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眼观察】影视行业一周语录品鉴(第2期)

电视台

要以猛药去疴的决心,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一些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的问题。

——十九届中央纪委委员,湖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察委员会主任傅奎

要不断创新商业合作模式和深化产业运营,趋势从来不是失败的藉口,环境更不是偷懒的理由。

——北京电视台副总编辑徐滔

如果只是生硬的植入广告,观众会很抵触。如果用轻松愉悦或者吐槽的方式去做,反而会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导演王恬

视频网站

短剧集是未来的一个大市场,它的出现是短视频风潮下的一个必然趋势,同时也促使长视频在内容和创造上更加精益求精。但储备内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想做好的内容就不能粗糙,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是不可行的。

——爱奇艺高级总监、奇星戏剧工作室总经理、制片人李莅樱

以往视频网站关注的是内容的累计数据,并且单纯地关注内容本身播放行为。我们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的互动行为非常重要,他们对视频内容产生的互动行为需要被关注;此外,数据的实时性同样重要,它类似于一个内容的体温计,能够客观的体现在当前时间点它的受欢迎程度。因此,我们选择用内容热度代替既往播放量,用更多元化的指标为用户提供参考。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

内容制作

编剧应当把原作想要表达的一些生动的东西发挥出来。不能胶柱鼓瑟,人物情感要丰满起来,角色性格和行为要有情感寄托,有枝可依。

——编剧张挺

希望观众看到真实、生活的表演,而非表演痕迹的演出。

——演员白冰

我们的人生是不断往前发展的,所有人都处在随时变化中,演员这个职业,要求你必须融入生活,去挖掘不同角色真正的内心世界,并把这些体会融入到自己身上,再展现给观众看。

——演员李雅男

就像是学习一样,从零到一简单,从一到二也很简单,那从一到一百这是需要积累的,拍戏是一样的,没有捷径,还是要努力。

——演员郭俊辰

要成为一个好演员,就要做一个好人,要有灵魂,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要对人有善念,有“恻隐之心”。如此你表现出来的东西才是正面的,才能散发出灵魂的香气。

——演员闵春晓

外形是服务于角色的,作为演员,不会拒绝为了某一个角色改变自己的形象。

——演员陈瑶

要成为一个好演员一定要心无杂念,一旦有了杂念之后,你考虑的东西往往就不在戏的本身了。演员要沉下心来不断地去感受,去练习,这些东西可能不会马上带给你收获,但我相信在你未来的路上它将特别的珍贵。

——演员李昕亮

文艺工作者第一位应该是理想主义,如果把金钱主义放首位,就要开始走下坡路了。

——导演张纪中

我始终认为,文艺创作应该是面向大众、服务大众的。既然是一种大众文化,就必然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为面对的是公众,它会产生社会影响,有引导作用。

——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中国广播电视联合会电视剧编剧委员会会长刘和平

懂特效的团队,控制特效;不懂特效的团队,被特效控制。

——完美世界影视副总裁刘宁

作为制作方首要考虑的是“演员”之后才是流量,演员的专业度一定是在第一位的。

——制片人张伟

《延禧攻略》的成功,可能是国产影视行业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当大家都还在呼吁拒绝流量明星高片酬,专注于制作与创作本身时,欢娱是真的做到了。

——欢娱影视CEO杨乐

行业发展

互联网经济的本质是用户经济,谁提供的服务更好,谁就更受欢迎。

——人民日报评“会员经济”

我不赞成行业会进入寒冬这样的说法,影视作品是文化产品也是精神消费品,社会越是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影视文化作品就越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所以文化影视行业不会消亡,还会继续发展下去,经历震荡,能够促进以后更平稳地发展。

——导演张纪中

我跟一位前辈聊过什么是战争片,比较同意他的逻辑。他的逻辑:真正的战争片是金字塔型的,按高度四等分,塔尖的四分之一是核心,你这戏的人物和价值观,四分之三是寄托在战争环境里的人物(战争环境,并不是说拿炸点炸过四分之三)。其实他已经把要素说了:人物、价值观、环境

——编剧兰晓龙

现在的演员已经呈现出分众式发展了,“偶像”和“演员”不能混为一谈,他们自己也会在两条路的分岔口做出选择,演员要“扎根”,要潜心地修行。

——爱奇艺高级总监、奇星戏剧工作室总经理、制片人李莅樱

每个成功给读者留下印象的IP,它的内核(或者通俗来说就是主核)一定是经得起考验且有价值的,特别希望行业能够尊重内核,尽量不要去破碎和打翻它。

——网络作家、编剧半明半寐

一方面,我们不能纯粹以收视率决定一部作品的好坏。另一方面,由于过于注重收视率,产生了连锁效应:为了获得高收视率,不惜通过买卖手段。这一现象正在严重影响我们的创作生态。对于那些认真努力创作的人来讲,是极大的不公。你费再大的心思去认真努力地创作,只要你不买他的收视率,就会被那些买收视率的烂戏挤到后面。这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会对业界生态产生极大的危害。

