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史话十三:伐许之后,郑庄公办了为人称道和徒劳无益的两件事
相关推荐
-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河南篇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因鲁国编年史<春秋>得名.春秋时期,周王室逐渐衰微,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地盘长年战争,形成了事实上的大分裂局面. 春秋时期地图 据统计在整个春秋时期,共有 ...
-
郑国灭许之战,登城大将被冷箭射死,凶手是自己人,还是第一美男
公元前770年,以周平王东迁洛阳为标志,中国进入东周时期,也就是那个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春秋战国时代,但同时也是兼并攻伐不断.各诸侯国逐渐归于一统的战乱时代.公元前712年7月,又一场灭 ...
-
宗成读《春秋左氏传》第17集
转载请说明出处 每周坚持原创 用不同的经度突破思想的维度 设若鲁隐公做曹操,如何?奈何他选做周公,不得!今天的文章有点长,阅读时间约10分钟. 1/4 原文 <经>十有一年,春,滕侯,薛侯 ...
-
襄公二十九年 季冶致冕 郑之罕宋之乐 弃同即异 季札观乐外交 高止奔燕
[经]二十有九年春王正月,公在楚.夏五月,公至自楚.庚午,卫侯衎kàn卒(卫献公),阍弑吴子余祭.仲孙羯会晋荀盈.齐高止.宋华定.卫世叔仪.郑公孙段.曹人.莒人.滕子.薛人.小邾人城杞.晋侯使士鞅来聘 ...
-
自古命案多奸情...
⬆️点我 ⬆️ 东周列国·春秋篇 郑庄公剧照 01 郑庄公继位时,才十三岁. 外有强敌环绕,虎视眈眈:内有悍母愚弟,寻衅滋事. 隐忍了22年,终于在鄢城剿灭了叛乱的弟弟共叔段,国内形势拨乱反正. 从此 ...
-
捉摸不透的郑庄公(五)
战无不胜(下) 4.灭许国 这一仗打得宋国落花流水,两座城被占.几千人马被歼不说,还差点损失了一员大将,直接经济损失更是无从估算.从此宋殇公一直到死都不敢再打仗了. 此战威镇华夏,还给鲁国送了两座城, ...
-
郑国史话五:一场一边倒的“兄弟之战”,战后还留下了两个成语
郑庄公继位以来,他的母亲武姜与弟弟叔段一直在搞各种"小动作",不但跟他"骗"了一座"丰美之城",还分权.占地.秣马厉兵,准备图谋不轨.而庄公 ...
-
郑国史话十八:繻葛之战庄公因何能胜?或许桓王出兵之时已经输了
周桓王十三年(即鲁桓公五年)的秋季,一场君臣之间的大会战在郑国的疆域内打响了,史称"繻葛之战".这场大战的一方是以王师.虢师为主,卫.陈.蔡三国部队参与的天子联军:另一方则是被迫独 ...
-
郑国史话十七:好一个以1敌5,庄公用完胜证明了“小霸”有多强
上一次,在下为各位揭晓了一个答案,告诉大家周桓王十三年(即鲁桓公五年)所发生的这个大事件乃是周.郑双方正式开战了.只是由于鄙人需要先将这场大战的起因讲解明白,不得不又拖了拖进度,只讲了战争的导火索,而 ...
-
郑国史话十六:庄公帮盟友“欺负”邻居,却惹祸上身得罪了周桓王
此前的"秦国史话",在下给大家讲述了秦宪公替晋国嫡系一族撑腰,攻打曲沃派"盟友"芮国的故事.虽然,在与东部诸侯的第一次交锋中,秦国以失败而告终,但秦宪公最终也达 ...
-
郑国史话十五:庄公用一块玉璧,迫使新鲁侯办妥先君未完成的交易
鲁桓公姬允即位,孔夫子的<春秋>史书进入了新的篇章.而上一次,咱们的"史话"故事虽然也讲到了桓公元年,却通过对"公即位"三个字的认真分析,解决了隐公 ...
-
郑国史话十九:大公子再度拒婚,是真有志气,还是他不够成熟?
发生于桓王十四年(即鲁桓公六年)的"北戎伐齐",让实力不俗的齐国受到了北戎和纪国的两面夹击,也着实有些应接不暇.好在齐僖公盟友比较多,他们在接到齐国的求援后,纷纷赶来帮僖公击退北戎 ...
-
郑国史话十四:庄公与天子做了桩互惠的买卖,把“王命”落实成真
一场伐许之战,郑庄公再次证明了他与鲁隐公.齐僖公结成的这个同盟关系很稳固,也通过自己的巧妙安排,获得了对许国一半疆土的实际控制权.只可惜一个可恶"内奸"的出现(<左传> ...
-
郑国史话十二:子都光鲜外表下的阴暗内心,让一场大胜变为了惨胜
上一次,鄙人卖了个大关子,一直提到隐公十一年的中段曾有个重要的事件发生,却始终没有讲明这件事到底是什么.相信大家已经是好奇心爆棚了,因此我也不再"折磨"各位了,告诉您们这个重要的事 ...
-
郑国史话十一:一首源于民间的情诗,勾勒出古时候的“大众偶像”
一篇"史话番外篇",让咱们看到了鲁国的邻居滕.薛两国国君为了在宴会上能有个好位子,在隐公面前争得不可开交.幸好隐公处置得当,化解了尴尬场面,才使得自己在位的这第十一个年头有了一个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