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中的十大经典战役

(0)

相关推荐

  • 潢光战役中红军“四处开花”

    1932年3月至5月,国民党二十路军乘红四方面军主力在皖西苏家埠地区作战之际,调动在潢川县城附近的3个旅,分别攻占潢川以南的仁和集.东南的双柳树和潢川.固始间的桃林铺:又以新编第二十师分布于光山县城及 ...

  • 广西全州湘江畔这位盲人心明亮,他的红歌传四方!

    中央红军长征过湘江,  当年历史悲壮,这里也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湘江战役渡口旁的蒋仕发,就是其中的一个让红色之旅人们感动的人物! 蒋仕发1955年生于广西全州县凤凰镇和平村委建安司村,根据他的讲述, ...

  • 会理会议后,强行军过大渡河、夺泸定桥

    会理会议之后,中央红军也就是红一方面军得到了一定休整. 会理,一个弹丸小地,不可能容得下中央红军近三万人的部队. 会理 于是毛泽东指挥部队离开会理,大踏步向北继续长征.这里已经是四川境内.在进入大凉山 ...

  • 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1934年冬,中央红军长征过境广西,在桂林市全州.兴安.灌阳三县经历了7天的湘江战役.数万英勇的红军将士浴血奋战.向死而生,最终突破国民党反动派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经由资源.龙胜.灵川向西北进发. & ...

  • 《四渡赤水》:电影中的大历史(五)

    进入黔西南后,中央仍没有做出入云南的决断.要知道,中共肩负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要发展壮大,扩大影响,没有一个好的根据地是不行的.而建立根据地,又需要一定的地理条件.经济条件.人口条件支持.中共和红军被 ...

  • 长征路上红军过元旦——抢渡乌江的故事

    在长征路上,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度过了农历乙亥年(1935 年)的元旦. 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 ...

  • 红军长征中的十大经典战役:征服人类生存极限,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

    会宁会师是红军长征胜利的标志 在举世瞩目的红军长征途中,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巧妙地与敌周旋,通过一次次经典战役打退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实现了决定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战略转移. 本文列举了长征途中的 ...

  • “九个炊事员、一口行军锅”,是红军长征中著名的故事之一

    [本文来自<张艺谋打破了爱国主义电影的"套路",可惜-->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小十七 长征的时候,我在三军团的一个连队里当司务长.我们连只有九个炊事员,炊事班长姓 ...

  • 红军长征中最高军事指挥体制的演变

    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最高军事指挥体制曾几度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红军长征及其后的进程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对长征的研究甚多,但对红军的军事指挥体制的研究比较薄弱.笔者试对这个问题进行粗浅的探 ...

  • 红军长征中八大困难之一———前期的骤然减...

    红军长征中八大困难之一---前期的骤然减员 1934年11月,红军在来到广西北部湘江之前,已经突破前三道封锁线,损失近两万人的代价.之后红军来到了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等地.蒋介石匆忙投入了 ...

  • 红军长征中八大困难之二———敌军的围追堵...

    红军长征中八大困难之二---敌军的围追堵截 1934年9月,蒋介石在军事顾问德国人赛克特的策划下,制订了一个彻底"剿灭"红军的"铁桶计划"方案:以"赤 ...

  • 红军长征中八大困难之三———险峻的地势环...

    一是乌江:这是贵州的第一大江,两岸悬崖峭壁,江面波涛汹涌,水流每秒2米多,自古就有天险之称. 二是金沙江:此江在长江上游,上接通天河,落差大,水流急,江上没桥,渡河非常困难. 三是大渡河:河宽100多 ...

  • 红军长征中八大困难之四———恶劣的气候条...

    红军长征中八大困难之四---恶劣的气候条件 红军长征中,除了要克服地形险阻,还要克服烈日.风霜.雨雪.冰雹等恶劣气候条件.红军长征期间经历了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但各主力红军出发时穿的都是老苏区带出来的 ...

  • 红军长征中八大困难之五———缺医少药长征...

    红军长征中八大困难之五---缺医少药 长征的路上所经历的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物质条件.密集的行军打仗使得战士们生病成为十分常见的现象.疟疾.痢疾.疥疮.下肢溃烂.战伤.肺炎.肠伤寒--每一项都是战士 ...

  • 红军长征中八大困难之八———将士的筋疲力...

    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