——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中国广播电视联合会电视剧编剧委员会会长刘和平

就目前来讲,海外买剧收入比起国内收入,还是有天壤之别的,但如果一年可以做四到五个项目,再扩宽海外市场,积累起来,也是很可观的数字。

——欢娱影视CEO杨乐

名言热词投票

您最关注的一周行业名言热词是什么?欢迎大家踊跃投票,也可在本文下方留言,谈谈您对近期各行业动态的看法。

热门头条推送链接

【一】坐等风来,笑看花开,演员林静用“感觉”定义表演新境界

【二】八月:迟来的古装争霸

【三】《香蜜》的背后——专访幸福蓝海总经理杨抒

【四】收视高开高走,江苏卫视借《香蜜》全面领跑激活市场

【五】上升期艺人推介(第2批·附经纪人联系方式)

商务合作

(0)

相关推荐

  • “这剧简直是在侮辱我的智商!”...... “嘿嘿,这部剧真好看!”

    网视导读:一提"脑残剧",想必会引起一波口水战.喜欢看的人把它视若珍宝:鄙视"脑残剧"的人对它一脸不屑.上线两周播放量达2.8亿的<萌妻食神>就面临 ...

  • 直击 2021腾讯在线视频金鹅荣誉剧集之夜:有人才、有好故事

    国内剧集市场变得越来越有看头了. 从以真实质朴的时代故事引发共鸣.打动人心的主旋律剧<山海情>,到描绘古典家宅女性励志群像的<锦心似玉>,再到以小制作撬动高口碑的古装探案剧&l ...

  • 抄袭炒作蹭热度,他终于被抵制了

    昨天晚上,编剧余飞.宋方金发表微博,表示111位编剧.导演.制片人.作家联合签名,针对在近日参加综艺而具有高讨论度的于正.郭敬明两人的炒作.抄袭行为进行抵制,并发出呼吁:抄袭剽窃者不应该成为榜样. 好 ...

  • 【鹰眼观察】影视行业一周语录品鉴(第1期)

    电视台 对不同类型节目的制作功底和市场需求的取舍眼光,都是作为制片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江苏卫视副总监.节目中心主任王希 在经济下行的时候,一般来说,观众看剧会看得更投入.在经济非常高涨的时候, ...

  • 【鹰眼观察】影视行业一周语录品鉴(第3期)

    内容制作 对于电视剧来讲,播出期间就能看到豆瓣分值,不符合观看规律,也是对作品的完整性观看的不尊重.这期间若看口碑还是应该看酷云指数(还是酷云指数推广不够).严格意义上来讲,豆瓣在一部电视剧播出期间应 ...

  • 【鹰眼观察】影视行业一周语录品鉴(第4期)

    15人因"收视率造假"发声 曾经亲耳听到某导演朋友在电话里无奈地要求他的制片人将每集40万元购买收视率的费用打到北方某市电视台购片主任指定的公司.如果不按照电视台指定公司买收视率, ...

  • 【鹰眼观察】影视行业一周语录品鉴(第5期)

    内容制作 假收视的魔爪现在是否剪断了,我也不知道,但是起码在我的戏上,这部戏现在没有魔爪干预,所以我播出了.如果有,我宁愿不播或者全部废除,直接拿到网上播都有可能,但是只要是有人用这些歪门邪道阻止我, ...

  • 【鹰眼观察】影视行业一周语录品鉴(第6期)

    秋推会之鹰眼直击 电视台 频道的创新管理理念,就是三破三立. 一破"惯性认知":把政策要求的"规定动作"变成"自选动作":把"不可 ...

  • 【鹰眼观察】影视行业一周语录品鉴(第7期)

    爱奇艺 iJOY 悦享会 AI是未来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的个性化将是大势所趋. 在互联网发展初期,用户通过浏览搜索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但是互联网发展已经快 30 年了,还要人去找.去搜已经不能满足了. ...

  • 【鹰眼观察】影视行业一周语录品鉴(第8期)

    平台 从媒体规律上讲,我们转型是有优势的,新媒体视听艺术,包括视听产品在内,对我们电视人来说得心应手.过去BAT没有爆款,他们更关注技术升级与更新,但总有一天他们一定会把注意力放在内容比拼上来.这种态 ...

  • 【鹰眼观察】影视行业一周语录品鉴(第9期)

    视频网站 通过与数字时代最受欢迎的网络游戏.动漫.影视.文学以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数字时代不但没有削减,反而变得"酷萌".传统文化重新进入了现代生活,更重要的是, ...

  • 【鹰眼观察】影视行业一周语录品鉴(第10期)

    视频网站 二次元这个群体有一定特殊性,除了对内容的要求之外,还十分在乎自身所拥有的权益.功能.荣誉.与作者互动的机会等社区属性很强的内容,所以我们决定给这一部分用户单独做一个会员. --爱奇艺高级副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