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史话三:决不背信的弟弟,成就一段佳话的同时,也留下了隐患
相关推荐
-
“君子不困人于厄,不鼓不成列”——宋微子世家
"君子不困人于厄,不鼓不成列" --宋微子世家 [导读] 本文节选自<史记·宋微子世家>(册三1463-1483),记录春秋战国时宋国的兴衰.起自武王伐纣(前1046) ...
-
春秋时宋国君位禅让:欲成千古美誉,却肇始多年祸乱,原因何在?
春秋时期宋武公十八年(前748),宋武公崩殂,公子力继位,是为宋宣公.宋宣公有一个弟弟公子和,二人的关系非常好.宋宣公临死前,执意传位公子和,公子和继位为宋穆公,宋穆公后来传位宋宣公儿子与夷,是为宋殇 ...
-
泪痕春雨漫评春秋战国(二十五) 有事好好说 宋国兄弟轮流坐庄
几个人势力相当,还要和平相处,它很难吗?说难,自然很难:说简单,它也没什么难的. 事实上,只要大家掂量清自己的实力,追求一个与自己实力相匹配的位置就可以了:而且这在实际操作中,也是很容易作到的. 最经 ...
-
孔子有何身世?竟是商朝王族后代,或还是一“私生子”!
作为中国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文人,孔子一生倡导"克己复礼",主张恢复周礼,一定程度上可谓是"周朝死忠".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从身份上来说,孔子却与周朝有灭国之仇,因 ...
-
泪痕春雨漫评春秋战国(十六) 春秋五霸之宋襄公
齐桓公死后,五个儿子拉帮结派,为了争夺齐桓公的继承权,那是大打出手,折腾的一地狗血. 在这种背景下,齐桓公的尸体摆在寝宫里,就没有人管了.经过两个多月的明争暗斗,公子无亏暂时取得了继承权,于是齐桓公的 ...
-
襄公九年 火灾天道 穆姜辩《易 》秦楚攻晋 郑国两盟 国乃有节
[经]九年春,宋灾.夏,季孙宿如晋.五月辛酉,夫人姜氏薨.秋八月癸未,葬我小君穆姜.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伐郑.十有二月己亥,同盟于戏.楚子伐郑 ...
-
陈国史话三:桓公离世有蹊跷,不仅时间不确定,连死因也说法不一
相信看过上次文章的朋友们,一定还心心念念着一个事情,就是想尽快知道那篇文章结尾鄙人留下的那个悬念的答案.可是,那件影响了周桓王,让其无法再保护芮伯万的大事件此刻还没有发生,而陈国国内却早于它产生了一个 ...
-
宋国史话八:明明是一国大宰想害人夺妻,却还要诬陷他人祸国殃民
鲁桓公姬允,于周桓王九年正式继承鲁国国君之位.只不过,他的这次即位在过程上有不太光彩的一面,因此急需获得大众的认可.于是,姬允在大典仪式后不久,便主动与郑国修好,希望能获得王朝卿士郑庄公的承认.而郑庄 ...
-
宋国史话六:殇公与盟友合伙算计郑国,反倒给庄公送了份“大礼”
书接上回,咱们讲了鲁隐公由于国内矛盾日益激化,不得不想办法将这矛盾转嫁出去,遂与郑庄公.齐僖公在中丘会盟,约定共同去讨伐宋国.并且,这个发生于隐公十年上半年的第一场诸侯大会战,三国联合还真取得的不错的 ...
-
宋国史话五:殇公是诸侯盟会上的常客,这次却成了各国围攻的对象
宋殇公与夷,是宋国史上一位既应该继位,又不该继位的宋公.说他应该继位,是因为他的父亲宣公本就是宋国国君,且宋与夷既是宣公的嫡子,又在宣公一朝做过太子,肯定是合法继承人.而说殇公又不该继位,原因也有两点 ...
-
宋国史话五:殇公连续侵郑只攻一邑,难道只是在报“入郛之恨”吗
宋殇公,是春秋时期宋国一位十分好战的国君,在<春秋分记>中就有他在位十年,打了十一场战斗的记载,可见其有多不消停.而在鄙人前面写的文章里,咱们已经讲过了他所参与的几次战斗,除了他攻打邾国的 ...
-
宋国史话四:殇公欺负小国引来了强敌,命人去求援却又所托非人
周桓王元年,卫桓公之弟姬州吁反叛,杀害了兄长姬完自立为国君后,便搞出了个四国联合伐郑的闹剧.在这场闹剧中,陈国.蔡国明显是胁从,无需跟他们太过计较了.但卫国和宋国,一个是主谋.另一个是主攻,郑庄公对他 ...
-
宋国史话二:一场惨烈的防御战,战后武公只用一个门来犒赏功臣
宋国,又是一个在下许久没有提到的诸侯国,上一次"宋国史话"还要追溯到周厉王时代.当时的宋国虽然发生了一起弑君夺位事件,由宋厉公弑杀了叔叔宋炀公.但是因为这次弑君属于愍公这支血脉夺回 ...
-
郑国史话三:偏心的母亲以退为进,为爱子“骗”来一座丰美之城
上一次"郑国史话",咱们遗憾地送走了他们的第二位国君郑武公姬掘突.这位曾在平王登基.定都过程中尽心尽力,又为郑国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的风云人物,他的晚年生活却并不那么尽如人意.由于 ...
-
虢国史话三:老牌公爵国被欺负,不仅没地儿说理,还被天子降了爵
在写这篇文章以前,鄙人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到底该把这一章放在哪个诸侯国的"史话"中才更加合适.因为,发生在中原地区的这次纠纷,是咱们开讲"诸侯国史话"以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