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一个孩子,就是管他,使劲管他
NO.1

什么叫“管”孩子:
娃在看电视,一不留神,又离电视机很近。
你只能大老远冲他大叫,离电视远点,再不动就不给你看了!

什么叫“管理”孩子:

管孩子,是大人要求孩子要怎么做,孩子就得怎么做,结果孩子充满压迫感和抵触心理。
因此,越管,孩子越不听。
而管理孩子,则是事先跟孩子商量共同认可的规则,是建立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之上。
因此,越管理,孩子越听话。

看到孩子的行为不符合预期,就会怒吼、训斥甚至打。
目的是要孩子顺从、听话。这种管,实质是一种控制。
而管理孩子,更多需要家长的智慧。
看到孩子的行为不符合预期,往往是沟通、倾听,耐心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目的是要孩子明是非、懂事理。

给大家分享7大“管理”原则,希望能给想管理孩子的家长一些帮助。

原则1:要跟孩子一起制定成长规则
原则2:规则尽量多维度制定
多维度的制定,是方便帮助孩子树立各种好习惯,也让他养成规则意识,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原则3:规则制定最好具体到细节
如果规则没有具体到细节,那么孩子就容易模糊,从而不知如何遵守。
原则4:要先紧后松
孩子的自制力和自觉性往往是比较差的,需要不断去提醒和督促才能慢慢形成习惯。
原则5:提醒孩子,不要催孩子
心理学上说,人的学习行为是由两套系统合成的,一套是躯体的,一套是心理的。
催促,只能使身体到位,却无法让心思到位,甚至会引起孩子的强烈反感。
因此,我们要学会用提醒来代替“催”。
当你想说:你快点,要迟到了。不如说:还有5分钟就会迟到哦!
原则6:每天晚上复盘总结
每天晚上入睡前,跟孩子一起盘点当天的各项行为,做好的画个笑脸,没做好的画个哭脸。
原则7:奖惩避免一刀切
制定奖惩,是为了强化好的、积极的行为和观念。
但是,奖惩的制定需灵活,切忌因孩子某一行为不符合预期,就全盘否定,甚至取消孩子的奖励。
对待孩子,“管”是指令,“管理”才是爱。

科学合理的管理,既照顾到孩子的需要,也让孩子从中学会尊重和看见他人的需要,这是管理美好的地方所在。
在此,希望家长们能看到管理的美好,也能善用管理法则培养出一个明是非、懂事理、会谦让,有教养、为人正直、相处起来令人如沐春风的好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