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易得、致远呵呵

本人喜欢安安静静的自然环境,如果有山有水有花有草并且几乎没有人就更好了。这样说或许显得要求有点高,似乎属于高官显贵才有的特权,其实并不然。就拿我们所在的龙湖校区来说,虽然有两万多师生居住工作学习生活在这里,但是每天清晨校园漫步时,几乎都能得到独享美景的特权,即便偶尔遇到几个人,也能调整视角把他们挤到镜头外面。此刻看不见就相当于不存在,一个人赏景真的非常惬意。

如果你起的足够早,诺大的湿地公园就是你一个人的皇家园林。独自在山坡或者湖边漫步,不论疾徐皆怡然自得,即便舞弄几下花拳绣腿也不怕被人看见闪了腰。全身各部位的活动舒展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在非常静谧的时刻容易产生一些哲学思绪,或许就在湖中拱桥上不知不觉停下来,目视前方却又似乎什么也没看,只有“宁静致远”四个字从脚底慢慢上升,直到穿过头顶又飘然而逝,自己才会突然三魂归窍一般突然醒悟过来,若有所思地踱了下去。

这年头,有点文化的都会用“宁静致远”一词,其实宁静很容易做到,致远却未必可得。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首次提出“非澹泊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观点。我们现在推崇的宁静致远一词的含义,可以借助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对他儿子的要求来理解,“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这段话比较好理解我就不翻译了。

无论是否真能致远,我都愿意时时追求内心的宁静,也愿意尝试着参禅悟道以达致远之境界。好在大学校园的优美环境一次又一次为某人提供了宁静的机会,在这里也要真心感谢那些喜欢睡懒觉、或者醒了也不愿意到湖边散步的朋友,谢谢各位的成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