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眼观察】影视行业一周语录品鉴(第9期)

视频网站

通过与数字时代最受欢迎的网络游戏、动漫、影视、文学以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数字时代不但没有削减,反而变得“酷萌”。传统文化重新进入了现代生活,更重要的是,在大众的参与中发生了新的创造。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CEO

程武

两大剧场的设立,可最大化聚合悬疑类、青春类型下的强粘性用户,有助于平台方为他们进一步提供更有趣、更个性化的娱乐体验,实现娱乐内容与娱乐互动双层面的全新突破,推动视频行业精细化运营能力的发展。

——爱奇艺副总裁、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

戴莹

内容制作

娱乐至上的作品多为浅层次感官娱乐体验,极易造成大众审美疲劳。当前电视剧按集论价的销售模式为“注水”剧赢得一定生存空间,但“丢质保量”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做法,不仅很难保证电视剧制作方回收成本,更可能因不尊重观众而折戟沉沙。

——《人民日报》谈“注水剧”

其实,贩卖伪情怀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影视行业诸多深层问题交汇纠结之后的一个突出表现。在浮躁趋利的创作风气影响下,本该用于打磨创作的精力被花到了争夺热门IP上,应该花在雕琢作品上的制作费用被明星的天价片酬挤占,本应敬畏艺术、致敬经典,继承发扬经典IP作品思想艺术特色的创作态度被打着怀旧旗号捞快钱的投机心理取代。

——《人民日报》谈“经典剧翻拍”

主流的题材,扎实的剧本,一流的制作组合起来才能生产出具有一定品质的影视作品。而精品作品的共性就是,在题材和故事上有着普遍的观众契合度,或者说能够戳中观众某一根敏感的神经,能够引发大家的思考、探讨和情感心理上的共鸣。

——陕西文化产业(影视)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制片人

孙昌博

一切力量的源头都应当来自于对大历史的把握,人性的撕裂和挣扎是不能够只通过两性关系来展现的。只有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写人的挣扎和求索,才能写出时代来。

我始终以这三步为自己创作的准绳:第一步,现实主义作品要直面矛盾。既不能简单地歌颂,也不能简单地黑化,例如阴谋、宫斗等,虽然写这些东西很过瘾,但是都撞击不出时代的火花,一定要直面人民群众所面临的矛盾;第二步是播撒希望;第三步是酿成家国情怀。

——编剧

申捷

寓教于乐的基础是娱乐,如果不承认评判一部作品的基础是'好不好看’,也就不存在讨论技术层面问题的价值。

——导演

周申

电视剧的创作虽然要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但真正动人的力量往往来自于真实。

——制片人

郝金明

行业发展

一家成熟的公司对明星的使用是客观、公正、理性的,明星肯定是影视行业的重要资源。我并不赞成用不太了解影视行业的人为舆论来左右行业发展。

——华策影视董事长、总裁

赵依芳

一个好的出品人标准,肯定是创作包含好人物、好故事、好情感、好视角的作品。但要如此全面的去创作,其实非常难,如果作品满足其中个别条件,特别是人物若能够让观众喜欢,有代入感,就能成功。

——慈文传媒集团董事长

马中骏

我们所遭遇的这一切,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我们说舆论环境有问题,但我们也需要看看我们自己的作品是否能达到观众的要求,这个时候我觉得恰恰是制作公司,包括制作平台在这个环境里胜出的机会。

——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

侯鸿亮

只有搭建共同话语体系,才能让投资者、开发者了解某一IP项目未来的增值点在哪里。才能让投资方有话可说,IP跨界融合有据可依,这既是IP行业内部发展需求,也是对外延展的必要因素。

——启迪数字天下(北京)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总裁

王宣

IP行业只有对接国家战略,通过互联网媒体“无国界”的契机,才能从“温室”走到“大田”,走出国门,展现中国的软实力。

——前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赵晓宇

IP其实就是内容,而影视化可以将内容与动力源结合,进而促进产业链发展。

——爱奇艺联席总裁、首席内容官

王晓晖

单纯以资本运动判断“影视文艺创作遭遇寒冬”并非科学言论,比起一味指责资本和行业乱象,静下心来思考如何将资本运作成熟化才是真正的当务之急。

——原浙江广电集团总编辑

程蔚东

视频网站有固定的受众,电视台也是如此,老百姓需要看到优质的作品,所以归根到底还是“内容”,电视台和影视公司想要留住观众,就一定要从创作出发,给观众呈现更接地气的影视作品。

——安徽卫视副总监

吴秀兰

热门头条推送链接

【一】2018美国亚洲影视节纽约举办  国际精英斩获“金橡树奖”闪耀世界

【二】《游泳先生》精彩收官,三大维度+三大亮点回首热血少年“圆梦路”

【三】细节中见高级,《如懿传》如何走出一条古装剧高定之路?

