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防疫APP的大乱局

随着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出现,世界各国政府一致认为,智能手机可以通过“新冠应用程序”成为对抗疫情的关键武器,从追踪感染者和密接者,到健康申报,预约检测核酸,登记接种疫苗,以及最近出现的电子“通行证等”,都可以在新冠有关的APP当中得以体现和应用。

但是,想要借助科技手段来加强防疫的想法,在现实中并不总是如预期的那样顺利。

据《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报道,从 2020 年 3 月中旬开始,新加坡成为全球第一个推出追踪新冠APP的国家,不久之后,“40 多个国家也推出了新冠接触预警系统,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到 2020 年底,根据该杂志的说法,大多数新冠APP已停用,或被其他软件替换或更新。总体来看,这些应用程序会出现错误、技术故障、隐私侵犯或效率低下的问题。

越南目前有 10-20 个与新冠相关的APP,这个数字不算什么。要知道,根据The Print统计,仅仅是去年 4 月开启全国封锁以来的2 个多月内,印度至少有 62 个新冠有关的APP出现。

印度的几乎所有这些APP都归公共当局所有——从中央和各地州政府到卫生当局、警察和市议会等是APP项目的“投资者”,而APP的软件开发商则是“鲜为人知的私营信息技术公司”。

有几十个APP,但大多数只有 1到2 个基本的功能,而且这些功能还大同小异的具备几乎重叠的功能。例如,印度中央政府有 Aarogya Setu 这个应用程序,来检查周围是否有 F0新冠患者,但地方政府如卡纳塔克邦(Karnataka)仍然制作自己本地专属的 Corona Watch 应用程序。

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有 “COVID-19 Feedback”来收集全国人民对于新冠的意见和评论,但钦奈州使用自己开发的“GCC Corona Monitoring”,具有相同的功能。要订购药品和必需品,旁遮普邦的人们必须下载 Cova Punjab 应用程序,而哈里亚纳邦只使用 Jan Sahayak-Helpme 应用程序。各地的应用程序出现割裂各自为政的情况。

为 Sangamner 市政府(马哈拉施特拉邦)编写隔离应用程序 Fight Covid 的 Pratik Babasaheb Thorat 说,由于各地各级政府之间缺乏协调,“每个国家机构都使用一种APP”。

这导致资源的浪费。制作一个像提供医院信息这样的简单应用程序的成本只有大约 100,000 卢比(8500元),但是像 Jan Sahayak-Helpme 这样具有更复杂功能的应用程序的成本可能高达 500 万卢比(43万元)。

印度的问题是应用程序太多,而在泰国,虽然主要只有 3 个与新冠有关的应用程序,但它们的质量并不如预期,以至于《曼谷邮报》的编辑不得不在社论中直言不讳地说,“政府需要构建更好的应用程序”。

越南的情况其实,也不容乐观。

越南至少有四个健康申报和追踪平台,每次向当局提供信息时都会使人们感到困惑。

住在河内的叶金芝(化名)刚刚出差到胡志明市。为了减少与人群的接触,她在前往机场前完成了在线值机手续,进行了健康申报并截图了自己有关防疫信息的二维码。

“正常情况下,我一般会使用卫生部和信息通信部联合开发的 NCOVI 应用程序进行健康申报,日常进出办公楼都是通过该应用来扫描。但是去机场的时候,这个应用的二维码在机场能用,因为上面没有填写航班号和座位号的地方。机场工作人员要求我按照卫生部发布的网页链接进行相关信息填报。我花了五到十分钟的时间,才完成个人信息重新填写”, 叶金芝说。

像叶金芝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唯一一个在健康申报方面遇到问题的人。许多没有智能手机的人被迫进行纸质申报。老年人在手机上操作也有很多障碍。这曾经是越南机场拥挤的原因之一。那些主动减少与聚集的人群接触的人,反而被困在人群中,因为有很多健康申报,数据没有打通,各个平台之间没有共享数据。

这还没完。当叶金芝抵达胡志明市的时候,就被要求下载 Bluezone 应用程序。因为,按照胡志明市的防疫措施,所有出行的人都必须在手机安装Bluezone,以便当局追踪。但是,之前在河内,小叶已经安装了这个应用程序,但和首都周围很多人一样,由于这个APP后台追踪GPS,很耗电,所以在首都疫情平缓之后,小叶像很多人一样把Bluezone卸载掉了。

