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史话三:偏心的母亲以退为进,为爱子“骗”来一座丰美之城
相关推荐
-
捉摸不透的郑庄公(一)
大家都知道春秋五霸的故事.所谓春秋五霸指的是: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这五位霸主你方唱罢我登场,贯穿了春秋中前期.在当时周天子已失势的情况下,五霸先后充当了实际上的天子角色,对众诸侯发 ...
-
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居然是中原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在春秋初期的各诸侯国中,郑国与周王室的关系十分密切. 公元前771年周平王东迁之时,郑武公便护送周平王到洛阳,并因护驾有功而被封为卿士,参与周王室的政务决策,还获得了很多土地作为封赏. 第二年,郑武公 ...
-
“郑伯克段于鄢”表面上为叙事,实却说明礼治的尴尬,原因何在?
<郑伯克段于鄢>是<左传>中的名篇,也是千年以来,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一则故事,这一篇目中记录的历史事件曾经无数次警醒世人,在很多电视剧中也多有利用,尤其是其中所说的"多 ...
-
鲁国史话三:两兄弟随父去王都长见识,却被天子的偏心搅了局
鲁国自伯禽建国以来,一直与齐国一起帮周王室镇守着王朝的东方,使得东夷及南蛮各藩不敢轻易反叛或袭扰王畿.但随着鲁幽公的昏聩统治,使得鲁国国内发生了内乱,也让周王室一度失去了东方的依靠,更让蛮夷之地渐渐嚣 ...
-
郑国史话十八:繻葛之战庄公因何能胜?或许桓王出兵之时已经输了
周桓王十三年(即鲁桓公五年)的秋季,一场君臣之间的大会战在郑国的疆域内打响了,史称"繻葛之战".这场大战的一方是以王师.虢师为主,卫.陈.蔡三国部队参与的天子联军:另一方则是被迫独 ...
-
郑国史话十七:好一个以1敌5,庄公用完胜证明了“小霸”有多强
上一次,在下为各位揭晓了一个答案,告诉大家周桓王十三年(即鲁桓公五年)所发生的这个大事件乃是周.郑双方正式开战了.只是由于鄙人需要先将这场大战的起因讲解明白,不得不又拖了拖进度,只讲了战争的导火索,而 ...
-
郑国史话十六:庄公帮盟友“欺负”邻居,却惹祸上身得罪了周桓王
此前的"秦国史话",在下给大家讲述了秦宪公替晋国嫡系一族撑腰,攻打曲沃派"盟友"芮国的故事.虽然,在与东部诸侯的第一次交锋中,秦国以失败而告终,但秦宪公最终也达 ...
-
陈国史话三:桓公离世有蹊跷,不仅时间不确定,连死因也说法不一
相信看过上次文章的朋友们,一定还心心念念着一个事情,就是想尽快知道那篇文章结尾鄙人留下的那个悬念的答案.可是,那件影响了周桓王,让其无法再保护芮伯万的大事件此刻还没有发生,而陈国国内却早于它产生了一个 ...
-
郑国史话十五:庄公用一块玉璧,迫使新鲁侯办妥先君未完成的交易
鲁桓公姬允即位,孔夫子的<春秋>史书进入了新的篇章.而上一次,咱们的"史话"故事虽然也讲到了桓公元年,却通过对"公即位"三个字的认真分析,解决了隐公 ...
-
郑国史话十九:大公子再度拒婚,是真有志气,还是他不够成熟?
发生于桓王十四年(即鲁桓公六年)的"北戎伐齐",让实力不俗的齐国受到了北戎和纪国的两面夹击,也着实有些应接不暇.好在齐僖公盟友比较多,他们在接到齐国的求援后,纷纷赶来帮僖公击退北戎 ...
-
郑国史话十四:庄公与天子做了桩互惠的买卖,把“王命”落实成真
一场伐许之战,郑庄公再次证明了他与鲁隐公.齐僖公结成的这个同盟关系很稳固,也通过自己的巧妙安排,获得了对许国一半疆土的实际控制权.只可惜一个可恶"内奸"的出现(<左传> ...
-
郑国史话十三:伐许之后,郑庄公办了为人称道和徒劳无益的两件事
郑庄公谋许,本来是场十拿九稳的攻伐战.郑国不仅学会了以"讨抗命"作为借口,使自己的出兵变得名正言顺:还在鲁.齐两个盟友的支持下,顺利地攻下了许国的都城.但是,就在拿下许城的最后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