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登堂』005第五讲四象八卦,精熟于心

《易·系辞传》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里所谓的“两仪”,就是指阴阳。我们在前面第二讲里已经讲了太极和阴阳的基本概念,现在我们接着讲四象和八卦。

四象由两仪(阴阳)两两相重而成,分别称为老阴、少阳、老阳和少阴。老阴的符号为“⚏ ”,少阳的符号为“⚎ ”,老阳的符号为“⚌ ”,少阴的符号为“⚍”。老阳和老阴的符号大家一看就记住了,但少阳和少阴的符号却常被混淆,网络上的插图中很多都是错误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分辨。四象是由其象征意义的,比如象征四方四时,弄清了其象征意义就不会混淆其符号了。老阴象征北方、冬天和夜半之时,少阳象征东方、春天和日出之时(上午),老阳象征南方、夏天和日中之时(中午),少阴象征西方、秋天和日入之时(下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夜半之时为老阴,阴气极重,故老阴符号为“⚏ ”,重阴而无阳也;日出之时为少阳,太阳出来之后,地面还是冷的,但上面的空气会先升温变热,上热下冷,故少阳符号为“⚎ ”,上阳而下阴也;日中之时为老阳,阳气达到极重,故老阳的符号为“⚌ ”,重阳而无阴也;日入之时为少阴,太阳落山时,地面温度还未降低,但上面的空气温度却已下降变冷,上冷下热,故少阴的符号为“⚍”,上阴而下阳也。这里面涉及到“比热容”的概念,空气比热容较地面低,所以升温快降温也快。如果感到不好理解,也可简单形象点记忆,我们知道日出时太阳是上升的,故少阳的符号是阳在上阴在下;日入时太阳是下沉的,故少阴的符号是阳在下而阴在上。

八卦是阴阳三重组合而成,里面包含了天、地、人三才。八卦分别为乾、坤、震、巽、离、坎、艮、兑等八个单卦,乾卦符号为“☰”,坤卦符号为“☷”,震卦符号为“☳”,巽卦符号为“☴”,离卦符号为“☲ ”,坎卦符号为“☵”,艮卦符号为“☶”,兑卦符号为“☱”。如何快速、准确地记住八卦符号,我曾专门发文论述过。由于在这里重新论述会和以前文章重复类同,怕平台不好审核通过,所以不再详述,请大家看我链接文章《如何认识和记住八卦的图形?》

八卦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取象,《易·系辞传》所谓“圣人设卦观象”,又曰:“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可见,八卦就是包牺氏(伏羲氏)仰俯所观,远近所取,而後“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创设了能够象征万事万物的八卦,《易》中万事万物之万象皆来源于八卦。据说文王把八卦相重,又推演出六位成章的64卦,里面就更加全面完整地包含了天、地、人三才而各具阴阳、刚柔或仁义属性的三才六义之道。当然,64卦每一爻的象亦是以所在的八卦为单位来取的,概莫能外。故《易·系辞传·下篇》开篇即言:“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至于八卦各自所代表的形象,以及为什么会代表这样的形象,笔者都有专文论述,掌握了这些,对于研《易》具有重大意义。基于上面所述同样的原因,以及篇幅所限,笔者不便于在这里详述,敬请大家看我的系列链接文章。比如《八卦取象之乾象》等八篇文章。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