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东峰,博台对弈
【祖脉秦岭】博台对弈渭南学习平台2021-03-31订阅作者:陈宇明博台,在华山东峰东南孤峰平顶。若山中雾起云涌,博台便如海上仙岛忽隐忽现。古时无路可至,从东峰遥望,台上有一方石,其上凹凸不平状若棋局,人们猜想大概是神仙下棋的残局,便称石为棋石,台为博台。

云雾缭绕中的华山博台(本文图片由华阴市融媒体中心提供)博,本来就有对弈下棋的意思。古时所说之棋,即指围棋。传说是黄帝或是舜那样的圣人发明了围棋。以其集天地阴阳之象数,与道家思想最有渊源,为历代道家人士所喜爱。而神仙下棋、神仙授棋的传说,也就源远流长。

群山环抱中的华山博台博台对弈的记载,最早见于《韩非子》。据载,战国时秦昭襄王曾令工施勾梯登华山,以松柏之心为博箭,长八尺,棋八寸,并勒石于此,曰:“王与天神博于此。”而神仙下棋之说,也有记载。据《神仙传》载:汉天汉二年八月壬辰,孝武皇帝闲居殿上。忽见一人乘云车驾白鹿从天而下,貌三十许,色如童子,于是惊问是谁,答曰:“中山卫叔卿。”帝乃曰:“若中山人,乃朕臣也,可前与语?”其人忽焉不知所在。孝武帝知慢待神仙,甚悔恨,遣使者梁伯至中山寻访,只找到卫叔卿的儿子度世,始知其父少好仙道,离家入太华山已四十多年。帝遣度世与梁伯上华山寻找,父子相认时,卫叔卿正在博台与数位神仙奕棋博戏,“紫云郁郁其上,白玉为床,又有数仙童执幢节立其后。”卫叔卿对度世言:“前为太上所遣,欲诫帝以大灾之期及救危厄之法,而强梁自贵,反欲臣我,不足告,是以去耳。”并训诫度世不可贪恋富贵,又告以仙方,度世乃下山与梁伯还,隐居不仕,后“俱仙去”。

雪中博台又传宋太祖赵匡胤未得志时路过华山,为陈抟老祖引至博台,以华山作注对弈。赵匡胤当时未有天下之想,窃思华山又非己有便爽口应允,不料一局棋输掉华山,至今契约仍在华山石壁,成一佳话,自此华山便有“道家山”和“华山自古不纳粮”之说。自修了鹞子翻身险道,胆大者已可以登临。宋之后,台上又筑有亭,遂称为下棋亭。原亭中尚置古围棋一盘,铁子200余枚,令人更多遐思。明袁宏道有《博台》诗,曰:云中转转试勾梯,棋路分明似界畦。便欲与君修一局,只愁石烂水流西。来源:华阴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