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日历 | 刘禹锡《秋词》
相关推荐
-
解读刘禹锡《秋词》:罕见的写秋美诗,刘禹锡一改文人悲秋风格,写出积极乐观豁达之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以来,到了秋天,人们都感觉到的是苍凉.悲情和寂寥,但我说,却是秋天要好过春天.晴朗碧空下,仙鹤冲云而上 ...
-
两首《秋词》,主体相同,各写一面 ——读刘禹锡《秋词》有感
肖旭/文 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
刘禹锡写在秋天的诗,短短28个字,豪气顿生,一扫心中的阴霾
很多人都不喜欢秋天,因为秋天太过伤感,代表了沉闷和离别.我国古代就有悲秋的传统,人们因感慨由秋天即将步入冬天,心中顿生悲凉之感.古代人写秋天的句子很多,如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 ...
-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言绝句·秋词二首·刘禹锡
<秋词二首> [中唐·刘禹锡·七言绝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 ...
-
刘禹锡很豁达的一首诗,短短二十八字,读后心胸开阔
悲秋,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为历代诗人所涵咏.或是感应秋之物候的萧瑟,或是抒发身世浮沉的悲叹,或是蕴藉深沉的历史之感与国事之忧.总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悲 ...
-
刘禹锡一反常态写下两首诗《秋词》,宏伟壮丽,意境深远,成为千古名作
秋天,在世人眼中是一个悲伤的季节,大多数诗人在秋天写的都是悲秋之作.比如李煜<相见欢>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孤寂,杜甫<登高>中& ...
-
古诗词日历 | 刘禹锡《赏牡丹》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 文 庭院前的芍药妖娆艳丽没有骨格,池塘上的荷花洁净不染只是缺少些许情致. 只有牡丹是真正的国色天香,及至开花时节引得人人来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注 释 牡丹: ...
-
古诗词日历 | 刘禹锡《浪淘沙·其八》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不要说毁谤的言语如同巨浪一样令人害怕,也不要说被贬之人好似泥沙一样埋沉水底. 千遍万遍的淘漉过程,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只有淘尽泥沙才能看到黄金啊. 注释 ...
-
古诗词日历 |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 文 岸上杨柳青青,江上风平浪静,忽然听到江上舟中传来男子唱歌的声音. 就像东方正出太阳,西边降下大雨一样.你说它不是晴天吧,它却又是晴天. 注 释 竹枝词:乐 ...
-
古诗词日历 |刘禹锡《望洞庭》
交易担保 红松学习课堂 三个小故事,听懂受用一生! 小程序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注 ...
-
古诗词日历 | 刘禹锡《秋风引》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秋风去哪里了呢?萧萧声中,正送别远去的雁群. 早晨秋风就来撩动庭中的树木,远在异乡的孤客最先闻到了秋声. 注释 引:一种文学或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即引 ...
-
古诗词日历 | 刘禹锡《咏红柿子》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 文 拂晓时分,它连着星光的影子一起出现:夜幕降临,它又带着日光的余晖悬挂枝头. 本来因为遗漏而没有被人采掇,反而能够自己保住了天年,也是一件幸事. 注 释 采 ...
-
一花一诗,惊艳千年(王安石《梅》、刘禹锡《赏牡丹》、刘伯温《兰花》、王维《鸟鸣涧》、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花是时间的馈赠,四时流转,晨昏变换,我们在不同的季节,遇到不同的花容,就像在不同的时区,遇到不一样的自己. 有人面桃花相映红,有人比黄花瘦.花映人,人映花.最好,岁岁有花.最好,月月有花.我们一起来欣 ...
-
《赏牡丹》刘禹锡 唐
我负责分享 您负责欣赏 <赏牡丹>刘禹锡 唐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
刘禹锡的《赏牡丹》妖而不艳,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朝有很多的诗人,并且他们都有着高尚的品格,无人可及的才华,也正是这些原因,才把唐诗写得无与伦比,成为了中国文学上的一座高峰,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人们从这些作品中,不仅仅只是感受到了唐诗的优美,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