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跃进|《春秋》“大一统”与秦汉时期思想及创作
相关推荐
-
两汉经学发展历史概述
经学是什么 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这六经被人们公认为宝典. 汉代经学分古文经 ...
-
【推荐】一统与正统——公羊学大一统思想探本 | 陈静 朱雷
一统与正统 --公羊学大一统思想探本 陈静:朱雷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来源:<中国哲学史>2020年第6期 摘要:本文分别考察了<公羊传>.董仲舒 ...
-
人生赢家董仲舒
要说董仲舒就是人生赢家,得力于他那有钱的老父亲,豁出万贯家财,也要让儿子读书做官的想法,于是董仲舒年哟鱼的时候可以说是博览群书,吸收百家思想.本来就天资聪慧的他还不爱玩,没事就爱读书,这教导他的老先生 ...
-
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 是汉代哲学家董仲舒 所作的政治哲学著作 <春秋繁露>推崇公羊学 发挥"春秋大一统"之旨 阐述了以阴阳五行 以天人感应为核心 的哲 ...
-
《春秋》“大一统”观的文化呈现 | 刘跃进
导 语 <春秋>"大一统"观在秦汉时期的再度彰显,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人心向背和历史发展大势.刘跃进先生分别从:<春秋>"大一统"观 ...
-
史海钩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锅,我不背!
本文节选自<99%的中国人不知道的历史真相>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拐点,自此,人们的思想被彻底套牢.这一套就是两千多年,人们的想象力被彻底毁灭了 ...
-
《春秋》“大一统”观与秦汉的时期思想及创作
作者:刘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汉武帝刘彻元光元年(前134)十一月,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郡国举孝廉各一人[1].五月,诏贤良对策,董仲舒应诏对策,提出了建立太学的构想,将儒家学说定 ...
-
秦汉时期,是中国政治、思想、学术等,在大一统环境下发展的源头
秦汉时期,每郡之下辖若干县,县设令长,与郡守形成直接的上下级关系,郡守还通过每年的上计监督县令长,作为考核其政绩的标准.同时县内所设机构也与郡相似,形成上下对接的关系,受命于郡. 这些属吏的设置多依据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秦汉时期哲学之一:秦代法家思想
中国秦汉时期哲学之一:秦代法家思想 秦汉两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巩固并初步发展的阶段.作为哲学思想史,秦汉却是探索形成的阶段.中国在古代奴隶制社会虽然出现了儒墨等显学,但没有为封建社会提供一个统一的统治思想 ...
-
夏朝存在的另一证据:其中一支王族春秋称霸,还延续到了秦汉时期
公元前1600年左右,商汤伐夏,率领诸侯讨伐夏桀,灭掉了韦.顾.昆.吾等亲夏诸侯,夏桀边逃边战,最终逃至鸣条(今山西安邑),双方爆发了一场大决战,史称"鸣条之战".鸣条之战后,夏室 ...
-
秦汉时期汉匈关系恶化,董仲舒的政治伦理思想,促进了社会统一
前言 汉匈关系背后隐存的文化逻辑,在早期的文化语境下,无论是汉匈关系还是中原与四方的关系,都受到自我文化中心论与地域化歧视的影响.在中原文明的性格里和中原人的文化潜意识里,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这极易导致 ...
-
冷知识:一篇文章告诉你,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侠文化”
古代侠客! 自古以来,我国的侠文化都十分盛行.'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报恩理念深刻地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热血男儿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他们在千秋史书上留下了无数跌宕起伏.激昂澎湃的侠客故事. 这些 ...
-
秦汉时期西域居民人种分类和语言文字分布概况
希腊史学家对葱岭以东的国家知之甚少,充满神秘感,古代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居民为赛里斯人,实属张冠李戴.希腊史学家对伏尔加河以东.西西伯利亚到中亚北部草原的游牧民族言之不详.拟或也是月氏人的来源 ...
-
公共基础知识:秦汉时期以少胜多的战役
以少胜多指的是战场上兵力处于明显劣势的一方,凭借天时地利和谋略战胜兵力强大的敌军.虽然兵力的多少往往是决定一场战役胜负的主要因素,但以少胜多的关键在于巧用天时.地利与人和,出奇制胜.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