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典摘要

1、人生的目的就是提高心性,磨炼灵魂
2、就是说,人生中的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所有一切,归根结底,要看我们能不能提高自己的心性,让它变得更纯粹、更美好
3、心的本质是良心
4、愤怒”“欲望”“抱怨”——佛教把这三者称为“三毒
5、要谦虚,不要骄傲。”努力工作获得了成就,特别是掌握权力以后,人就会傲慢起来,这简直是历史规律,连伟人也很难免俗。因此,抑制傲慢心、保持谦虚就是一项很重要的修行
6、即使很勤奋,但人有时还是会偷懒;即使告诫自己要谦虚,但因为有小人奉承,人还是禁不住傲慢,有时还会发脾气。坚持每天反省,就不会让自己变得更坏
7、人若认真反省,意识到自己的成就和进步得益于周围人的支持与帮助,就会生出感谢之心
8、当我们拥有帮助一切事物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的愿望,拥有帮助他人获得幸福的美好心灵时,就与'宇宙之心’产生了协调和共鸣,就能自然而然地将事物导向更好的方向
9、在利他的方向上努力思考和行动时,人生就进入了正向循环;当他思考透彻,构建起深至宇宙观层面的利他哲学体系时,不仅自己的人生无往而不利,堪称圆满,而且成为众多组织的领袖,帮助无数人走上了幸福的人生之路
10、实现成功和幸福的唯一关键,就是用“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判断基准去判断人生中的一切问题
11、人类整体和个体作为宇宙的产物,其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宇宙的利他意志,是否顺应了宇宙推动一切事物向更好的方向进化发展的潮流。如果符合了这种意志,顺应了这种潮流,个人的人生就会幸福美好,组织的未来就会基业长青,人类的文明就会繁荣昌盛
12、拥有一颗具备感谢、谦虚、勤奋等要素的美好心灵,因为这样的一颗心灵符合宇宙的利他意志,是构筑人生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宇宙的本质,克服种种困难,走向幸福
13、善意的动机和愿望符合宇宙的利他意志,是持续成功的根本条件。而欲望虽然是人类个体生存的基础,但如果其过度膨胀,即过于利己,个人的意志就无法与宇宙的意志相协调,人生就会走向衰败
14、“一切成功都归结于利他之心”
15、所有的灾难都是由我们的内心吸引而来的,自己的内心不予呼唤的东西,绝不会来到我们身边
16、善意的动机引导事业走向成功
17、要成就新计划,关键只在于不屈不挠的一颗心。因此,必须抱定信念、志气高昂、坚韧不拔地干到底
18、不管遭遇怎样的苦难,都要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和境遇,在忍耐的同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持续不断地拼命努力。这样的人才能不断开拓自己的人生
19、不管现在多么一帆风顺,这种情况不可能永远持续。我们不能沉溺于顺境而骄傲自满,必须始终用谦虚的态度,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严格约束,不可忘记感谢之心
20、活着从来不遭遇灾难的人不存在,灾难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以意想不到的形式袭来(乐观面对,这些都是人生中的一段经历,必不可少
21、始终怀抱感谢之心,随时将“谢谢”说出口
22、我并没有特别的才能,年轻时还饱受挫折。像我这样的人,居然在企业经营领域有了一定的成就,可能就是因为我理解了这句话,并时时将感谢之意挂在嘴边
23、不要抱怨,办法总比困难多,坚持一下
24、谦虚是幸福人生的护身符
25、让人生误入歧途的元凶,并不一定是失败和挫折,而往往是成功和赞美
26、我们平时坚信是属于自己的那些东西,比如肉体和心灵、思考和感情,或是金钱、地位和名誉,乃至能力和才能等,所有这一切都不过是借来之物,都是被赐予的附属品
27、那些我们认定是自己的东西,不过是现世一时寄存在我们这里的东西,其真实的所有者,我们根本不得而知。正因如此,我们不应将其用于自身,而必须将其用于社会、用于世人。而当这一世的生命终点来临时,我们应该毫不留恋地将这些寄存之物归还给上天。在生活和工作中抱这样的想法,骄傲自大就会在心中消失,内心就会充满感谢和谦虚
