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向阳】曾为宁海人民造福了上千年的长街盐场
相关推荐
-
百家姓之谭姓: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最有趣的百家姓典故 无限精彩尽在夜读日思 文 | 乔帮主 夜读日思 | 原创出品 歌曲 | 谭咏麟 图 | 精选 谭姓,有很多典故!先讲第一个:传说,在北部湾里有一个湾中 ...
-
环海南骑行31,海花岛到临高-洋浦
第九天,2021年3月21日,海花岛到临高,130公里 从海之花客栈出发,约10km到洋浦大桥.<儋县志>有古儋州八景,好像今天都还在.另有新十景,排第一位的是洋浦朝霞,指的是洋浦港.位于 ...
-
中国古代海盐生产技术的发展阶段及地方差异
摘 要:通过盐业历史文献分析并根据各海盐区在制卤与制盐方法上的异同,笔者将中国古代海盐生产技术的演变过程划为淋卤煎盐.淋卤晒盐与晒卤晒盐三个阶段,并比较各海盐产区生产技术的发展差异与关键控制因素.整 ...
-
海南千年古盐田
千年古盐田位于儋州洋浦半岛西南处,濒临新英湾,距今1200多年,据说这是我国最早的一个日晒制盐点,也是我国至今保留最完美的日晒盐制盐方式的古盐场.形态各异的石盐槽,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一垄垄田周围,像撒落 ...
-
面朝大海,海南儋州千年古盐田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面朝大海,海南儋州千年古盐田 从儋州乘车到洋浦,再打了摩的来到一个村边的海滩,一番折腾为的就是看这里的千年古盐田. 靠海吃海,盐就是大海 ...
-
【每日一题】(1416)囊谦盐场何时晒盐?
每日一题 进步一点 (2021届浙江三校) 青海是我国著名的盐业大省,其南部澜沧江源区的囊谦县(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520mm)的盐场(如图)历史可追溯到近千年之前.多采用晒盐法制盐,即提取 ...
-
课外地理 | 彩色的盐,你见过吗?
本文由地理蹊倾情首发编辑整理制作,虽免费交流使用,但保留谴责直接拿过去作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权利. 导 读 新启程,新思路.地理蹊不搬运题目,而是分析题目中的解题思路与知识含义.期待您在留言栏内写 ...
-
庵东盐民打称放
中华民国13年,也就是公元1924年7月23日五更头,从庵东盐场东二区的一座座低矮的草舍内走出一个个头戴破草帽,腰缠聊"撩绞"赤脚裸胸的盐民.由于终年在露天劳作,烈日和海风在他们身 ...
-
《尚书》有多火:曾命悬一线,引发上千年不休的今古文之争,有人冒死伪造
时下,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热播.尤其是第一期精彩演绎<尚书>,屡上热搜.其实,<尚书>并非今天才火起来.从上古时期到晚近时代,人们围绕着<尚书&g ...
-
《向阳花木春不老 人民跟党志难移》——向延法书法作品欣赏
<向阳花木春不老 人民跟党志难移>----向延法书法作品欣赏 作者:向延法 . 楷书团光:文为人表,礼是身基. 隶书中堂:吃亏是福. 魏体团光:光明正一人,诚朴坚贞 行书中堂:德艺双修. ...
-
【很哥解密】唐菀:她是杨幂的同学,前夫是相声演员,曾因出演人民的名义走红
昨晚,曹云金发文称已与唐菀和平协议离婚.看到这个消息我没觉得太意外,尽管两个人的婚姻只维持了一年多的时间.但曹云金在文尾严厉的指责却让我吃惊,他说一些自媒体捏造事实,恶意中伤,心思歹毒,极度恶劣,是一 ...
-
茅山荣誉——周恩来总理签发的国务院嘉奖!边城、顾庄、刁冯等都曾是茅山人民“大”公社的一员!
1958年12月,周恩来总理签发国务院奖状,"奖给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 江苏省兴化县茅山人民公社".今年,恰逢茅山喜获这一殊荣60周年. 1958年9月,茅山乡改称茅山人民公社 ...
-
烟台的牟平和大连的金州在清代都曾叫宁海,有时容易混淆
在古代,受通讯条件和活动范围的影响,地名当中的重名现象十分常见. 清代的考据学家钱大昕就曾专门写了一篇<辩名>的文章,列举当时重名的一些例子.比如,江南.广西,俱有太平府:安徽.浙江.山西 ...
-
【走进向阳】彩色向阳话古今
向阳村位于长街镇东部,地处东海之滨的三门湾畔,东邻岳井洋与象山县隔海相望.该村交通便捷,贯穿着沿海南线大动脉,距宁海县城约36公里,村靠伍山码头,轮渡直达石浦渔港,是浙东黄金旅游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
-
【走进向阳】道士岩下,请你一起出小海听故事
走进向阳 缑城东去,古驿长亭,百代采石,凿窟连幢.言及伍山石窟,无人不晓.透过车窗,遥见一岩,发髻后挽,神似道者,名谓道士岩. ○ 随车而行的女子,身着长裙,乃是道士岩下的长街向阳村第一书记张艳素.她 ...
-
应可军 | 清代宁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清代宁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文/应可军 从清顺治三年(1646)清军占领宁海,版图始入清版图.到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光复台州,十一月,浙江军政府派华巨镕等六人从杭州至宁海,扣押知县清算粮款接管县 ...
-
要開工了!造福中華千年的工程!中國六位院士、十二位教授多
要開工了!造福中華千年的工程!中國六位院士、十二位教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