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篆刻?看印例解析!

安吉吴俊章
1. 从印面对此印的基本判断:
1)石质较硬
2)单刀为主
3)后期残破
4)边与笔画字形相应处理
2. 图中①处,是“章”字首笔,只可见笔画下部轮廓,笔画和印边相融不分,是在对印边进行处理后出现的效果。

3. 该印文字整体逼向上边和左边,而右部和下部留红相对较多。图中②处,红边残破,是整印情境的需要。“安”字上部的残破与此处相呼应。

4. 图中③处,“吴”字下部的笔画变形为短横,使整字以横向取势为主,与“吉”字相呼应,也与其他三字的纵向取势形成对比。

5. 此印笔画整体偏细,笔画之间粘搭可以形成较有力的整体感。图中④处“安”与“吴”、“俊”与“吉”形成横向的粘搭。

6. 图中⑤处,与“吴”的残破形成呼应,同时增强了印文下部的重量,以与下部较多的留红形成抗衡。

归安施为章

1. 此印较前印端庄,少一些荒率,字间分明有序。“安”向下压缩以让“归”,“章”左右压缩以让右。

2. 各字主笔分明,如图中所标示。


仁和高邕章

1. 此印笔画形态敦厚,富于变化,平中见奇,不失将军印风的“意外之致”。如图示,上部、中部和底边的留红因笔画长短高低形成错落。

2. 印内印文之间有着微妙的左右关系。

3. 笔画形态和字形取势直中有曲,在敦和的整体面貌下有活泼的内部细节。

4. “邕”上部三点是该印“印眼”,三点形态各异,与周边密集粗壮的笔画形成对比。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