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10大思想精髓

 老子(约公元前600- 公元前 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 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 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 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 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 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 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 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 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 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 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 以死惧之?”。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 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 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 力的泉源。
     以下十句话正是《老子》的精髓 所在:
     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 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 使然。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 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 境的本性。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 满。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 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 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 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 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3、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 能蔽而新成。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 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 候浴火重生。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 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 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反而应当注 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 不至于过早满盈的程度,因而能够从容创新,使事物在破旧死亡之前能够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而处于有足够发 展空间的新状态,因而能够继续发 展。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 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 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 大。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 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 知。”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毛泽东曾说过:“吾于近人,独 服曾文正”;蒋介石也将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 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曾之用兵,靠“敬”与“诚”两字,广得人才。 一旦委以全权,用将得当,屡建大功;胜则自傲,自将而一试身手,屡战屡败,至于数次自杀未遂。正是这 些磨难和经验教训使他逐渐明了知人 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哲理,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 能够自胜而拥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5、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 难以治理。老子总结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管理者的行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 恣意妄为,要实事求是地寻求现实可行的 道路,才能“无不治”。老子还强调:“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把握了规律就用以指导实践, 而不是用于空谈。 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 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曰:话说多了,就会一再遇到无言与对的尴尬,倒不如信守中道而寻找中的的办法。也因此老子 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 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并无所谓“仁爱”,而是把万物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 其自然。圣人也无所谓“仁爱”,而把百姓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他顺从于道自然发 展。认为“希言自然”,少说空话是本 应如此的事。重要的是“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能够得当地把握住中正之道,“允执其中”,顺从于道,才 能成大事。所以认为以其多说空话而一再穷尽困窘,还不如信守切中于道的原则而能够真正办实事。
     7、治人事天莫若啬。 老子曰:管理治理众人并有事于天地,最好的办法莫如农耕那样。也就是说应当顺着作物生长的规律,不 要强制它,顺从它发展的需要而照顾 它、灌溉它、扶助它,这样作物必然成长得很好,能够获得丰收。因此,管理者带领众人去完成事业,同样也 要遵循这个原则,才能够获得丰硕的 成果。
     8、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曰: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那样。也就是说领导者不可乱加干扰,要按照火候来照料,绝不可以 还不到时候就乱翻乱搅,把小鱼都搅 糊了。领导者治理一个组织,也必须像煎小鱼那样谨慎从事,绝不可不到时机就胡搅乱作把事情搞糟。
     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还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 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 以无为遵道为正,以智谋为奇。“归根曰静”,回归到遵道之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遵道是成大事的 根本,奇谋只是辅助性的手段。
     10、善用人者为之下。 老子曰:善于用人的领导人处于低位势。也就是说,凡事只考虑自己的私利,不尊重他人,不善于与他人 相处的人,就处于“位势高”境地;反之,遇事能先顾及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则处于“位势 低”境地。位势低者如山之谷,水必 往低处流,于是众人从之,可谓势在必然。
                                                               
                                                               (文章来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通读 第四十七章

    <道德经>通读   第四十七章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见天道.其出弥远,其智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此章名曰:有道则知 老子在这一章先说有一种人: 不出户,知 ...

  • 【智慧生活】孔​子三见老子,老子三段话,道尽天道玄机

    第一次会面 历史上孔子第一次会见老子时,老子还在周王朝藏书室中做史官. 这次会面孔子除了学到很多礼制制度之外,让孔子感悟最深的应该是老子的下面这段话,其内容也正是"上善若水"的精髓 ...

  • 老子《道德经》中“无为”等于“无知”?

    老子在<道德经>中第一次出现"无为"概念的是在第二章.他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意思是说,圣人用无为思想来行事,施行无需号令的教化. ...

  • 德鲁克管理思想是什么?就这10大核心!领导者最少要读3遍!

    彼得·德鲁克被称为"有史以来对管理理论贡献最多的大师".作为现代管理思想的杰出代表,他的管理思想曾对通用.英特尔等国际知名企业的高速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对世界也产生了深刻而广 ...

  • 清朝大医家,扶阳派鼻祖郑钦安学术思想精髓

    郑钦安著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等书,其学术思想的最基本观点,是以阴阳为纲,认识人体生理病理,辨证识病,选方用药等等一切医学问题,由此出发,郑氏所论 ...

  • 干货|世界10位管理大师及其思想精髓

    大师级的管理专家绝非徒有其名,他们总会开启一个新的管理视角,让你发现你的盲点和误区,提供给你一种崭新的思维工具,掌握了这些工具,你会感到自己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这里,我们选出了10位管理大师,选择的 ...

  • 儒家留下10大糟粕思想

    ​儒家留下的10大糟粕思想 鲁迅说:"翻阅两千年的文明史,只看到两个大字:吃人",诚哉斯言!鉴于当下,国学之风盛起,覆人无数,有必要再次将儒家的糟粕思想进行梳理,以示国人. 一.等 ...

  • 读王阳明《大学问》,了解心学思想精髓(附参考翻译)

    <大学问>是中国明代著名哲学家王守仁(王阳明)的纲领性哲学著作,被其弟子们视为儒家圣人之学的入门教科书. 德洪序言 德洪曰:<大学问>者,师门之教典也.学者初及门,必先以此意授 ...

  • 老子的道家思想精髓,以及儒、道思想的差异

    他们是浩瀚宇宙中璀璨的明星.他们是知识海洋中永恒的灯塔.他们是人类历史上100位思想巨人! 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 来自小播读书 00:00 11:51 (撰文:漠世  |  主播:David) 大家好 ...

  • 常州话骂人的10大精髓,排名第一的竟不是赤佬!

    常州话里有不少看起来像是脏话但其实是熟人之间为了表达深厚情谊才会讲的,不知道这些内幕的还以为常州人不文明,其实我们常州人文明着呢!不信你自己看! 来看看这些常州话你能懂几个! NO.10 大兴 某事物 ...

  • 老子的思想精髓有哪些?牢记这4句话,世事自然平和

    老子的思想精髓是什么?对我们认识世界和自我,有什么样的指导和帮助?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没有用? 老子,一个集道家文化的大成者.两三千年来,他的思想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早已深入到了骨子里,流淌在了血液里 ...

  • 《道德经》:八句话,道破老子思想精髓!

    思邈方子 公众号 老子,春秋时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 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