【四】2018备案古装剧:去悬浮,弱化IP,重写实

【五】2018年1-9月央卫视电视剧十强(必转)

商务合作

(0)

相关推荐

  • “现实题材将永远是内容创作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文艺创作环境的改观.政策的引导推动了现实题材剧作的繁荣,涌现一批诸如<人民的名义><大江大河><小别离><都挺好>等优秀剧作.在今年疫情的大背景 ...

  • 网络视听迎来“阵痛期”,一线创作者们分享“破局”之道

    网视导读:告别野蛮生长期,在精品化道路上前行多年的网络视听行业已经拥有不亚于电视主流平台的影响力.网络视听产品逐渐"挤入"主流梯队,愿意为网络视听产品"买单"的 ...

  • 【鹰眼观察】影视行业一周语录品鉴(第1期)

    电视台 对不同类型节目的制作功底和市场需求的取舍眼光,都是作为制片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江苏卫视副总监.节目中心主任王希 在经济下行的时候,一般来说,观众看剧会看得更投入.在经济非常高涨的时候, ...

  • 【鹰眼观察】影视行业一周语录品鉴(第2期)

    电视台 要以猛药去疴的决心,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一些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的问题. --十九届中央纪委委员,湖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察委员会主任傅奎 要不断创新商业合作模式和深化产业运营,趋势从来 ...

  • 【鹰眼观察】影视行业一周语录品鉴(第3期)

    内容制作 对于电视剧来讲,播出期间就能看到豆瓣分值,不符合观看规律,也是对作品的完整性观看的不尊重.这期间若看口碑还是应该看酷云指数(还是酷云指数推广不够).严格意义上来讲,豆瓣在一部电视剧播出期间应 ...

  • 【鹰眼观察】影视行业一周语录品鉴(第4期)

    15人因"收视率造假"发声 曾经亲耳听到某导演朋友在电话里无奈地要求他的制片人将每集40万元购买收视率的费用打到北方某市电视台购片主任指定的公司.如果不按照电视台指定公司买收视率, ...

  • 【鹰眼观察】影视行业一周语录品鉴(第5期)

    内容制作 假收视的魔爪现在是否剪断了,我也不知道,但是起码在我的戏上,这部戏现在没有魔爪干预,所以我播出了.如果有,我宁愿不播或者全部废除,直接拿到网上播都有可能,但是只要是有人用这些歪门邪道阻止我, ...

  • 【鹰眼观察】影视行业一周语录品鉴(第6期)

    秋推会之鹰眼直击 电视台 频道的创新管理理念,就是三破三立. 一破"惯性认知":把政策要求的"规定动作"变成"自选动作":把"不可 ...

  • 【鹰眼观察】影视行业一周语录品鉴(第7期)

    爱奇艺 iJOY 悦享会 AI是未来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的个性化将是大势所趋. 在互联网发展初期,用户通过浏览搜索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但是互联网发展已经快 30 年了,还要人去找.去搜已经不能满足了. ...

  • 【鹰眼观察】影视行业一周语录品鉴(第8期)

    平台 从媒体规律上讲,我们转型是有优势的,新媒体视听艺术,包括视听产品在内,对我们电视人来说得心应手.过去BAT没有爆款,他们更关注技术升级与更新,但总有一天他们一定会把注意力放在内容比拼上来.这种态 ...

  • 【鹰眼观察】影视行业一周语录品鉴(第10期)

    视频网站 二次元这个群体有一定特殊性,除了对内容的要求之外,还十分在乎自身所拥有的权益.功能.荣誉.与作者互动的机会等社区属性很强的内容,所以我们决定给这一部分用户单独做一个会员. --爱奇艺高级副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