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我与老前辈淡茶为酒,笔墨为餐,...

30年前,我与老前辈淡茶为酒,笔墨为餐,换来一张降血压的方子后,我才明白:中医,为何恢复不到千年前的盛况了。

在我小的时候,虽然我们家里面不是中医世家,但我也常常会被来我们这里治病的一个老中医给耳濡目染,尽管没有专业的学习和经验,我也尝尝跟在他屁股后面照猫画虎。

只记得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我外公高血压犯了,就让这位老前辈来治的。

他来了之后,看来看我外公的舌苔和脉象后,轻描淡写的一张方子过后,从那逐渐地,我外公的病也就慢慢好起来了。

我感到很神奇,也很崇拜他,看一看写写字,病就好了。为此,我常常抱着那张方子来回研究,尽管自己什么也看不出来。

后来,我妈妈一定要去感谢这位老前辈治好了外公的病,我就坚持也要去。因为我有自己的私心。

去了之后,我就说要想和他学习中医,他问了几个专业的问题,但我支支吾吾地都没有回答出个所以然来。

长大毕业之后,我仍旧没有死心,想着给他送点礼,但是一想,以前和我妈一起去答谢的礼他都没有收。

做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打听,发现这位老前辈,平时就爱喝喝茶,练练书法。我不懂茶,但是我会毛笔字啊。看来老天都在帮助我。

一个周末,我带着茶叶和笔墨前去拜访了。

软磨硬泡了一个晌午,前辈终于同意没事的时候给我教一些知识,并且把他治疗高血压的方子教给我,要求是我得空就要陪他练字,而我如今的毛笔字也是那时候和他经常切磋练出来的。

他当时先是告诉我,“肝风一动,血压就高”也就是说,肝阳上亢,肝风上饶这是高血压里面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这就像是自然界中,一些风中摇晃的花草树木一样,而人受到这样的风干扰之后吗,也就出现了头晕,头痛,迷糊以及并发的症状。

人体内的风,从哪里来的呢?

肝啊,五行属木,最易受风的影响,也就是“外应风气”,所以这风,和肝有关,因此,称之为“肝风”。

肝风怎么刮起来的呢?

通常也有两个因素:第一,就是患者郁怒忧思、气郁化火,燥而生风。第二,就是肝肾亏虚,阴精不能制衡肝阳,导致肝阳上亢,进而生风。

总而言之,就像没有水草的沙漠常常大风四起一样,我们的身体在肝郁化火,或者肝肾阴虚的状态下,也会刮起肝风。肝风一来,人就眩晕、头痛。肝郁化火,热扰神明,我们会随之而失眠。阴虚有热,一把患者就会舌红苔黄。

明白了这些,方子就很好理解了。当时的方子是这样的:天麻、钩藤、生决明、山栀、柴胡、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

【天麻 钩藤】天麻,自古是“治风之神药”,善于治疗头晕目眩。钩藤,能平肝风而清肝热。两者配合,肝风得止。

【生决明】负责潜肝阳,也被称为“为凉肝镇肝之要药”。

【山栀 柴胡】都能清热泻火,专门负责清肝火。

【桑寄生 杜仲】 这两味药,都是补肝肾的。肝风为什么吹起来?和肝肾亏虚有直接关系。所以,补益肝肾,能够扶正固本,断绝肝风内起的根源。

【朱茯神 夜交藤】这两味药养心安神,帮助改善因为肝阳上亢、扰动心神而出现的失眠问题。

【益母草 川牛膝】 这两味药行血。为什么要行血?中医有句话,叫做“血行风自灭”。如果我们的血畅行无阻,就不会有风刮起来。

牛膝能干什么?引血下行。《金匮翼》里说:“肝厥头痛”,在中医看来,高血压和肝气横逆,血逆上行于脑有关系。所以,我们用牛膝,把壅滞在上面的血导引下来。

如今,行医40年了,这则方子,对于患者血压高的同时,头痛、头晕、失眠、舌红苔黄等症状,很是对症。也让我在临床上为3000多例患者的病情,画上了句号。

但是,回望现在,中医的传承和发展举步维艰俨然好千年前的盛况不能提及。大家对于中医的态度也是分化明显,我把这些东西写出来,也只想发自内心地说一句:不相信中医是谨慎,不相信中医医术那可能就是谬论了。

同时,也希望我的一些见解能为大家带来一线希望也就够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