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处处与她为敌

       那些年,我处处与她为敌

作者:徐俊霞

公众号:齐鲁海风(ID:haishangfeng2016)

参加工作后的每年春节,我和她都会爆发一场战争,这似乎成了一条不成文的陋习。

大年三十晚上,我声泪俱下的声讨她,责怪她不关心我,责怪她从来不进城看我,责怪她重男轻女,成天围着两个弟弟打转,不在乎我的死活。

在我的声讨下,她开始啜泣,她嘴笨口拙,小声为自己辩解几句,便拜倒在我的伶牙俐齿之下。

父亲看着我和她连哭带比划,深为不解:“这娘俩不见面的时候就想,见了面就掐。”

1、

我和她的对立从少女叛逆期就开始了,那时候我十一二岁,已经懂得保护自己的隐私。

我不允许她进我的房间打扫卫生,不允许她动我书桌上的东西,我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拒绝来自她的关爱。

晚上,我学习到很晚才休息,她收拾完家务,端一杯红糖水送到我房间里。我冲她吼:“出去,我不喝!”她无奈地把水放在我的案头,悄悄退了出去。

其实她不识字,她压根不会偷看我写的日记,也因为不识字,我扔掉的一个带字的小纸片,她都替我细心保管,唯恐我还用得着。

我在家乡读初中的时候,三里五村常有短视的家长让未成年的孩子退学,去做小买卖,去镇工厂做工。

她眼红别人家的女儿在家帮衬父母,她指给我看谁家的女儿在学校门口摆摊,谁家的女儿在地毯厂扎皇宫毯,我一脸厌恶地瞪着她,倔强地把头扭向一边。

中考那年,她的心愿是让我读中专,早日参加工作,为家里减轻负担,我执意不肯,闹着要读高中。

她怎么拗得过我,暑假里我练摊卖西瓜赚学费,开学的日子到了,我一个人骑着单车驮着行李去县高中报到。

机关里有位表嫂嘴碎,常在一些亲戚聚会的场合教训她:不该让我读那么多书,两个表弟将来还要盖房子娶媳妇,把钱都花在女儿身上不值得。那位表嫂甚至断言我读了高中也考不上大学,我考上大学也找不到工作。

每次亲戚聚会之后,她都满含犹疑地望着我,她阻拦不了我做任何事,亲戚的话又让她劳心费神。

我从小就是个有主意的女孩子,受不得半点委屈,我写了两句诗向那位亲戚表达了我势在必成的决心,也因此断绝了交好多年的亲戚关系。

那位表嫂在亲戚中间一直颇有威望,当她的权威受到一个孩子的挑战,她脸上非常挂不住。表嫂找到她告状,在我家里撒泼耍赖,她给那位表嫂赔礼道歉,说尽好话。

我图一时痛快闯下的祸,给我收拾烂摊子的那个人还是我最瞧不上的她。

2、

大学毕业后,我在中原工作了一年,她不舍得我离家千里,一次次让父亲给我打电话说她生病了,起不了床了。其实我也不喜欢那座浮华的城市,也想换座城市重新来过,半年后我辞掉工作回到家乡。

她又不放心我一个人到大城市找工作,当时有个在部队上服役的男孩追求我,眼看就要退伍了。她千方百计阻拦我出门,非要我在家等那男孩回来,两个人一起到大城市打拼。

那年春天正好赶上大弟订婚,我手头没有多少积蓄,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给我做启动资金,我被迫在家待业半年。

夏天,我卖了两个月的雪糕,积攒了几百元钱。

离家出走前,我和她闹了很长时间的别扭,我不吃她做的饭菜,我不出自己房间的门,我不肯和她说一句话。

走之前那天晚上,她看我打点行李却不和她告别,哭着对父亲说:“你闺女要走,我拦都拦不下!”