▲Bluezone ,据称由越南杀软企业开发,截至目前有5000万次下载,但是根据该应用的设置,至少60%以上登记的用户都打开,其追踪的信息才有用且根据模型了解人群出行趋势。

小叶说,“我必须同时使用三个不同的平台来进行健康申报和追踪疫情。我个人支持使用技术手段来抗击疫情,但技术应该简化并以人为本,以便每个人都可以使用它,而不是太复杂了。可以考虑将这三个应用程序合三为一,这样人们就不会感到困惑。”

目前,在越南的健康申报可以在四个平台上进行,分别是Vietnam Health Declaration、NCOVI、Bluezone,以及网站tokhaiyte.vn。如果加上纸质申报方式,越南有 5 种方式进行健康申报。

越南信息通信部信息化司副司长杜公英解释说,之所以有多个功能相同的APP同时运行,是因为疫情发展太快,出乎大家的意料。“参与抗疫的机构和企业必须在24小时内开发应用程序。为满足追踪需求,不同的单位开发的平台不同,以应对不同的场景,例如用于入境申报的平台,社区申报的平台,追踪疫情的平台等”。

纸质申报自然弊端最多,因为不仅耗时,而且不方便,效率最低,追溯效率不高,数据不数字化和系统化,与其他平台对接很难。

当然,采取APP数字化的方式,也有很多壁垒。

首先是平台分散,彼此之间没有连接。据越南信息通信部信息化司代表介绍,数据没有集中管理,导致碎片化,难以部署整体解决方案。例如,Bluezone 有密切接触者数据,而Vietnam Health Declaration有的是入境越南人的数据。“在实施需要互连的解决方案时,例如扫描二维码或统一健康申报中的数据,我们无法将用户的数据跨越不同的平台连接起来”。

为解决数据分布式问题,从 5 月 28 日起,越南信息通信部要求,“由国家疫情防控指导委员会部署的所有电子健康申报数据,都连接并集中在系统中由卫生部统一管理。信息通信部集中进行维护和数据调取”。

还有一个问题,是使用与新冠相关APP的人数不多。在疫情传播肆虐的越南,按照设计,通过 Bluezone 等应用程序可以追踪密接者,认为这是越南采取科技手段抗疫的典范之一。但是,根据学者的研究,必须有超过 60% 的成年人口安装追踪应用程序才能有效发现和隔离密接者。事实上,越南的Bluezone用户数量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目前越南的用户数量在总人口的30%左右。如果我们把这个数字提高到50%,甚至是60%,这样大数据才会生效”,越南信息通信部的技术专家说。

那么,为什么安装新冠相关APP的人数不多呢?胡志明市一家科技公司的安全专家表示,过去,用户对应用程序的透明度持怀疑态度。APP的开发团队需要时间来说服用户。

另外,那些即使安装了APP的用户名,他们也遇到APP不好用,不会用的各方面障碍。“首先,不是每个越南人都有智能手机来安装APP。其次,很多老年人不知道如何操作和使用APP。甚至很多人安装它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因为实际上这些APP连续打开蓝牙是相当耗电, 对于设备来说也容易导致发热”。

APP的语言不够丰富也是一个问题,大多数是只有越南语和英语,没有其它语言支持。对于信息安全的保护也不到位,人们担心个人信息泄露也是很正常的心理。

随着疫苗接种计划的实施,越南推出国家接种信息门户,但是信息更新不及时,或者对于信息录入的管理不规范,很多实际上已经接种了疫苗的人,在该系统平台迟迟刷不出接种疫苗的绿码。

更有媒体说,接种疫苗的信息或已经泄露,越南卫生部的领导不得不跳出来辟谣,说绝不会丢失疫苗接种数据,只是更新比较慢。对于已经接种疫苗的人群,确实已经拿到了接种证明的,可以通过拍照扫描的方式上传该平台,审核无误之后才能激活绿码。

▲越南部分与新冠有关的APP

如上图,目前光是卫生部开发的APP就有4个,信息通信部开发的有2个,还有胡志明市自行开发的APP等。有的APP覆盖全国,有的只是胡志明市范围。更有不少APP评论数极少,体验不好导致一星评论太多拉低了APP整体的评估。

9月11日,副总理武德担表示,太多防疫APP了,管理局面混乱,未来需要统一搞一个平台,就一个平台就够了,不要做那么多低质量而数量多的APP。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