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千古名人》唐朝.郭子仪(491)
相关推荐
-
郭子仪
这场危机发生在公元765年,当时长安险些沦陷,两方敌军带领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而来,目的就是吞噬整个中原,夺走唐朝的基业.这两方势力分别是回纥和吐蕃,当时唐朝出现一个叛将,名为仆固怀恩,此人和两方势力内 ...
-
由于郭子仪的谨慎小心,“害怕”这个人,最终保全了家族
郭子仪 郭子仪(697年--781年).以武举高第进入仕途.安史之乱爆发前积功官至九原太守,可谓不温不火.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凭借超强的军事才能迅速崛起,几次挽救大唐帝国于即倒,立下盖世功勋. 他曾 ...
-
此人打破武状元的魔咒,成为了军功最为显著者,挽救了一个王朝
我国的科举考试源远流长,其中文科举让人趋之如鹜,很多人就是从此举世闻名,走向属于他的舞台.其中的文状元,诞生过不少名人,有的经实际用,有的文华风流,有的曾力挽狂澜,有的曾屈膝投降,在历史上留下了他们的 ...
-
史书给予唐代宗较高的评价,认为堪比李世民,唐代宗有何功绩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八年时间,搞垮了唐玄宗,搞崩溃了唐肃宗,直到唐代宗一朝,才被彻底平定. 唐代宗李豫生于公元727年,卒于公元779年,唐玄宗李隆基之孙,唐肃宗 ...
-
《华夏千古名人》唐朝.安禄山(500)
安禄山(公元703-757年)胡人,伪燕开国皇帝,本姓康,字轧荦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栗特族,唐朝藩镇.叛臣. 安禄山出身西域康国,其父早逝.其母阿史德氏,改嫁于右羽林大将军安波注之兄安延偃, ...
-
《华夏千古名人》唐朝.崔山南(487)
崔山南,名琯,唐代大臣,被列入"二十四孝":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畲洗.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如.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 ...
-
《华夏千古名人》唐朝.崔元翰(502)
崔元翰(公元733-795年),名鹏,字以行,唐博陵安平(今河北博野)人.唐朝官吏,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辛酉科状元. 崔元翰之父名崔良佐,是齐国公崔日用的堂弟.崔元翰因母丧而隐居教书治学,多 ...
-
《华夏千古名人》唐朝.刘长卿(457)
刘长卿(大约726-大约786),字文房,今安徽人,玄宗天宝进士,唐朝大臣.诗人.儒客大家,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 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国家全日制 ...
-
《华夏千古名人》唐朝.王玄策(455)
王玄策,唐初官员.外交家,数次出使印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主要成就: 1.三次(另一说四次)出使印度,开通藏印通道,王玄策是西藏--印度路的主要开拓者,促进了唐朝和五天竺国的友好往来及文化交流. ...
-
《华夏千古名人》唐朝.杨惠之(508)
杨惠之,生卒不详,吴郡(今苏州)人创作活动于唐开元(713-741)年间,唐朝著名雕塑家,被人们尊称为"雕圣"或"塑圣". 杨惠之先曾学画,和吴道子同师张僧繇( ...
-
《华夏千古名人》唐朝.李林甫(499)
李林甫(公元683-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长平王李叔良曾孙,唐玄宗时著名奸相,"口蜜腹剑"即出自此人,古代"十大奸相"之一. 李林甫 ...
-
《华夏千古名人》唐朝.张九龄(480)
张九龄(公元678-740年) 今广东曲江北人,一名博物,字子寿,唐朝开元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 张九龄聪明敏捷,善于属文,弱冠登进士,授校书郎.唐玄 ...
-
《华夏千古名人》唐朝.张志和(515)
张志和(公元732-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唐代诗人,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 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