个矿上工作了。他俩刚出来还没挣到钱了,作为姐姐的海莲时常偷偷摸摸地,塞给弟弟俩钱儿。这对别人来说再正常不过了。

可是这个刘丰心眼儿特别小对此事十分不满。对他来说海莲这种行为就叫傻。自己家三个孩子负担也不轻了,她就应该先把自己家的日子过好再说。海莲跟他讲道理也听不进去,因为这个俩人经常吵架甚至动手打架。后来这个刘丰怕媳妇把家里的钱给她弟弟了,所以以后每月开资就不交海莲了。连下煤窑时都把钱带在身上。

这个刘丰家里的日用品都他自己买。等他上班不在家时,外面来了卖东西的他家的三个孩子想要了,海莲只得跟我们几个借上,等他老公下班回来再还给我们,你说海莲作为个女人活得多憋屈了。因为这事儿海莲也特别伤心。她常常跟我们几个小媳妇诉苦:“我真是一天也不想和刘丰过了,真想马上和他离婚。可又舍不得扔下三个孩子,怕孩子们跟着他受罪了”。她边说边哭,我们也看着难受。大伙都在背地里劝刘丰:“俩口子不能那样干,太伤感情了”。可这家伙牛逼的很,一点儿也听不进去,还是我行我素。

后来海军的丈母娘找来了,要求海军明媒正娶人家闺女。小舅子结婚办喜事时,都是跟别人借的钱。可这个刘丰他连一分钱也没给出。真是个不懂人情事理的家伙。从这件事后,海莲对这个刘丰更加讨厌了,俩人虽然同住在一个家里,但是形同陌路。海莲心里老不开心,所以也不像以前那么开朗了。她老是神情恍惚、心不在焉的。

五年后,海军俩口子早搬到矿务局住去了。他现在学成了司机,帮别人家开车拉煤了。海军家的日子过得比海莲家强多了。这不海军家的第二个孩子过百岁了,海莲提前一天去帮忙。海军让姐姐上街帮买点儿东西,海莲返回来时,在离家不远的拐弯处,迎面开来一辆汽车。可能是司机喝酒了,车开得特别快。海莲躲闪不及被撞得飞出去十几米远。

这个司机一看撞了人了,哪管海莲的死活,加大油门开车就跑掉了。等海军他们知道后把海莲送到医院,医生告诉他们人早就死亡了。他们家也报警了,可那时侯也没有摄像头,到哪里去找肇事司机了?所以这件事就不了了之。海莲也就白死了,海军给拿了几千块钱的丧葬费。

等把海莲打发出去以后,刘丰看着空荡荡、冷清清的家,再看看三个没娘的孩子。他这时才知道后悔了,每天连门也不出,天天呆在家里哭。他这才想起海莲的好了,可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刘丰的后半生恐怕要在悔恨中度过了。

就在前几年我打听到:刘丰的俩个儿子在他舅舅海军的带领下都学成了司机。现在他的俩个儿子都自己养的大卡车跑运输,每年都能挣不少钱了,他俩也都结婚成家了。当年小舅子海军有难处,刘丰也没帮帮人家。现在他的俩儿子要不是舅舅的帮衬,哪有现在的好日子了。人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所以说做人还是心怀坦荡点儿好。

刘丰的小女儿也出嫁了,日子也过得不错。只剩他孤家寡人,自个儿生活。他刚六十岁就啥活也不干了,就靠每月跟孩子们伸手要钱生活。三个孩子给的生活费,他都用在找女人上了。因为这个,孩子们都没人待见他。他的晚年生活注定也不会幸福的。

那年头娶不上媳妇可以化钱买个侉侉,价格也不高,三五千块钱一个,这不矿上的根柱就买回一个来。

投稿微信:nmrwsd

朱冬梅

【作者简介】 朱冬梅,商都县西坊子乡小翁村人。现住北京房山,喜欢文学。

(0)

相关推荐

  • 绝招(小小说)

    最近队里经常接到一些投诉电话,反应的问题都是一个--师大附小校门前交通拥堵!作为片区警队负责人大刘实在头疼.附小是市里面最好的小学,能在这里上学的除了少数一些学区分进来的,大部分都是凭关系进来的,非富 ...

  • 下大同煤窑的那年月

    〓 第 1349 期 〓 文|王万荣  编辑|王成海 正月里娶过了门,二月里下窑去大同--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农民种田,辛辛苦苦受一年,丰收之年,除了打农业税,还有什么"三提五统&qu ...

