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资哲学的量化实践

你是被标题吸引进来的吧。
但其实这是《量化价值投资》的一篇读书笔记
其核心是:将股神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哲学如何更好地量化去实现。
近年来A股美股化越来越明显,茅台站上3万亿市值,市值投资似乎正当时。
与此同时,小市值股票跌得一塌糊涂,无人问津。
如何在转型的市场中获得良好的收益,是每一个人关心的命题。
我也没有脱俗,春节这两天带着期待看完了卫斯理.R.格雷的《量化价值投资》一书,希望能够完善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量化选股,同时希望能够获得一些灵感。
要知道卫斯理.R.格雷同时是另一部巨著《构建量化动量选股系统的实用指南》的作者,关于这本书,陶博士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介绍,还多次重发,可见陶博士的重视程度。传送门-->《价值+动量+趋势(20190110)
看完这本《量化价值投资》,有一点点启发和收获,记录笔记也是读书的一个过程,遂有此文。
希望你有耐心看完本文。
/01/《量化价值投资》概要
传奇式投资巨匠沃伦·巴菲特和爱德华·索普代表了投资领域两种截然不同的手法:一个是价值投资,一个是量化投资。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哲学是:好公司,好价格,强大的护城河特许经营权,强劲的财务实力,足够的安全边际。
本书作者吸取价值投资(主要是巴菲特的理念)和量化投资的精髓,围绕乔尔.格林布拉特的神奇公式,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量替换和创新,并做了大量的回测验证,构建了一套体系完整独特选股策略,规避了神奇公式的缺陷,将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通过量化选股来落地和实现。
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02/神奇公式
神奇公式,是美国著名对冲基金经理乔尔·格林布拉特的致胜法宝,他主管的哥谭资本(GothamCapital)20多年间的年均回报率高达 40%(从700万美元到8.3亿美元),他的著作《股市稳赚》中详细介绍了这一公式。
神奇公式是巴菲特“以便宜的价格买入一家好企业比高价买下一家一般的企业好的多”这一经验的量化版本。神奇公式拥有巴菲特投资策略的两个关键元素:一家优秀的公司,一个合理的价格,即好公司和便宜的价格。
格林布拉特将这两个关键元素定义为:
格林布拉特ROC=EBIT/(净资产、厂房和设备+净运营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净收益率=EBIT/TEV(市值+总债务-(现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优先股+少数权益)
并通过这两个指标的排序来寻找价值投资对象。
2007年《股市稳赚》出版后,神奇公式很快被国人所接受,并国产化,最典型的莫过于天风天成,成立了专门的网站(度娘神奇公式,第一个就是),并与中证公司一起编制了基于神奇公式的指数--价值回报930949,在很多软件和雪球上都可以找到这个指数。
我粗略看了天风天成和中证公司网站,关于930949的编制方法,他们依然保留着乔尔.格林布拉特的原型,并没有采用格雷升级后的方式,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他们的进化。
大家可以在中证公司的网站搜索930949找到这个指数的编制方法和成分股。也有几家公司基于此公式发了私募产品。
当然这个指数近年来并没有发挥它的神奇作用,也没有跑赢沪深300,甚至也没有跑赢上涨综指。
但乔尔.格林布拉特说,跟价值投资一样,神奇公式经常但不是一直有效。通俗说就是,一个策略至少要5年猜得到充分的展现,3-5年会有1年跑输大盘。
因此,断言神奇公式不适合A股似乎为时尚早。
/03/神奇公式的缺陷

格林布拉特并没有非常细致地描述他检验神奇公式投资表现的方法,格雷的原话是这么说的,“根据格林布拉特的公开声明以及他在《股市稳赚》中的的描述模拟的这一过程,在经受了大量的数据检验之后,我们也没能复制格林布拉特的非凡结果”
因此,机械复制神奇公式,可能是行不通的,无论是在A股或者美股。
在本书《量化价值投资》中的第十一章中,格雷指出了神奇公式的缺陷:
衡量质量的指标ROC实际上减弱了神奇公式的威力,换句话说,价格指标(净收益率)的优异表现被质量指标的差劲表现所拖累了。
更通俗地讲,公司的质量好远远比不上公司的价格好,只要价格足够便宜,质量好不好似乎没有关系。
神奇公式的逻辑是,高质量公司回报也高,因此愿意为质量支付更多、支付更高的价格,但这样下来的结果是跑不赢指数。
930949价值回报这个指数近年来没有跑赢指数似乎也印证了这个结局。
/04/神奇公式的升级
为了解决神奇公式的缺陷,在《量化价值投资》中,格雷对神奇公式进行了升级,变量的替换和创新,并进行了大量的回溯测试。
首先是使用
CFOA=八年自由现金流之和/总资产
8年期ROA几何均值
8年期ROC几何均值
来识别出能够跨越商业周期,持续赚取高额资本回报的公司;
其次是使用
利润增长率MG
利润稳定性MS
并引入利润最大值MM=Max(MS排名占比,MG排名占比)
来识别可能拥有经济特许权的公司:要么拥有很高的利润增长率,要么拥有很高的利润稳定性指标。
然后改进了皮托尔斯基用来挑选非凡财务实力公司的皮氏F分值法,使用FS来挑选公司。
至此,完成了考察公司质量的两大要素的量化:经济特许权和强劲的财务实力。
而保持乔尔.格林布拉特用来发现价格便宜公司的公式不变,依然是
净收益率=EBIT/TEV
又或者叫企业收益率,来衡量公司的价格是否足够便宜。
当然书中,每一项,格雷都验证对比了N种方法,在这里我帮他把最佳的挑选出来,简单呈现在了你面前。
至此,完成了神奇公式的全面升级。
/05/但是。。。