28、不管是眼前的目标,还是人生的目的,心灵纯洁的人总是远比心灵肮脏的人更容易达成。心灵肮脏的人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涉足的领域,心灵纯洁的人随意踏入就轻易获胜
29、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拼命投入,持续努力。释迦牟尼说过,这就是磨炼心灵的修行
30、如果动机是善意的,事情自然就会朝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动机是利己的,或者是邪恶的,那么不管多么努力,事情都无法顺利推进
31、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实现全体员工的幸福。这是企业经营中最为根本的利他精神之所在,用这样的理念去经营企业,就能与员工产生共鸣,获得他们的认同,他们就会不惜一切努力予以协助
32、他人优先,将自己放在后面,这是做人的朴素而单纯的行为。而这种微小的行为,对于我而言,就是利他心的萌芽
33、不与心术不正的人交往
34、对那些恶意的声音,一概不去听,不把它们当回事。因为如果有反驳那些诽谤中伤者、要战胜他们的想法时,我们自己的心灵也就被玷污了
35、做自己擅长的事,才能充分发挥
36、学会知足
37、上天赐予的财富和才能要回馈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38、觉得不行的时候才是工作的开始”。正因为情况困难,所以才要相信局面必能打开,一味向前,这时候,命运之门就会开启
39、研发成功的秘诀就是“永不放弃
40、为了推动事物顺利发展,必须具备从内心涌现的安静平和又强烈无比的愿望
41、如果设定了高目标,并且真的想要达成的话,就必须怀抱“无论如何非实现不可”的强烈愿望,必须懂得,这种愿望中,蕴含着成就事物的伟大力量
42、领导者有必要利用一切机会,全身全灵,真心实意,将自己的想法及瞄准的目标直接地、反复地向部下阐述。只有这样,领导者所讲的内容才会具备说服力,才能像水一样渗透进员工的心田
42、企业重建,第一步就是统一思想
44、让每个人都能够参与进来,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
45、解决问题除了正面突破,别无他法
46、遵循正道做事的人,无论如何都会遭遇艰难困苦。因此,不论碰到多么困难的局面,无论事情成功还是失败,不管自己是生还是死,都不应该有丝毫的迟疑
47、刚降生的灵魂未必美好—每个人都是带着纯洁美好的心灵,降生到这世上的吗?还真不是这样。有的人刚出生时,灵魂似乎就已经浑浊不清。正因如此,我们要通过自己的人生,努力磨炼灵魂,不能懈怠
48、比起能言善辩或聪明机智,我更看重的是,如同岩石般沉稳不动的厚重人格。我认为,这种厚重人格,才是领导者最需要的资质
49、时刻反省自己、命运在于性格
50、人生可以无限开拓,关键取决于秉持怎样的一颗心
51、那些无法成功的人们,都是完全不愿牺牲自己欲望的人。如果内心祈愿成功,就必须付出与之相应的自我牺牲。想要获得大的成功,就要付出大的自我牺牲;想要获得无上的成功,就必须付出无上的自我牺牲
52、只要怀抱纯粹而美好的心灵去面对现实中的问题,就没有任何过不去的坎。只要时时磨炼心性,不断自我提升,那么不管遭遇怎样的苦难,命运之神一定会回报温暖的微笑。这种类似信仰心的某种信念始终扎根于我的心中,它像可贵的护身符一样,帮助我,守护我的人生。
这本书主要讲了“利他主义”,人生的目的就是提高心性,磨炼灵魂。对于很多事情真的坚持坚持再坚持,作者的成功不是一帆风顺,其中经历了很多常人所不能尝受的苦难,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曾经历长达七八年的困扰和诽谤中伤,从不吐一句怨言,不发一声牢骚,这点挺让我震撼的。要是换作这是我可能一星期就坚持不了了吧。第26条:“我们平时坚信是属于自己的那些东西,比如肉体和心灵、思考和感情,或是金钱、地位和名誉,乃至能力和才能等,所有这一切都不过是借来之物,都是被赐予的附属品”这句话挺震撼的,我的理解是:所谓财富、身体健康、思考、感情、才能等等这些,真的要自己去管理提升自我,就拿财富来说,即使你现在赚了再多的钱,倘若你没有继续学习提升自我,那么这也没什么用,可能一夜之间就一贫如洗。正所谓:“你赚不到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怎么获得就会怎么失去。身体健康、才能等等也是一个道理,这些都需要我们时刻去提升学习,这个过程也就是:“提高心性,磨炼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