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铜币度支部川字十文】鉴定及上门交易价格

一枚小小的古钱,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现今流传在世的珍品古钱虽不多,但每一枚珍品古币的价值却是不可估量的。古钱的价格是由存世数量、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所决定的,并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有一定波动。

本币为铜质机制铸币,正面中心直读写着“大清铜币”,中间有“川”字,即四川省的缩写,珠圈外有满文和'已’、'酉’两个字,下面是'制钱十文’,中间左右两边有'度支’、'部’。后背中央雕刻有精美的蟠龙,圈外有“宣年制”,外环为英文字。本币为清朝宣统年间四川省造,制作精美,品相优良,极具收藏价值。.

光绪三十年(1904),仿湖北省铜钱式,改“四川官造”五字为“四川省造”四字。民国三十一年(1905)七月,清政府通令各省将所铸“光绪元宝”改为“大清铜币”,并要求在各中心铸钱阴文或阳文的各省汉文缩写,四川省即铸有“川”字的三种铜元,分别为五、十、二十等。同一年九月,清政府户部改称“度部”,但各省铜元所铸“大清铜币”币面铭文仍沿用“户部”字样,唯独四川宣统二年大清铜币改为“度部”铭文。从而使四川铜元成为国家铜元的一大特色。宣统年造已酉度支部大清铜币十文,钱面中央铸有“大清铜币”四个汉字,内嵌小篆“川”,上端刻有“大清铜币”字样,两侧刻有“已酉”字,左右各刻有“度支部”,下端刻有“制钱十文”。钱背中央为蟠龙,上端为宣年造,下端为大清帝国铜币英文“Tai-ChingTi-KuoCopperCoin”。周期越短越好

本图例中的大清铜币与平时所见的大清铜币不同的是,正面铸有“度支局”,而非“户部”。事实上,这两个名字都是代表主管财政的机关,只是在清光绪三十二年,由于户部改组,改成了度支部。与“户部”的说法相比,“度支部”存在的时间非常短,而宣统帝在位仅三年,可见,这枚宣统帝年造度支部大清铜币的稀缺性,收藏价值相对其它版本的大清铜币更是无法估量。清代掌管财政事务的度支部。清道光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由户部理财,改组部院,将户部改为度支部,列衔于户部之上,其原管的民政事务被交由民政部负责,主管的是度支大臣,另有左、右、右侍郎、左右参议;下设承政、参议二厅及田赋、漕仓、赋课、莞榷、通阜、库藏、廉俸、军饷、制衡、会计等十司及金库。

清末光绪、宣统两朝均以发行大清铜币作为流通货币,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背面均为光绪年造和宣统年造。与“户部”的说法相比,“度支部”存在的时间很短,而宣统帝在位仅三年,可见,这枚度支部大清铜币的稀缺性,其收藏价值相对其它大清铜币而言,更显珍贵。

对收藏家而言,它不仅是晚清交换媒介,更是当时历史文化的载体和见证者,其背后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历史价值值得珍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