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经皆有发热如何鉴别?
相关推荐
-
《伤寒论讲义》按章节重点条文背诵1-13
-------------------- <伤寒论讲义>按章节重点条文背诵1-13 辨治总纲 1.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发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 ...
-
《伤寒杂病论 真解》之“2、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爲中風。”
2.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爲中風. 解:本条文当归属太阴篇. 传统理论用太阳证及营卫不和证来解读桂枝汤证,导致桂枝汤证的大部分条文无法正确理解与运用.严格意义讲,桂枝汤证属太阴病范畴,桂 ...
-
六经皆可发热,太阴发热的特点?
系列名称 : 详解伤寒论398条113方 单节名称 : 麻黄汤方证1 留言内容 : 马老师您好,说到六经皆可发热,能不能谈谈太阴发热的特点. 回复内容 : 可以换一个思路,一个患者,辨病位在里,辨病性 ...
-
运用伤寒论六经辩证治疗糖尿病
一.立论依据 <伤寒论>理法方药一脉贯通,除对外感病外,尤其于疑难杂证的辨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其六经辨证反映了外感病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由于外感与内伤常兼夹,且经络与脏腑相连,六经辨证 ...
-
伤寒论三承气汤应用鉴别:里热结实有轻重缓...
伤寒论三承气汤应用鉴别: 里热结实有轻重缓急之分,故仲景以大,小,调胃承气分别对待, 1.大承气汤:方证必有痞,满,燥,实,坚,脉沉实,苔老黄.如果仅有痞证,应该用泻心汤类方治疗. 2.小承气汤:痞满 ...
-
试析《伤寒论》中的发热
发热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伤寒是外感发热疾病,所以发热更属主证.<伤寒论>六经病篇381条条文中,约有100条论及发热(各种热型).尚不包括由于省文.举宾略主或其他语法关系而省略&quo ...
-
伤寒论“六经气化理论”
北京医星中西医结合医院 韩世明主任医师 <伤寒论>的六经理论极为复杂,正应了张仲景的这句话'玄冥幽微,变化难极',但我们可以由浅入深地逐渐地去思悟.首先,学习<伤寒论> ...
-
伤寒论六经辩证捷法
太阳经见证法 头项痛,腰脊强,发热恶寒,恶心,是足太阳膀胱经受证. 假如先起恶寒者,本病.已后发热者,标病. 若有一毫头痛,恶寒身热,不拘日数多少,便宜发散 ...
-
用八纲理论解释伤寒论六经体系
学习中医的人都知道,要学习中医经典,尤其是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经典的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说:不读伤寒,难以成中医大家! 我是南方医科大学2006年本科中医学专业,在学校系统学习了中 ...
-
伤寒论六经辩证歌诀
伤寒论六经辩证歌诀  且亭读医笔记 2020-12-09 09:27 + 关注 伤寒经病 伤寒经病邪走经, 六经路径辩证清, 太阳头项强痛紧, 阳明面赤额痛行,少阳暴聋目赤痛, 太阴腹满肢痛频, ...
-
10分钟捋顺一遍伤寒论六经框架!
■ 太阳病证治 一.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