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如来通过取经行动得到了哪些利益?

(博士论西游第七四四讲,选自《西游谜中谜》(574)第九章――如来佛经之谜)

在上一讲,我们提到,随着取经行动的实施,如来发现,不仅太上老君实力和势力坚不可摧、难以撼动,而太上老君和玉帝将会因取经行动而将势力扩展到灵山,同时,观音利用取经行动已填补了燃灯所退出的东土大唐地盘。

也就是说,如来为取经行动所设定的两个目标都无法实现,即,既不能削弱太上老君势力,也不能将佛派业务扩展到东土大唐,并且唐僧也与观音建立起了亲密的关系,这使本来就失望之极的如来对唐僧也不再信任。

在这种情况之下,原本对取经行动充满热望的如来,他对于取经行动不再关心,因此,当观音提出将取经行动所需时间定为“一藏之数”之时,他没有丝毫迟疑,立即答应,根本不想给唐僧留出阅读真经和展示真经功能机会,来牵制观音在东土大唐的发展!

不过,我们还有一个疑问,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编纂“三藏真经”,并且精心策划了取经行动的如来,他难道就没有从取经行动中得到一点好处吗?当然不是!不是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之说吗?

尽管如来通过取经行动想要实现的两个目的都未完成,但是他从该行动中并非一无所得,其实他还是获得了很多利益的,关于这一点,本人在《西游的成功之路》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在此再进行简略转述。

在取经行动实施之前,虽然如来被天庭任命为主管西牛贺洲神仙事务的封疆大吏,与观音同为“五方五老”之一,并且他在收伏大鹏金翅雕时,还夸口“我管四大部洲”,自行将级别提了一级,但是其辖下的西牛贺洲,却是让他难堪之极:

一是凡间国度和州府很少信佛。取经沿途的九个国度、三个州府中,仅有金平府、玉华州信佛,而乌鸡国、车迟国、比丘国、灭法国、凤仙郡信道,祭赛国一国先信佛后杀僧,宝象国、西梁女国、朱紫国等未表现出信仰倾向,狮驼国一国则为妖怪之国。也就是说,信道之地是信佛之地的两倍!

二是凡间众生对佛派极为藐视。不信佛的国度和州府对佛派极为藐视,比如,车迟国奴役僧人,祭赛国拷打僧人,灭法国杀掉僧人,比丘国妖怪国师更是直接贬低佛派,认为“静禅释教,寂灭阴神,涅槃遗臭壳,又不脱凡尘!”

三是该地有难以剿灭的大量妖怪。在当时的西牛贺洲,完全可以说是妖怪横行!除了如来自己安排下界的黄风怪、蝎子精等妖怪之外,还有太上老君的弟子牛魔王、童子金角和银角大王、坐骑青牛精,李天王的女儿金鼻白毛老鼠精,寿星的坐骑鹿精,太乙救苦天尊坐骑九头狮子精等等,弥勒、观音和文殊等佛派神仙也派人下界为妖,再加上土生土长的其他妖怪,可以说,该地成为了妖怪的天堂。

不过,唐僧师徒一路西来,不仅收伏和剿灭了所有妖怪,还使车迟国、祭赛国、钦法国、宝象国、乌鸡国、朱紫国、比丘国和凤仙郡从崇道转为信佛,可以说,乱象横生的西牛贺洲,从此成为了佛派的一片净土,如来也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天庭派驻该地的封疆大吏。

既然如来已经从取经行动中获得了大量的利益,那么,就让唐僧彻底退出东土,让观音顺利得到东土大唐吧!在这种心态下,观音不想让唐僧多在东土停留,如来答应她提出的“一藏之数”的取经时间,也就非常好理解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