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陈占超/“神笔”王铎故里行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平台所刊发作品,同步在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知乎号五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陈占超

庚子暑期,趁着星期六休息日,我和登封市书法对外交流委员会的几位书法朋友相约,前去拜访“神笔”王铎故里。
王铎(1592年—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 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 。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受考官袁可立提携,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礼部尚书。崇祯十六年(1643年),王铎为东阁大学士。系明末清初书画家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 。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王铎的草书纵逸,放而不流,纵横郁勃,骨气深厚”。
王铎一生勤学好问、博古通今,他的诗书画才艺堪称三绝,在书画方面造诣高深,尤以书法独具特色、独树一帜,他不但是一位各体皆能、风格多样的书法全才,而且他的草书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的高度,也是明末清初的著名书法家,影响中国书坛400余年,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学价值,备受国内外书法界推崇。
王铎故居主要由故居和宅居园林(再芝园)组成,它占地面积约有180亩,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故居为五进院落,由前屋、客厅、中堂、后堂、后屋组成、配以东西厢房和东西绣楼。每进院为单独结体,均以青砖黛瓦构建,凸显明清官邸建筑巍峨、壮观、肃穆的文化氛围。故居内陈列馆收藏王铎书法石刻共260余件,大型条幅74幅,代表作《拟山园贴》、《琅华馆贴》、《龟龙馆贴》等。院内西侧建有沈鹏艺术陈列馆,镶嵌和陈列着沈鹏先生的精品代表作80余幅,手迹20余幅。王铎书法馆、沈鹏艺术陈列馆珠联璧合、交相辉映、徜徉故居、纵横书海,仿佛进入了书法艺术的天堂。

看王铎大师伟岸遒劲的大楷、审高古朴厚的小楷,观行云流水、沸腾跳踯的行草,仰视其书风成熟老辣、狂草技法已臻化境,皆属写豪放派的书法风格,其作品大都气势磅礴,涨墨淋漓,展示了作品的墨色层次和艺术趣味,近品其以书法之笔描写花卉枯荣盛衰姿态的山水和梅兰竹石等画中精品,仔细欣赏其真切动人、语言警策精妙、独有个人风采的优美诗文,更使人热血沸腾、心旷神怡、感觉新颖、视觉开朗。
神笔王铎故居体现一个“神”字,以“神笔王铎”、“独尊羲献”、“五十自化”、“大哉斯道”为轴线,以楷书、隶书、行书、草书、诗画分设展室,以手迹、石刻、木刻、拓片的形式,鲜明直观地展示王铎的书画艺术思想和实践,使世人领略体会书画艺术的雄强、精微和魅力。“再芝园”为后花园,它突出一个“仙”字,这是一座古园林,因园中曽生长有两棵硕大林芝而得名。园内面积约有80亩左右,湖水面积就达54亩,建筑布局为泓琏碧水为中心,曲径回环、值景而浩、湖光山色、叠石参差、花木扶疏、小桥横卧,既有北方园林的厚重、端庄,又兼有南方园林的秀润、隽雅。

车停王铎故居门前停车场,我们展开“登封市书法对外交流委员会采风活动”横幅,在“王铎故居”四个烫金大字前面集体合影或个人照相留念后,大家面对大门两旁的那龇牙咧嘴、威风凛凛的石狮子、入“太保府”(康熙帝御笔),“太原一脉”(启功大师书)大门,面福(一个福字、四只蝙蝠图案一寓意五福迎门)而立,照相合影,进前屋观王铎遗像,双手合十、虔诚膜拜,敬阅王铎生平简介,诵读两侧木柱对联“家有鱼须丞相笏 囊余鸡舌侍臣香……
游完二进院、三进院,信步来到四进院后堂,我们立刻被室内琳琅满目的书画作品和碑刻拓片所吸引住了,围观、品鉴、点评、议论的游人不少、他们有的在商议作品价格、有的在挑选作品或书籍、有的在与画师或书法家在商讨怎么创作作品,有的付钱后正在收卷画轴或书法作品轴,有的在翻阅书圣的著作或真迹拓片,突然有两位气度不凡、神才奕奕的老人健步走了进来,拿出手机查阅自己写的诗词,以便让书法家现场书写书法作品……

我们几个朋友也很快进入了角色,大家在仔细观看了各种书画精品后,纷纷解囊求购,一位朋友买了一本王铎的行书字帖、一位朋友买了王铎的楷书字帖、一位朋友买了王铎的草书字帖、一位朋友买了王铎的拓片集、一位朋友买了一张四尺牡丹富贵画,大家满心欢喜地收起自己心仪的书籍、并请现场正在奋笔疾写的书者签名盖印后收藏留念。
本不懂书法的我,也对书者一只手背在身后,潇洒自如地用单手熟练写字、且不用扶纸的行为很感兴趣,经过与其深度沟通后得知,王铎故居隶属孟津会盟镇管理,由于今年疫情的影响,前来参观者寥寥无几,与前些年的门庭若市、车水马龙相比,今年的收入甚微,简直是入不敷出,镇政府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还得挤出部分财力来支撑门面,不能让王铎故居展览馆中途停展,更不能让远道而来、慕名参观、学艺的广大书法爱好者失望和留下遗憾……

正在现场展示才艺的书者姓吉,40多岁年纪,瘦廋的身材、精明的眼神、一副文质彬彬的模样,他那娴熟的运笔动作和完美的书法艺术,表明他也是书坛老将或书法精英,从聊天中了解到,他是镇政府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原本不会书法,来王铎故居工作后,受到书圣王铎大师精湛的书法艺术熏陶和感染,他义无反顾地操笔练习,经过数年的临摹书写、潜心苦练、现在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书法家了。由于同是乡镇干部的缘故,吉老师欣然为我书写了一副行书佳作,“人生哪能多如意 万事只求半称心”,这幅字的内容和字体,都令我称心满意,我表达了一番谢意后收藏起来。
我们进入五进院后屋、后院在浏览了一番老人住室和奇花异草、亭台楼榭后,又转回一进院东侧的《拟山园帖》各位书法界朋友,仔细审视了各个碑刻和木刻、学习了大师的笔法和章法、探讨了学习心得和体会后,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面对“王铎故居”这座神府大院深深地鞠了一躬,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王铎故里。

作者简介


陈占超,男,1963年生,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河南省散文学会会员,郑州市作协会员,登封市作家协会理事,现供职于登封市唐庄镇政府,从事文学创作三十多年,曾在《中国报告文学》《散文选刊》《河南日报》《时代报告》《参花》《今古传奇》《河南文学》《河南工人报》《百花园》等发表过报告文学、散文、小小说,诗歌等。

一份带有浓郁地标色彩的纯文学刊物
一份不厚名家、力推新人的亲民杂志
具体订阅方法如下:
订阅一份2020年《河南文学》(6期含快递费),共180元。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订阅,并请在文末留言处注明通联方式。
每一份订阅,都是对纯文学期刊最好的支持!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日更新
投稿邮箱:
散文:hnwxsanwen@126.com
小说:hnwxxiaoshuo@126.com
诗歌:hnwxshige@126.com
评论:hnwxpinglun@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