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2 | 直观的记录3 | xinyi













总有冲动,想看看相机拍照的图片调整后在手机里是什么样子的,也就是看视觉练习的效果。尝试不同的剪裁、调整的风格,比如这次:16:9、较多的灰、色彩不那么耀眼。
拍照是现场的图像素材采集、选择画面框取画面加工画面是在做视觉表现的工作,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加工方式。



这些图像是什么:在20分钟单向途中或周末办事过程中所做的图像采集,然后根据视觉习惯及某段时间的感性冲动加工的结果。相对固定的场景及不断变化的人;如同我们日常视觉所见的、相对平淡的、端正地呈现。当普遍在追求视觉刺激的画面时,这些记录的内容反而容易被我们的视觉忽略了,那么我们把它记录下来静静地观看,也许就有了意义。
作者对素材能做什么呢?画面元素大小的选择、内容物的框取、色彩浓淡、画面明暗的选择等。






竖画面有利于在微信的观看,但是有必要使用16:9那么长的画面吗?那是不能完整地显示在手机屏幕上的,另外还会出现很多的空白。50年前雅克德里达提出解构的概念,对既定的模式、习惯性的约定、规则进行拆解、毁坏、反动、清除、变动、改造、改良、挪用等,那么我们日常所做的视觉练习,不正是需要进行的各种尝试以扩大我们的知觉范围吗?
冗余的近景或远景空白,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知觉感受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