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从张廷玉《随手录》想到

(0)

相关推荐

  • 文坛“真顽童”之鲁迅

    <华盖集·并非闲话(三)>,还没有读完,我就情难自禁地微笑了. 这压抑的紧迫生活里,读鲁迅,让我展颜,令我会心.见字如面.我想,他的人肯定一如他的文字般可爱了,是真可爱!譬如一个男人,倘要 ...

  • 诸葛玉儿:问君可否醉一回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工作一天,疲惫不堪,此时最美的享 ...

  • 觉醒者(一百九十五)——雕琢文字就是雕刻心灵

    会生活就会写作,会做人就会作文,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影响创造,都会在文字中表现出来. 写作需要一定的文字基本功(形式),但是其内涵和核心则是我们的人生观. 做人做事老实踏实,写作就可以天马行空,无拘无束. ...

  • 写 读

    在经历了几次气温过山车后,天气日渐温暖,春天来了.春暖花开,万物萌动.有人说:文人墨客此时最多情善感.也有人说:作家.导演.演员比较容易短命,反之书法家活的最长.这都是他人的感受,或许带有些玩笑成分在 ...

  • 文章本天成

    近日重读高中时期学过的<明湖居听书>,读到说书人小玉先生(白妞)说唱的那段文字时,再次深深惊叹于作者的雄健笔力. 我们先来观赏下面这段文字: 停了数分钟时,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 ...

  • 张廷玉送给官员一个仆人,后来得知仆人身份,官员吓得魂儿都没了

    众所周知,雍正是一个十分勤劳,而且对官员非常苛刻的皇帝.因此在他的严格要求下,再加上雍正有识人之明,当时出现了很多名臣,比如说田文镜.李卫.张廷玉等人.其实与田文镜.李卫等人并称的,还有一位名臣. 这 ...

  • 清史:雍正在遗诏中力保张廷玉、鄂尔泰,乾隆却为何要打压他们?

    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 )十月,雍正皇帝驾崩,他在留给继任之君乾隆皇帝的遗诏中,有这么一段话: 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其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大学士鄂尔泰志秉忠贞 ...

  • 雍正皇帝无人可用,张廷玉:死牢里有个能臣,一代名臣就此诞生

    文|武品文史 清朝雍正皇帝是清十三帝中存在感极高的一位,正是因为他一系列的军政及社会改革才有了康乾盛世的连续性. 可是这些个成果并不是听听奏折动动嘴皮子就能得来的,雍正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少有的殚精竭虑勤 ...

  • 雍正王朝:年羹尧准备了四样礼物,为何张廷玉却只收下了一包天麻

    <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段剧情,可谓是颇为耐人寻味. 年羹尧接到雍正与十三阿哥胤祥的指示,带着五百名官兵准备前往江夏镇捉拿钦犯任伯安与刘八女,而在此之前,年羹尧需要先绕道南京面圣.不过,年 ...

  • 清朝历史人物——张廷玉(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军机制度.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 ...

  • 雍正暴亡那一夜,张廷玉到底看到了什么,以至于惊骇欲绝?

    说起清朝的皇帝,就不得不重点说一下雍正,在清朝十二位皇帝里面,雍正给人的感觉始终不是那么舒服,提到他,总会让人联想起阴谋,暴力,文字狱,血滴子--的确,雍正的一生,是充满了迷团的一生,也是阴冷神秘 对 ...

  • “父子两宰相”张英张廷玉家训: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安徽省桐城市,历史悠久,文风昌盛,尤其在清代,有"文都"之称. 作为文化名城,桐城在明清时涌现出多个名门望族,其中以张英.张廷玉父子为代表的张氏家族最有名. 张氏家族在六代人中,出 ...

  • 安徽发现雍正心腹张廷玉之墓,墓地挖开,专家:彻底颠覆乾隆形象

    张廷玉,能得康熙雍正二君器重,始于"学问优长.应对明晰".康熙四十三年,32岁的张廷玉被康熙钦点当值南书房,自此开始的30余年间,张廷玉商度机要,以翰墨事君侧,一应诏书.谕旨皆出其 ...

  • 雍正还在犹豫杀不杀年羹尧,张廷玉只说了三句话,让他下了决心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雍正帝与年羹尧之间的君臣感情十分复杂,年羹尧是由胤禛一手提拔起来的,可以说是花费了不少心血,可是他在西北打了胜仗之后就变得嚣张跋扈.目中无人. 到后面竟然以西北王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