父亲叹口气,拿出200元钱,给我做出门的路费。

我在外面租房那几年,她只来过一次我家,还是跟着亲戚的车来的。

她一个人来不了城里,她说:“我不识字,不会买票,不会坐车。”

我反驳她:“鼻子底下有嘴,你没长眼还没长嘴吗?你见过集市上卖菜的商贩有几个识字的,卖起菜来不照样算盘拨得啪啪响。”

她说不过我,低下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没几年的工夫,我便在工作的城市按揭了一套单身公寓,她还是很少来我家。看到别人家常来城里探望儿女的母亲,我总是羡慕妒忌恨。

那一年,我经历了人生太多的变故,辞掉工作像只青蛙一样跳来跳去,身边有好几个男孩追求,最后都弄得鸡飞蛋打,一个都没有抓住。

春节,我从一进家门就气不顺,她见我脸色不好,处处依着我,每一餐吃什么菜,都征询我的意见;我嫌单人床太窄,她就让我和她一起睡大床,把父亲撵到小床上去。

除夕夜,一家人围拢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

不知道哪首歌触动了我敏感的神经,我突然爆出一句:“我是不是你亲生的?我感觉自己就像个没妈的孩子。”

她一时愣住了,呆了许久才反应过来:“这孩子说啥呢,你当然是妈身上掉下来的肉。”

我一条条列举她的“罪状”,嫌她不管我,不疼我,历数我参加工作这些年,她去过我家的次数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

说着说着,我兀自哭起来。她素来心软,哪儿禁得住自家女儿的眼泪?也跟着我鼻涕眼泪一起流。

过了正月十五,她就央求姨妈结伴来到了城里,张罗着给我拆被褥,包水饺。

我带她们出门散步,在车水马龙里,她惊慌失措地拉住我的手,像儿时的我那般信赖她。

我带她们去饭店吃饭,她嫌贵,生怕吃扁了我的钱包。我训斥她,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挣了不就是花的吗?

我带她们去商场买衣服,姨妈在试衣间里进进出出,乐此不疲地试新衣,她看中一件衬衣,摸摸料子,一问价格,立刻把手缩了回来。我暗笑她的迂腐,逼着她去试衣间试穿,等她出来,我已经付过帐。

3、

随着两个弟弟结婚成家,她与两房儿媳妇之间难免有嫌隙。

每次见我,她总唠叨这些婆婆妈妈的事,她对儿媳妇掏心掏肺,儿媳妇却不尊重她,任她当牛做马。

我批评她婆媳相处要保持距离,亲密有间才能和平共处。

她睁大眼睛像听天书一样无辜地看着我;“你妈就是个家庭妇女,哪儿会想到这么多?”

她越来越像个孩子,简单单纯地让人忽略她的年龄,我越来越像她的母亲,动辄教育她呵斥她。

我在经济上有能力了,孝敬她的却不如孝敬父亲的多,我给父亲买的新衣多,给她买的少。

她和我穿同码的鞋子,上衣和裤子的尺寸也不相上下,于是,她经常拣我的旧衣服旧鞋子穿。我买给她的为数不多的新衣服,她总是压在箱底,放旧了再穿。

我看不惯,说她不懂得享受生活,不像个女人,不爱美。她说闺女给妈买的衣服,看着心里就美!简直驴唇不对马嘴。

我给她和父亲订“规矩”:一年至少来一次城里,你女儿自己的房子,又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你为什么不来?

她没办法,更怕我春节回家哭闹,每年深秋,都和父亲进一次城,尽管每次只待三四天。

她惦记着回家赶集,老家在乡镇上,逢农历四九赶集,她也没有什么大买卖,只不过在院子里设了个存车处。

我笑话她:“存一天车子才赚几个钱,这么牵肠挂肚的。”她不好意思地说:“能赚点是一点,你们负担重,我和你爸不能拖你们的后腿。”

原来她辛苦劳作都是为了减轻我和弟弟的负担,不给我们添麻烦。

她的观念受她自身文化的局限,骨子里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

我小时候,她总念叨指着灰糊不了墙,指着闺女养不了娘。我长大成人了,她再也不说这样的话,她渐渐悟明白了很多道理,人也变得自信豁达起来。

4、

小时候我挨过她的打:一次是因为大弟,夏天的傍晚,外面电闪雷鸣,正是知了出洞的黄金时间,我拿着手电筒和塑料袋忙着去河边的树林里捉知了,大弟非要跟着我去,我只好带上他。

她回到家里,见我们姐弟俩不在家,冒着大雨到河边找我们,把我找回家,按在床上一顿暴打。

一次是因为堂弟,我和堂弟打架,他骂我,我气不过往他脸上扬沙子,迷了他的眼睛。三婶向她告状,她不问青红皂白就在胡同里追着我打。

这两次挨打让我记忆犹新!

长大后,我想起来就控诉她的不是,她苦笑着说:“打在你身上,疼在妈心上呢!”

