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子蟹自由?降价三成背后隐藏着气候密码

车厘子自由,猪肉自由,我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能梭子蟹自由?!我飘了吗?我没有!

热搜词条明晃晃告诉我,梭子蟹因为丰产,价格比去年低了三成。以山东青岛为例,最近五年来,梭子蟹产量连年增加,价格逐年走低,每斤价格从早市10多元到商超四五十元不等,家家户户吃梭子蟹,成为城市一景。

梭子蟹连年丰产

那么梭子蟹怎么就越来越丰产了呢?

首先,这得归功于休渔期延长以及渔业资源严格保护。为了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的保护,有关部门规定某些作业在每年的一定时间、一定水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因所确定的休渔时间处于每年的三伏季节,所以又称伏季休渔。

伏季休渔政策

每年5、6月是梭子蟹生物成长最快、最好的时期,许多海域的伏季休渔政策提前1个月开启,或延后一个月结束,更长的伏季休渔的政策保护了蟹苗!蟹宝宝健康安全,那么这些年大蟹才会丰收!

梭子蟹进入寻常百姓家

当然,另一方面,梭子蟹的增产也和气候变化有一定的联系。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梭子蟹生长速度的快慢,由于今年的持续高温,致使水温基本保持在非常适宜梭子蟹生长的温度。在这样的海洋环境下,梭子蟹不仅产量大,还呈现越来越肥的特点。

从气候统计来看,2021年3到5月,我国海域浅海温度较常年明显偏高,温度普遍比常年同期偏高1到1.5℃,其中盛产梭子蟹的黄海、渤海等海域浅表温度比常年同期偏高1.5-2℃,偏暖程度大,有利于梭子蟹的生长和快速发育。

2021年3到5月,我国海域浅海温度和常年同期对比(图片来自国家气候中心)

再看2021年7月的气候统计,黄海海域浅表温度比常年同期偏高0.5℃左右,渤海则普遍偏高1到1.5℃,温暖的持续有助于梭子蟹在成熟前进一步“养膘”。

2021年7月,我国海域浅海温度和常年同期对比(图片来自国家气候中心)

不过,梭子蟹大量增产,也带来了另一方面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梭子蟹会与同处食物链上游的大型鱼类“争食”,饵料越少,越不利于大型鱼类的生存。我们可以将黄海、东海、渤海这样的海域看作一个典型的生态环境,它的“生态容积”是固定的,一旦某种生物特别多了,那就意味着另一些生物就相对少了。

气候变暖带来的梭子蟹降价,并不全然是好事,带鱼、大黄鱼、银鲳、半滑舌鳎、中国对虾这些更加优质的水产品在减少。

更为高端的食材在渐渐减少

为了我们的餐桌更加丰富,减少碳排放,控制变暖速率,行动起来吧!

笔者:冯哲,气象专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