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有望》(长篇连载)三卷 山的眼睛 2
相关推荐
-
崮乡之路(散文诗)
"人人都说沂蒙山好", 我的家乡就在这里,在美丽的崮乡. 这里有闻名全国的孟良崮, 有著名的南北岱崮-- 在抗战时期, 英雄崮下的人们,书写了胜利的篇章. 英雄的一页,那是过去. ...
-
观辉山风景,听《沂蒙山小调》,忘不了的,那山,那水,那人
故乡总是最美的 不管是朦胧的记忆 还是真实地相拥 忘不了的 那山 那水 那人
-
关于进取谚语87句
2021-06-11 08:02 1.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3.进山不怕虎伤人,下海不怕龙卷身. 4.大树砍不倒,小草站不牢. 5.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 ...
-
【分享】大象山~豹子山穿越!
2021.07.27昆明走进自然户外非周末活动日,今天的集合地昆明玉器城在偏北的石关,路远车难坐然还是有31人参加. 老大进山事项交代完毕,特别交代禁止吸烟,然今天还是有人进山后在路旁抽烟
-
【大家散文】溪
溪 文/黄明珠 在山中长大的孩子,是最喜欢听那来自山中的声音--溪水潺潺,也最懂得山的感情. 季节在变,大自然也在改变.草绿了又枯了,花艳过又萎谢了.唯是那山间的溪水 ...
-
【分享】六六记周边探线
昆明持续几天的大雨,今天早上终于停了!昆明走进自然2020年7月21日(周二)车行天下城北集合,19人9:15出发-- 沿着一条老路进山,由于几天的雨,土路变得更加泥泞难行,还好也没走多远. 从小路进 ...
-
2021踩线实录(2)
花市村 在大概十四.五年前的时候我从花市村走到过另外一个叫六里坪的地方,于是今年我想重新走一走趟一趟线路.时过境迁这个词的意思我是明白的,所以心里也做好了重新找路的准备,压根儿也没打算靠着那些不靠谱的 ...
-
无想山
无想山,在溧水城区的南边,立在珍珠路向南看,一排黑魆魆的山从东面的246省道向西一直延伸到洪蓝方向,她就像一道屏障横亘在城南. 无想山与一般的山不同,本来她像其它山一样, ...
-
【分享】打猎山-多依梁子穿越
今天(2019.08.17,周六)是昆明走进然户外周末活动日,普吉路南口-厂口-打猎山⛰️-多依梁子-昆明. 从朵村进山 今天一路走来,人很美,景很美,山珍美,路难行,人很累,很开心
-
《炊烟有望》(长篇连载)三卷 山的眼睛 5
云头村里腾起袅袅炊烟,隐约飘来广播里的<沂蒙山小调>,那优美的旋律和清新的画面让人有到家的感觉,一瞬间超越眼前的原始和贫穷.他们走过一道石墙幽深拐来拐去的小巷,遇到一堆驴粪,有人掩鼻跨过, ...
-
《炊烟有望》(长篇连载) 三卷 山的眼睛 4
他们在山顶上,各自选择自己的角度对山取景,尽兴地用铅笔毛笔画速写,或者画水彩画.他们如饥似渴,大山的浩然气让人震撼以至失语,一个多小时后,盛明涛才有所放松,恢复了平时的活泼,他们开始有说有笑,太阳已经 ...
-
《炊烟有望》(长篇连载)三卷 山的眼睛 3
方晓和于清月他们给学生租用了山村农家的大院子,男生东边两间北屋,女生西边两间北屋,都是打地铺,铺上麦秸,女生的苫上席子,男生的展开褥单子,然后支上蚊帐,就算是安营扎寨了.方晓和于清月分别租住了邻家的小 ...
-
《炊烟有望》(长篇连载)三卷 山的眼睛 1
爱意的点燃,让肖承均恍惚了新的里程,甚至车厢后的说笑声,都是遥远的隐约的天边事,崎岖甚至惊险的盘山路如梦境一般,直到一个山村旅馆里住下. 暴雨突然袭来,乘着北风,使夜色更加深不可测,旅馆对面的楼房或平 ...
-
长篇连载——俩 甲 山 故 事(三)
俩 甲 山 故 事(三) 孙万林/著 1 第三回 庆寿诞聚宾客演戏唱影 请神仙抢龙王断腿折臂 三弦一拨响嗡嗡, 我来说,你来听. 说书人, 评古说今,仅凭一把弦,奏响古今中外绝唱, 海阔天空,全靠一 ...
-
长篇连载——俩 甲 山 故 事(廿三)
俩 甲 山 故 事(廿三) 孙万林/著 1 第二十三回 盖东洋夜袭敌营获全胜 苟沙雕贪财中计遭枪崩 上回书说到,冯锵为了报仇雪恨,请卫武和陈铁制定作战方案. 迎门粱陈铁对大当家的冯锵说道:&quo ...
-
《炊烟有望》第八卷 读者回音(部分)
<炊烟有望>八卷读者回音(部分) 石中元 您的小说中的"心学"效法了天地之道 王洪岳 揭露权力愚弄民间的现实犀利!(一代一代 追梦不止) 李 涛 (志愿担当 ...
-
《炊烟有望》第六卷导语
20世纪90年代,大陆进入了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随之而来的是消费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潮.报载:我国自然村落正在以每天80个的速度消亡.从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中国自然村总数由363万个锐减到2 ...
-
《炊烟有望》第五卷 读者回音
小雨田 看完了,就是来源于生活,细腻地描写了出来,真实.小说肯定是很成功的了. 李 勇("红案上的羔羊")大哥写得痛快, 文笔犀利! 刘传道 徐兄终成大作,是多年的勤奋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