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始末(4):秦军的2次惨败间接推动了灭六国的水到渠成
相关推荐
-
秦超越六国的地缘因素
秦王扫六合,天时地利远胜人和 扁舟秦汉系列之秦帝国的灭亡(四) 秦超越六国的地缘因素 扁舟秦汉系列之秦帝国的灭亡(五) 我们首先来看下上面的中国地形图,其中黑框标出来的,是战国七雄在扩张前的核心区域, ...
-
原创 秦国消灭韩国时,其他五国在干什么,为何坐视不理呢?
2021-10-20 08:19 秦灭韩之战是秦王政十六年至十七年(公元前231-前230年),在秦灭六国之战的过程中,秦军攻灭韩国(今河南中部)的战争.在战国末期,秦国原本希望一举消灭赵国,不过,因 ...
-
春秋战国时代太行山两侧和河内陆区对局势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代太行山两侧和河内陆区对局势的影响 序言: 太行山是中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将华北地区分为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两大地带,在古代被称为天下之脊.而河内陆区在周朝被称为南阳地区.两地自先 ...
-
孙子(44)用孙子的眼光看齐秦争霸
孙子(44)秦齐争霸的主线 孙子: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秦齐争霸曾有一次大决战,函谷关将帮军围困了三年,却在打下秦军后,齐国撤退了. 函谷关 ...
-
秦灭六国始末(2):范雎或为魏国派往秦国的间谍?
本文为系列文章. 在上一节中,文中介绍了魏冉执政末期秦国的情况,再对比了张仪.魏冉时期的连横策略及范雎在秦王前提出的"远交近攻". 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结论,范雎口中提到的" ...
-
秦灭六国始末(1):在战国末期为何复活盛行于春秋的远交近攻?
从宏观角度上讲,秦灭六国战争起始于公元前266年,终止于公元前221年,总共历史45年,大抵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1个阶段为"远交近攻"期,自公元前266年开始至公元前254年结束 ...
-
浩说历史|从穿衣风格上看为什么灭六国的是秦?
文 | 子玉 浩说历史 上期回顾: 齐王刘肥:史上最牛私生子 大家好,浩说历史,历史原来可以是这样! 子玉在2013年年底利用上班空隙时间对<大秦帝国>这部历史小说进行了通读.说实话,之 ...
-
秦灭六国最大的功臣:不是李斯,也不是灭五国的王翦王贲父子
春秋无义战,战国争天下.自西周实行分封制开始,到春秋战国时期,战争就没有休止,直到替周天子牧马的嬴秦崛起,经过几代秦王的努力,终于在秦王嬴政手中,灭了六国:齐,楚,韩,魏,赵,燕,兼并了六国的土地,一 ...
-
战国时期的关东六国联合伐秦,为何非要硬攻函谷关?道理很简单
函谷关之战是前318年赵.楚.魏.韩.燕五国联合进攻秦国的战争.函谷关位于灵宝市区北15公里的王垛村.古代处于洛阳至咸阳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春秋时秦穆公从晋国手中夺 ...
-
八百里秦川崛起之谜:犬戎灭西周时,秦人是助幽王还是反幽王?
一 从西周覆灭的公元前771年,到<春秋>记事的公元前722年间,中国这块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可是由于史料匮乏,这段时期内的很多重要历史事件后人都不甚了了,酿出诸多误会. 秦国的发 ...
-
为啥秦国能扛住六国合纵攻秦,齐国只一次五国伐齐就一蹶不振?
对于不同国家来说,一次或几次严重打击,其结果往往会大不相同.这与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不同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为啥秦国能抗住六国合纵攻秦,但只一次五国伐齐,齐国从此就一蹶不振呢? 首先,战争对两国 ...
-
为啥秦国能抗住六国合纵攻秦,齐国只一次五国伐齐,从此就一蹶不振呢?
对于不同国家来说,一次或几次严重打击,其结果往往会大不相同.这与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不同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为啥秦国能抗住六国合纵攻秦,但只一次五国伐齐,齐国从此就一蹶不振呢? 首先,战争对两国 ...
-
六国合纵攻秦, 秦王很紧张, 张仪: 不足为虑, 看我的!
战国局势,风云变幻,首先是魏国率先变法一家独大,在其衰弱之后,又形成了秦.齐.楚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三家之中,因为秦国的变法最为彻底,所以其军事实力也最让列国所恐惧.后来在魏国人公孙衍的策动下,诸侯列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