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苏07 山村悯农
相关推荐
-
一向不与人为敌的苏轼,为何对这个人如此憎恨,不屑为友?
就算苏轼再怎么不喜与人为敌,总有那么几个不屑为友.且要大肆"打压"者,新党中,吕惠卿大概是他最憎恨的同年,没有之一.作为当年欧阳修的得意门生,吕惠卿的学术和才干得到欧阳修.司马光的 ...
-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三十二篇:大宋山河之义利之争(二)宣言书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三十二篇: 大宋山河 第七章 义利之争 宣言书 神宗回后宫来,面带笑容,向后悬了多日的一颗心落了下来.轻声问道:"先用膳还是先用药?"神宗道:"病好 ...
-
郑熙亭文存之七十九篇:苏轼传之上皇帝书
郑熙亭文存之七十九篇: 苏轼传 第三章 致君尧舜 四 上皇帝书 春寒消退,暑热未来,正是汴京好时节.宜秋门外皆高槐古柳,远离尘嚣.槐阴下,苏家小院一派生机.苏轼公余闲暇,在家课童种菜,颇有山野之 ...
-
朱刚:苏轼的“雪泥鸿爪”
苏轼的人生与诗 朱刚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也就是苏轼在世的最后一年,他从贬谪之地海南岛获赦北归,五月一日舟至金陵(今江苏南京),遇见老朋友法芝和尚,作<次韵法芝举旧诗一首>: ...
-
【史海钩沉】司马光和苏轼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是由北宋神宗主导.宰相王安石负责推行的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改革.这场变法开启于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结束于宋神宗去世时的元丰八年( ...
-
《宋史 苏轼传》全篇翻译及注释
<宋史 苏轼传>全篇翻译及注释.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苏轼,字子瞻,生于宋仁宗景祐二年(1036)腊月十九日卯时,卯时是指太阳冉冉升起的那段时间,早晨5点至7点.仿佛标志了一个古代 ...
-
苏轼反对王安石(外一题:苏轼好色)
苏轼的面纱(二) 文/朱鸿 反对王安石 王安石和张方平同历宋仁宗.宋英宗和宋神宗三朝,皆为重臣,并有交集.考察其立德.立功和立言,王安石比张方平高且影响深远,不过苏轼对王安石的评价大而空洞,对张方平的 ...
-
苏轼:几经生死的“乌台诗案”,起因竟是昔日好友的背叛
熙宁六年,苏轼被贬杭州已经2年时间了,神宗皇帝仍然记挂着他作为"储相"培养的苏轼. 这一年,与苏轼同在崇文馆任职过的沈括奉命到两浙地区巡查农田水利的情况. 在沈括出发前,宋神宗单独 ...
-
苏轼和朋友李常的知己情:簌簌无风花自堕,我思君处君思我
赏读苏轼暮春词,他和李常是灵魂知己,拿屈原作精神灯塔 "簌簌无风花自堕. 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转舵. 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 凭仗飞魂招楚些, ...
-
悯农诗人李绅的另一首经典之作,短短四句,却道尽人生大智慧
李绅应算是唐朝典型的"双面"诗人. 他最出名的诗歌当属<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曾经以为写出这样诗句之人,应该有着一颗悲天悯人之心. ...
-
唐朝“双面人”李绅:人前是悯农,人后一顿饭竟要杀三百只鸡?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在小学课本上有首名叫<悯农>的古诗,它不仅读起来非常朗朗上口,其表达的思想内涵也非常具 ...
-
悯农诗人李绅竟然“破坏”了七星岩名碑刻 | 宋城物语系列 (1)
悯 农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在肇庆七星岩风景名胜区,有数不清的历史名人碑刻,其中在石室岩下的石室洞口外,建有一座小亭,叫做"北海碑亭" ...
-
临江仙•悯农
临江仙·悯农 文/方远 春耕夏种勤劳作,满望百稼秋成. 汗濡黄士累平生.几多无奈敛伤情. 自古农家忙朽老,累年营役虚盈. 欣嘉劳动最光荣,伊谁相问诉心声.
-
古诗词日历 |李绅《悯农》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 ...
-
古诗词日历 | 李绅《悯农二首·其二》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 文 炎炎烈日下,正值盛夏中午,农民伯伯还在田间锄草劳作,汗水一滴一滴渗入禾下的泥土. 又有谁知道,盘子里的粮食,一粒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劳动得来的呢? 注 ...
-
《悯农》的作者李绅真的悯农?其实他为官腐败奢侈,一个菜杀三百只鸡
<悯农>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我们小时候就已是背的滚瓜 ...
-
详读《悯农》,再忆袁隆平
文 / 乔帮主 乐 / 古风 乔叔叔缓缓说 小朋友们,各位粑粑麻麻们,从今天开始,乔叔叔又要给你们讲唐诗的故事了,希望你们能够喜欢,乔叔叔希望你们能在古诗里感受到诗意语文的魅力,理解古诗的各种 ...
-
李绅:从“悯农”到穷奢极欲,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相信大多数人都很熟悉,浅显易懂的诗句道尽了广大农民的辛苦,警示每一个人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粮食. 因为这首诗很多人理所应当的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