  • 一个被家人舍弃的小女孩

    文:蒋雪花 图:来自网络 这个小女孩刚生下来,就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娘没看一眼,爹执意要送人.没吃过娘的一滴奶,更没有穿上生母家的一件衣服.犹如沦落在天空中的一颗孤星,好凄冷. 一个孩子被送人,不能肯 ...

  • 小说连载《走出黄土地》第26期

    <走出黄土地>小说连载第26期 作者:任来虎 五十一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冬季. 晚上,纷纷扬扬的一场大雪从天黑一直下到黎明,清晨依然雪花飞舞,大雪覆盖了石窑煤矿及其四周的山坳,黑乎乎的 ...

  • 张会民:喝酒

    人一生获取的许多东西都是恒定的.比如酒,一辈子能喝进肚子里多少,也是恒定的.年轻时风风火火地灌到肚子多了,到一定年龄,肠胃就嘈嘈嚷嚷着不让再硬灌了,也灌不进去了.实在是酒瘾犯了,只能浅尝辄止地低斟浅酌 ...

  • 朱冬梅 | 如烟往事(第九集)

    话说上次因为铁柱妈的挑唆,铁柱打了他媳妇.这小媳妇气不过,把家里的一大缸麻油和新被子,都放把火给烧了.铁柱妈比以前老实多了.也不去干涉儿子的生活了.他们母子也分了家,不在同一个院里住了.婆媳俩谁也见不 ...

  • 朱冬梅 | 如烟往事(第二集)

    王英这小伙长得很帅气.尤其是他的牙齿,一笑白生生的特别好看.他性格也很好,属于那种温柔型的.他经常到张玉家打扑克.串门子.每次踫上张玉在打小花,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心里想:"张玉这小子真是眼 ...

  • 朱冬梅 | 如烟往事(第一集)

    人生如梦,岁月如梭,转眼三十多年就过去了.现在回想起那会儿在大同市左云县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真是感慨万千.我是在一九九零年嫁到左云的.记得我们坐上了从大同开往十二矿的绿皮火车,从来没出过远门儿的我对一 ...

  • 朱冬梅 | 如烟往事(第二十集)

    刘尽荣老汉有五十多岁了,也是本地人.他儿女都成家了,和老伴俩人一起生活.他家离我们这个煤矿也就二三里地.刘老汉是矿上的保安队长,他模样长得很凶,成天黑着个脸,就像谁欠了他几斗粮食似的.人们都对他敬而远 ...

  • 朱冬梅 | 如烟往事(第十九集)

    王老二是商都西井子的人,在矿上跟我是邻居.他那年三十二岁,小伙长得挺帅.媳妇名叫小女,性格温柔,长得也挺漂亮.他们只有一个儿子,那年己经五岁了.王老二自己没买骡子,给副矿长家赶骡子了.他也不是买不起, ...

  • 朱冬梅 | 如烟往事(第十八集)

    那个偷骡子的家伙被警察带走以后,大家等了好几个月也没有消息.王大娘还担心警察来跟他家要钱了.半年后,我们才打听到那个贼早已被放走了.人们都非常气愤:"怪不得偷骡子贼越来越猖狂,现在都改成明抢 ...

  • 朱冬梅 | 如烟往事(第十六集)

    她也想回娘家去,可她知道父亲是不会为自己做主的,而是会把她押送回来的.所以她绝对不能回去.可人海茫茫,她该上哪去呀?她常听人们说大同是个好地方,人们都去那儿打工挣钱了.于是她就买了张火车票,到了大同车 ...

  • 朱冬梅 | 如烟往事《第十五集》

    王二平是内蒙前旗人,那年己经三十四岁了,因为家穷又弟兄六个,家里头还有个双目失明的老妈妈.所以岁数挺大了还没娶上个媳妇.他吃苦又勤快,这不去年回老家买回个骡子,自己赶着下窑拉煤挣钱.他来这儿大概有五六 ...

  • 朱冬梅 | 如烟往事《第十四集》

    一天 矿上的李三下班回家的路上,踫上一男一女两个侉侉.女人长得很漂亮,男人自称是她表哥.表哥跟李三说:"大哥,我们是从十二矿步行过来的,走得又累又渴,能不能去你家讨口水喝?".李三 ...

  • 朱冬梅 | 如烟往事(第十二集)

    等到大同车站下了车,这几个人把招来的女人们带到饭店吃了顿丰盛的饭菜.然后又带她们来到了一个很高级的宾馆,等到了宾馆把她们安顿下来后,这帮人才露出了真面目.他们这才告诉这些女人:"带你们来大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