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天下无敌,为何还是会输给刘邦?

高祖置酒雒阳南宫。

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说他有使用杰出人才的能力,其实这个真的不简单。

用人的前提是识人,识人的前提是识己。

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认识清楚,他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

刘邦在提到张良、萧何、韩信三人的强项之后,马上说了三个“我不如”,一个人在下属面前说“我不如”是不容易的!

人都是喜欢鲜花和掌声,常常容不得别人的反对或否定,这也是人之共性。不像项羽刚愎自用,迷恋自己,容不得别人说半个不是,刘邦这个人知错就改,并且转得很快!

正如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所讲的: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意思就是说:泰山不舍弃任何土壤,所以能那样高大;河海不排斥任何细流,所以能那样深广;帝王不拒绝任何臣民,所以能显示他们的恩德。

刘邦一生的偶像是信陵君,信陵君礼贤下士、唯才是举、唯贤是用。

刘邦、项羽剧照

除了刘邦刚刚提到的韩信,陈平也是从项羽阵营当中过来的,并且陈平在项羽那边混得还可以,职务上做到了中上层,有机会参与重大军事行动,但为什么陈平最后离开了呢?

陈平因为工作失误怕被项羽杀掉这是直接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项羽用不了陈平的才能,也难以容忍陈平的短处。

而这一切的用人缺点,刘邦都没有。

项羽很骄傲,刘邦也差不多。

项羽骄傲是因为出身贵族,又具有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又有超强的军事指挥能力,并且一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刘邦骄傲不是由于他的出身原因,因为刘邦出身比较卑微,所以连个像样的名字都没有。

刘邦骄傲是由于他混社会时所形成的江湖气质,再后来,他也会因为众多的人才汇集到自己这里,并且自己能够驾驭他们而心生骄傲。

刘邦骄傲也是他的驭下手段。郦食其、黥布都是狂傲之辈,刘邦接见他们时,先打压他们的气焰,然后再施恩给他们,以得着他们的心。

刘邦天资聪明,悟性极好,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再加上他丰富的人生阅历,所以起兵时的刘邦对人心的把握,对各种复杂人、事、物的判断和掌控能力,远非二十多岁的除军事才能以外天资一般的毛头小子项羽所能及!

刘邦擅长洞察人的心理,张良把自己的博士论文读给刘邦听,刘邦一点就通,可谓深渊与深渊响应!

所以,刘邦跟张良相比,虽然在见识上比张良差一截,但在领导力上比张良高一截,在实践心理学的答卷成绩上,两个人不相上下。

刘邦说自己善于用人,原因在于,除了张良、韩信所说刘邦天生的领袖气质以外,还因为他出身平民阶层,所以不会计较前来应聘之人的社会阶层,只要有能力我就用!

韩信、陈平在项羽那里得不到重用,除了项羽不能识人用人的原因以外,韩信、陈平的出身也是个很重要的原因。

项羽是高节之士,很可能瞧不起曾经做淮阴街头无赖、又没有好德行的韩信,以及没有好名声又一肚子馊主意的陈平,所以不用他们。

刘邦本身流氓气就很重,是贪财好色之徒,也就不会计较属下的德行了!

在用人这一方面,刘邦很实用,而项羽很理想化。

刘邦很能克制自己,他一般是对事不对人,从不意气用事。

他不因为郦食其一时出了馊主意就治郦食其的罪,反倒照样重用,因为刘邦知道,郦食其又不是故意的,谁不想多立功、在领导面前好好地表现呢!

而项羽呢?陈平打胜仗了他要赏,打下来的城又被夺回去了,就要杀陈平,所以陈平离开项羽。

还有,刘邦用人也疑,项羽疑人不用。

在鸿门宴前一晚上,项伯跟张良报信,让张良赶紧离开,张良马上跟刘邦说这件事,刘邦听罢,问了张良一句话,你跟项伯是什么关系?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史记·项羽本纪》

这是什么意思呢?

刘邦对最知心的张良的信任也是有保留的。

所谓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只是理想状况而已!

项羽呢?对非项氏成员的信任普遍不足,就算是对项羽忠心耿耿的老臣范增,项羽后来也表现出不信任。

项羽患得患失,生怕大权旁落,让无能的亲信掌握大权来制衡有才能的异姓大臣,也正是,项羽根本就不用他信不过的人。

相反,刘邦对任何人都有戒心,但刘邦该用还是用,只是手段高明而已!

比如,刘邦极不信任韩信,但还是用他,在他身边安排明线人和暗线人 ,我们不知道暗线人是谁,但知道曹参和灌婴是明线人,他们关键时候只听刘邦的。

再比如,刘邦也猜忌萧何,但还是很重用萧何,前面我们讲过了,不再赘述。

还有,刘邦对沛县老乡的信任也是有限的,要不怎么让陈平这个外人来监督他们呢!……在用人上,刘邦心狠手辣,当机立断,项羽太重感情,儿女情长。

当刘邦从项羽口中听到曹无伤对他的背叛信息以后,回到汉军军营的第一件事,就是立马诛杀曹无伤。

而项羽对他的叔父项伯的背叛竟然不太放在心上,竟然不认为项伯有通敌的嫌疑,还是继续重用……?!

如果项伯侍奉刘邦,这样待刘邦,早就被刘邦杀了,因为刘邦可不是好糊弄的,也绝不感情用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