但是,神奇的转折要出现了,在给神奇公式升级过程中,格雷发现了本书中最大的价值,那就是:
净收益率=EBIT/TEV
这个指标横行天下,打败一切想尽千方百计替换它或者攀附它的努力。
也就是说,上面的升级全然白费了,哇哈哈哈
是不是很崩溃?
心疼格雷一秒先。。。
但格雷没有崩溃,再次展示了旱地拔葱,左脚踩右脚,右脚踩左脚,一飞冲天的轻功:
格雷用了十八般武艺好一顿证明,其实质量好还是有用的:在相同条件下(在冷门或者热门组中),高质量股票均比低质量股票要好,虽然热门高质量股依然跑不过指数。
结论是,热门票不是门好生意,高质量股票依然是好生意。
/06/量化价值投资清单
阿图尔.葛文德是哈佛医学院的外科教授,他在《清单革命:如何持续、正确、安全地把事情做好》中,详述了检查清单如何在ICU挽救了无数的生命,也复现了二战时期B-17轰炸机的检查清单的成功案例。
为此,格雷和卡莱尔总结出了量化投资的步骤清单:
/第一步/· 避免可能出现长久性资本损失的股票:
通过probit模型计算操控行为概率PMSN,由此识别财务报表的操纵行为、欺诈行为和财务危机;可以提前1年识别出安然这样的骗局。
通过logit模型计算陷入财务困境的概率PFD,可以提前识别出世界通讯这样财务欺诈的公司。
/第二步/· 发现质量好的股票
发现过硬的经济特许权:
1、资产的长期回报
2、资本的长期回报
3、资产的长期自由现金流
4、长期毛利率增长
5、长期毛利率稳定
发现强劲的财务实力:
1、当期盈利强劲
2、流动性和杠杠
3、运营能力的提升
/第三步/· 发现拥有最低价格的股票
检查当期价格比率 主要是净收益率=EBIT/TEV
检查长期/复合 价格比率
/第四步/· 发现拥有佐证信号的股票
回购公告
内幕人买入
机构买入(包括主动和被动买入)
卖空比例
详细的最终清单多达6页--量化把问题复杂化了。
最终的清单大家可以去书中的P288-P295中查看,希望有能人异士可以将其做成一个量化程序自动执行,那就可以躺赚了。
题外话: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很像我们的金股选出过程,清单化。
加了清障的前提,加了多方面的评估以及佐证。
/07/效果很好
通俗地说,按照本书提供的量化价值投资清单(或者说量化价值策略,简称QV)来折腾,能够获得比神奇公式:
更低的风险
更高收益
更加稳健
格雷回测的结论是:
1974-2011期间,可以获得17.6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比神奇公式的13.94%高出将近4个百分点,高出标普500的10.46%。
书中,格雷列出了这个策略自1974年来选出的前5名股票,其中就包含了1977年的特利丹公司,也包含了1979的华盛顿邮报和1982年的斯科特.费泽,后两者正是巴菲特的爱股。
该策略可以打捞出巴菲特的价值股,是巴菲特价值投资的量化实现,不用怀疑。
/08/结束语

将量化过程和价值投资哲学结合,目前来看经历了三个显著的阶段:
1、格雷厄姆的简单模型
2、乔尔.格林布拉特的神奇公式
3、卫斯理.R.格雷的升级版神奇公式
格雷厄姆曾经将价值投资的秘密提炼为四个字,也是他投资冒险的座右铭--安全边际。
本书再次证明了,为价值支付的折扣越大,我们获得的安全边际和回报就越大。
查理.芒格说:“当你将大便和葡萄干混在一起,你得到的还是大便”。
Quantitative Value量化策略,就是避免将葡萄干混在大便中的那个筛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