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行进中为何突然掉头?这一招回马枪,打出名垂军史的经典战例
相关推荐
-
古代打仗,站在第一排的士兵明知必死,为何还拼命的往前冲锋?
想必大家都看过电视剧或者电影里演的古装剧,在古人打仗的时候,双方士兵整齐聚集在两边,在等待将军发令前,所有的士兵都在将军的身后千军待发,一声令下"冲啊"就可以看到所有人立马冲向敌人 ...
-
部队撤退途中,传来一个好消息,开国少将立即下令:杀回去!
1946年1月,冀南军区独立第四旅接到上级命令,配合刘邓大军在陇海路歼灭敌整编第三师. 独四旅副旅长田厚义(1955年成为新中国开国少将)当即率部队整队出发. 独四旅接到的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在山东 ...
-
彝族打歌的由来(故事)
[常绍军专版] .............. 彝族打歌的由来(故事) 文/常绍军 相传,在战乱四起的年代里,彝族首领组建了一支英勇善战的队伍,有一次打仗时,被多于五倍的敌军包围了,被围困在一座大山 ...
-
建国后被处决的八路军旅长,还曾是军区司令,他犯了什么错?
他曾是教导第六旅的旅长,冀鲁边军区的司令员,为抗日战争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有着大好前程的他,在建国后甚至有可能被封为开国中将!那么他到底为什么会选择投敌,最后成了建国后第一个被执行枪决的军区司令? 新来 ...
-
大军行进中为何突然掉头这一招回马枪,打出名垂军史的经典战例
1946年10月中旬,晋冀鲁豫野战军(即"刘邓大军")第二纵队第五旅奉上级命令,由山东郓城西南的驻地出发,向巨野方向推进,目的是阻击蒋军王敬久集团的第五军.第五十一军等各种敌人. ...
-
中野进入大别山后,陈锡联第三纵队第七旅旅长赵兰田“不务正业”,客串侦察员,却引出“名垂军史”的大胜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宋哲元 1946年6月下旬,自抗日战争结束之后的第二年,国内便爆发了全面的内战.残酷的战争进行了到1947年之后,国共双方在战场上厮杀可以说是互有得 ...
-
诸仁桥围歼战中,美军军长米尔本下令:放弃救援,此战名垂军史
抗美援朝的胜利无疑是我们中国向世界证明咱们新中国是不容任何帝国主义侵犯的,谁敢来犯,那就做好被消灭的准备,当时的美国不是自认为自己是军事老大吗,最后还不是被我们强大的志愿军给打得一败涂地,还无耻的说成 ...
-
太行山游击战中,刘伯承把日军打得团团转,屡创战争史上经典战例
在刘伯承元帅所撰写的<我们在太行山上>一文中的开篇中,他对太行山的描述这样写道: "太行山位于晋冀豫三省边界,高山连绵,地势险要.西有吕梁山,北有五台山,南临黄河,东接冀鲁平原, ...
-
荒山野岭中突然冒出一支部队痛击日军,取得名垂军史的大胜
1938年的初冬,八路军120师358旅为粉碎日军50000余人对晋察冀北岳区的围攻,在同蒲铁路沿线破坏交通,寻机歼敌. 11月2日,716团参谋长刘忠亲自带人冒着风雪去侦察敌情,在第二天打探到一个情 ...
-
高速行进中的首次震仓:放量阴线
超级强势股在上涨的过程中,吸引着无数投资者的眼球,但绝大多数人只是望股兴叹,不敢参与.即使有幸参与了,也是见不得阴线,一见阴线就慌不择路,生怕煮熟的鸭子又飞了,过早下了车,早几年我自己就不止一次地做过 ...
-
『我醉乡土』芦北生丨行进中的美丽“蒜乡”
行进中的美丽"蒜乡" 作者:芦北生 清晨,我站在村外的田间小路旁,呼吸着田野里的新鲜空气.在这里没有城市的喧闹声,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乡村显得宁静而干净.我可以听见鸟儿清脆的叫声, ...
-
行进中的母亲,让我泪奔
行进中的母亲,让我泪奔
-
教育正在行进中的四种转换
一.教育内容的转换:由知识传授转向精神成长 教育的内容方面,目前一个转换的趋势是明显的,即由单单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转向追求学习知识的同时,更为重视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养成,注重学生内在的精神成长.为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