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史话五:一场一边倒的“兄弟之战”,战后还留下了两个成语
相关推荐
-
母子如初
读<古文观止>卷之一 郑伯克段于鄢 捧起<古文观止>,肖邦的"雨滴前奏曲"在一旁悠悠的萦绕着,就那么让时间慢下来,我的心静的发躁,渴求耳畔一个响雷,一场瓢泼 ...
-
郑庄公立誓要与母亲黄泉再见,正在后悔,有人送来了人造黄泉
编辑 <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时期著名史官左丘明所著的一个著名小故事,其真实取材于春秋初期的一场叛乱.当时,郑国国势如日中天,一代雄主郑庄公因是长子得以继承国君之位,但其母姜氏夫人从小偏爱幼 ...
-
一条黄泉隧道 修复半世残缺
<郑伯克段于鄢>是<左传>的一篇散文,在<古文观止>里,它也作为书之篇首而存在.这篇文章短短七百多字,写出了一个关于"偏心母亲和拧巴儿子"之间跌 ...
-
郑庄公向母亲撂狠话:不到黄泉不相见!后来思念母亲,如何做的?
"同样是你生的儿子,为何你要偏心老二?"郑庄公不服气地质问母亲武姜.只见武姜脸上露出狰狞的表情,对自己的大儿子郑庄公说:"我就是讨厌你,恨不得你死!为什么死得不是你,而是 ...
-
【历史回眸】《史记》记载:郑庄公为什么对老妈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见面?
[ 导读小引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为什么<史记>记载春秋时期郑国的君主郑庄公发誓"不到黄泉,永远不同自己的母亲相见"呢? 据说是因为母亲姜氏生他的时候难产, ...
-
成语与南阳——不及黄泉不相见
不 及 黄 泉 不 相 见 成语释义: 本义:不到死了埋葬到地下那天,不愿再见.及,到.黄泉,地下的泉水,墓地,迷信者称人死后居住的地方. 比喻义:比喻仇恨至极,发出毒誓,至死不见. 典籍记 ...
-
郑国史话十五:庄公用一块玉璧,迫使新鲁侯办妥先君未完成的交易
鲁桓公姬允即位,孔夫子的<春秋>史书进入了新的篇章.而上一次,咱们的"史话"故事虽然也讲到了桓公元年,却通过对"公即位"三个字的认真分析,解决了隐公 ...
-
郑国史话十二:子都光鲜外表下的阴暗内心,让一场大胜变为了惨胜
上一次,鄙人卖了个大关子,一直提到隐公十一年的中段曾有个重要的事件发生,却始终没有讲明这件事到底是什么.相信大家已经是好奇心爆棚了,因此我也不再"折磨"各位了,告诉您们这个重要的事 ...
-
宋国史话五:殇公连续侵郑只攻一邑,难道只是在报“入郛之恨”吗
宋殇公,是春秋时期宋国一位十分好战的国君,在<春秋分记>中就有他在位十年,打了十一场战斗的记载,可见其有多不消停.而在鄙人前面写的文章里,咱们已经讲过了他所参与的几次战斗,除了他攻打邾国的 ...
-
郑国史话十八:繻葛之战庄公因何能胜?或许桓王出兵之时已经输了
周桓王十三年(即鲁桓公五年)的秋季,一场君臣之间的大会战在郑国的疆域内打响了,史称"繻葛之战".这场大战的一方是以王师.虢师为主,卫.陈.蔡三国部队参与的天子联军:另一方则是被迫独 ...
-
郑国史话十七:好一个以1敌5,庄公用完胜证明了“小霸”有多强
上一次,在下为各位揭晓了一个答案,告诉大家周桓王十三年(即鲁桓公五年)所发生的这个大事件乃是周.郑双方正式开战了.只是由于鄙人需要先将这场大战的起因讲解明白,不得不又拖了拖进度,只讲了战争的导火索,而 ...
-
郑国史话十六:庄公帮盟友“欺负”邻居,却惹祸上身得罪了周桓王
此前的"秦国史话",在下给大家讲述了秦宪公替晋国嫡系一族撑腰,攻打曲沃派"盟友"芮国的故事.虽然,在与东部诸侯的第一次交锋中,秦国以失败而告终,但秦宪公最终也达 ...
-
郑国史话十九:大公子再度拒婚,是真有志气,还是他不够成熟?
发生于桓王十四年(即鲁桓公六年)的"北戎伐齐",让实力不俗的齐国受到了北戎和纪国的两面夹击,也着实有些应接不暇.好在齐僖公盟友比较多,他们在接到齐国的求援后,纷纷赶来帮僖公击退北戎 ...
-
郑国史话十四:庄公与天子做了桩互惠的买卖,把“王命”落实成真
一场伐许之战,郑庄公再次证明了他与鲁隐公.齐僖公结成的这个同盟关系很稳固,也通过自己的巧妙安排,获得了对许国一半疆土的实际控制权.只可惜一个可恶"内奸"的出现(<左传> ...
-
郑国史话十三:伐许之后,郑庄公办了为人称道和徒劳无益的两件事
郑庄公谋许,本来是场十拿九稳的攻伐战.郑国不仅学会了以"讨抗命"作为借口,使自己的出兵变得名正言顺:还在鲁.齐两个盟友的支持下,顺利地攻下了许国的都城.但是,就在拿下许城的最后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