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伤寒论》与经络
相关推荐
-
六经的概念(刘渡舟)
伤寒实习录-六经的概念(刘渡舟) 六经的实质:<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核心,究竟六经的实质是否存在,在伤寒学中也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有的学者把六经为病,归纳成六类证候,用以赅括阴阳表里.寒 ...
-
中医四大经典的内容与价值之伤寒杂病论
2021-05-19 10:40:01 <伤寒杂病论> (一)<伤寒杂病论>的作者与成书 张仲景(约150-219),名机,南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县穰东 镇,一说今南阳市)人.年 ...
-
名师讲堂回顾 | 《金匮要略》讲座
吕翠霞,博士学位,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匮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金匮要略>教学.临床.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仲景杂病证治规律研究:体质与病症关系及证治规律研究:经方调治老年病研究 ...
-
李可老中医谈伤寒论!
一.思路与方法 (一)基本观点: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邓宏 1.凡病皆本气自病. 本气,即人体与生俱来的先天肾气(元气.元阳)与后天胃气(中气)构成的浑元一气.为人生命之两本,两本飘摇,危若垒卵 ...
-
浅谈伤寒论中的和法
和法为中医八法之一,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和法即和解之法,有中和,调和.疏解之意.现在,小柴胡汤似乎成了后世医家口中和法的专方,但在<伤寒论>中,好像并非如此. "和& ...
-
【名医】好文共赏!李可老中医谈伤寒论!
名家简介 李可(山西著名老中医),广西中医学院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席顾问.临难习医,具救苦心.天资敏慧,虽未曾亲炙名师,究能得医之本源.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研究46年,崇尚仲景学说.擅长融寒温于一炉,以重 ...
-
浅谈伤寒论应用的几点体会
本文是国医大师王琦演讲的文字稿,不到8000字,没有认真学过伤寒论的人很难坚持读完.但是希望大家认真读完,然后把伤寒论好好地过几遍,这是我们大夫临床的垫脚石.谢谢. 我在三十年前就提出了这样几个观点: ...
-
【国医大师张琪】教学视频:从临床实践谈伤寒论
张琪(1922年11月14日-2019年11月13日),河北乐亭人,中医学家.中医临床家.中医教育家,中医肾病专家,中国首届"国医大师"之一,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
再谈伤寒论的六经实质
对于伤寒论六经实质,千古争论,似乎永无宁日,宋代朱肱提出以经络循行辨六经,清代钱璜对六经以脏腑三焦进行阐发,另外清代张志聪则用气化理论解释六经,后来柯琴提出了六经地面说,现代更有各种说法,各说各的,再 ...
-
转载:刘渡舟教授谈《伤寒论》与经络
中医理论与实践 转载:刘渡舟教授谈 <伤寒论>与经络 引言:学习中医的人为什么要学习经络理论?为什么要记住人体经络的走向?刘渡舟教授告诉我们,中医辨证识病,中医用全面联系的方法来判断疾病的 ...
-
学习伤寒论别搞错: “六经”并不是指经络
学过传统中医的人都应该知道,伤寒论里将人的所有疾病分成了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种病.每种病都有特定的症状表现,称之为主症.使用这个方法给人看病定主证,定病类,就是" ...
-
中医经典伤寒论,浅谈六经辨证体系,分享中医传承经典!
中医经典伤寒论,浅谈六经辨证体系,分享中医传承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