这话我信,她打我和弟弟的时候经常是自己淌的眼泪比我们还多。

说实话,我长得没有她好看,个头也没有她高,她精湛的女工在十里八乡远近有名,她煎炸烹炒的手艺也说得过去,我没有继承她的衣钵,不精女工,不善烹饪,在生活中是个低能儿。

然而在她的心目中,我一直都是她的骄傲和自豪,小时候,我学习成绩很好,拿回家的奖状贴满墙,长大后,我凭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找工作买房子,在城市里拥有自己的人生舞台。

她性情温顺,我性情刚烈;她胆小怕事,我胆大泼辣。这样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今生今世却做了母女。

佛曰:儿女是债,有讨债,有还债,无债不来。

对她来说,我是个名副其实的讨债鬼。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保护她,不允许外人欺负她,可是我自己却是欺负她最多的那个人。

个人简介:徐俊霞,媒体撰稿人,笔名:海风,公众号:齐鲁海风(ID:haishangfeng2016),擅长创作亲子、情感、职场故事,作品散见于各大报刊和公众号。一个有血有肉真性情的女子,与你一起分享最走心的文字,最接地气的作品。

本公号所有文章及图片均为个人原创,公号、纸媒转载及约稿请加微信:haishangfeng1977或QQ:20549458

(0)

相关推荐

  • 李观飞:我的老好人姑爷

    我的老好人姑爷 李观飞 我的姑爷已经离开我们十三年了,他永远以一个老好人的农民形象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妈妈说:"姑爷不需要皇帝管天下." 他是真正的好人一枚. 几间低矮破旧的土 ...

  • 李严:同为托孤大臣,却处处与诸葛亮为敌,最终落得悲惨下场

    公元222年八月,蜀吴两国相持大半年的拉锯战终于落下了帷幕,刘备在夷陵之战中的惨败给伐吴之战画下句号,也给自己的统一霸业画下句号.蜀国多年来的积攒在这一战中灰飞烟灭,刘备悲愤交加,急火攻心,患上重病. ...

  • 为什么职场有人处处与你为敌,争锋相对,如何破解迷局

    问题:在工作单位,每天都不舒服,非常难受,老是受到某人的打压挤兑,想要打破这种困局,但是却束手无策? 这是非常常见的问题,多数职场人都会存在.针对这个问题,要先分析各种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 ...

  • 假如生活处处与你为敌

    原创心灵深处艾闻2021-03-10 18:08:10 作者:艾闻(情感自媒体人) 这个世界,有的人活得顺风顺水:有的人却过得坎坷艰辛. 生活,从来不像人们所谓的那样处处充满善意,很多时候,它是恶意的 ...

  • 嘉庆如何对与和珅处处为敌的纪晓岚

    嘉庆如何对与和珅处处为敌的纪晓岚 和珅死后,与他处处为敌的纪晓岚是何下场?嘉庆如何对老纪? 受影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当初与和珅处处作对的人是纪晓岚.但实际上,纪晓岚与 ...

  • 常见病症“一招制敌”,这10个三甲医生开...

    常见病症"一招制敌",这10个三甲医生开的药,果真不寻常,值得收藏! 1.麻杏止咳片--"一招制敌"--急慢性支气管炎 2.胃康灵胶囊--"一招制敌& ...

  • 第九回刘伯温定计破敌陈友谅挈眷逃生

    却说青田名士,迭征乃至.这人为谁?系姓刘名基,字伯温,就是翊赞朱氏,创成明室的第一位谋臣.郑重出之.先是元至顺间,基举进士,博通经史,兼精象纬学,时人论江左人物,推基为首,以为诸葛孔明,不过尔尔.江浙 ...

  • 窝心马诱敌,设下诱人的陷阱,这招非常实用

    窝心马诱敌,设下诱人的陷阱,这招非常实用

  • 摩托车刹车疲软,看我如何一招制敌!

    不少摩友深为自己爱车刹车疲软头疼,需要刹车时,即使捏的手抽筋了刹车却一点也不给力! 遇到这样的车,我都会先检查一下刹车线有没有卡滞发涩现象,然后再检查刹车轴,清理孔座内杂质并涂抹润滑脂,但不宜过多,再 ...

  • 他只身一人,不费一枪一弹降敌400余人

    那时他们正年轻[他只身一人,不费一枪一弹降敌400余人]1946年,29岁的杨子荣在牡丹江军区的剿匪行动中,只身与匪首巧妙周旋,不费一枪一弹使土匪400余人投降,并缴获大批武器弹药.1947年,他仅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