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石如的一个“笔法贡献”,启发了赵之谦、吴昌硕…

(0)

相关推荐

  • 如何评价赵之谦的书法?他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回答 神韵轩书法 优质艺术领域创作者 03-20 11:52 关注 赵之谦是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字益甫,号泠君,浙江会稽人. 他早期学过颜体书法,用功尤勤,在<章安杂说>中记道:&qu ...

  • 篆书

    第1节 篆书篇 记得数年前看到一篇介绍已故现代著名书法家朱复戡先生的文章,题目就是朱老先生的一个重要艺术观点:"草本出于篆."其实,何止是草书,隶书.楷书.行书,有哪一个不是出于篆 ...

  • 杨沂孙的篆书艺术

    清代书坛,帖碑更替,篆隶大兴,各种书体尽呈姿态,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篆书艺术而言,清代已跨越了宋元明三朝的低谷而重新崛起,并有突破性的发展,堪称超轶唐宋,直追秦汉.尤其是乾.嘉朴学兴起之后,训 ...

  • 邓石如的一个篆书笔法,启发了赵之谦、吴昌硕……

    清初至乾嘉时期的篆书,总体表现为对传统"二李"书风的继承和延续.其中以王澍.洪吉亮.孙星衍等学者型书家为代表. 受学术研究思想影响,他们在书写创作时,常常也表现出学术式的严谨精神, ...

  • 一个动作,邓石如便成了邓石如,还启发了赵之谦、吴昌硕……

    清初至乾嘉时期的篆书,总体表现为对传统"二李"书风的继承和延续.其中以王澍.洪吉亮.孙星衍等学者型书家为代表.受学术研究思想影响,他们在书写创作时,常常也表现出学术式的严谨精神,恪 ...

  • 揭露书法圈一个秘密:国展高手都会用的一个笔法,据传有晋唐味道

    揭露书法圈一个秘密:国展高手都会用的一个笔法,据传有晋唐味道

  • 一生没工作、没结婚,31岁车祸离世,校方说:她是一个没贡献的人

    "她是一个没对国家做出贡献的人." 1975年,在上海音乐学院的一个小悼念会里,校方的悼词,让人意外. 而悼词的主人公,正是姚姚. 姚姚最后一张照片 一.偏执的母亲 姚姚是上官云珠 ...

  • 他因伤很少上战场打仗,但因一个特殊贡献,成为开国上将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后勤工作的重要性. 那么,你知道我军后勤工作的开拓者是谁吗?就是开国上将杨至成. 杨至成出生在贵州,贵州地区山多,穷苦人家一抓一大把,杨至成的 ...

  • 标志思想路线成熟的一个独创性贡献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刘毅强 <实践论>是1937年7月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的讲演稿.毛泽东当时研究和讲授认识论中的实践问题,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要从认识论上来探索和 ...

  • 一个重要投资启发

    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一个受苦的人如果悲观了,就没有了面对现实的勇气,也没有了与苦难抗争的力量,结果是他将受到更大的苦--尼采 2007年4月,沪深300指数来到了3000点.十多年过去,沪深30 ...

  • 邓石如对篆刻的贡献

    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篆刻发韧于晚清的邓石如,而成形于清末民初,以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黄牧父等印家为代表. 浙派继"西泠四家"后渐入穷途,陈豫钟.陈鸿寿等取意丁.蒋,谨守师法 ...

  • 邓石如篆书—基本笔法篇(已划重点)

    一.邓石如篆书笔法 1.1邓石如篆书的基本笔法 篆书用笔:起笔,运笔,收笔.传统篆书讲究中锋用笔,圆起圆收.特点是藏头护尾,力含其中. 而邓石如的篆书,起笔时方时圆,逆顺结合.收笔孕尖于圆,往往匀力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