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边谈艺】卢禹舜:从“八荒”到“观山海”

在华夏上古时期,人类和孩童一样,有无数关于世界的浪漫幻想。先秦的诸多典籍中,有一部蕴藏着绮丽奇幻的华夏上古文明的“古之奇书”——《山海经》。时光流转,《山海经》一直戴着扑朔迷离的神秘面纱,吸引了后世学者孜孜不倦研读,追溯上古,探本求源,执著找寻中华民族最初始的文化基因,画家卢禹舜便是其中之一。

《天地大美 心驰神往 笔遂墨顺》 360x180cm

2020年,卢禹舜先生取材于古书《山海经》,完成系列大幅山水组画“观山海”系列。《山海经》的亘古深邃、海纳百川深深吸引了卢禹舜,多年来他精研之、静悟之、内省之,书中蕴藏了无数上古时期自然与人的奥秘。卢禹舜对《山海经》做了简洁而深刻的概括,“浪漫、抽象、古雅、优美,精微之处见精神,内在特质变化见差异”,书本给予他关于宇宙乾坤、生命自然的启迪,也长久地启迪着他无尽的创作灵感。

《天地大美 心驰神往 笔遂墨顺》480x193cm

卢禹舜所追之“古”是《山海经》中悠远苍茫的上古。正是无数古代先哲希望回到的天地之始、万物之初,探求宇宙万物之起源。屈原《天问》开篇记述了先哲对于宇宙万物发生的求知:“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八荒”系列正是卢禹舜从《山海经》启程,以古为新的卓越创造。

《天地大美 心驰神往 笔遂墨顺》123x328cm

卢禹舜回忆,初拟“八荒”二字为题时,他脑海中对“八荒”一词概念尚是抽象而朦胧,随着更深入地研读古籍,他发现在《淮南子·原道训》中“八极”的语义与“八荒”语义相通,书中云:“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又有《庄子·田子方》云:“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卢禹舜心生慨叹:“一切仿佛真的是冥冥中的天意”,“道观八荒的灵魂是我的艺术信仰和精神归宿,既包含对人类人格理想的追求,也包括对浩瀚宇宙生灵的感悟。”

《天地大美 心驰神往 笔遂墨顺》136x68cm

从题材的选取、语言的摸索、直至风格的形成,卢禹舜一砖一瓦地构筑“我法“。石涛《画语录》有云“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卢禹舜敏锐地意识到需要从固化的语言范式突围,构建自己的图示结构和符号体系,在《论山水之精神》一文中,卢禹舜谈到“人们对层层迭迭神神秘秘的宇宙秩序的渴望与探求,使我企图以自己的语言方式和结构特征述说、诠释”,他将抽象的精神和观念不断锤炼为具象的笔墨语言。这也是李可染“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的艺术主张。

《天地大美 心驰神往 笔遂墨顺》356x96cm

对于卢禹舜而言,滋养他笔墨语言的是北方故乡,他对北方乡关的情深意长溢于言表,“我挥不去儿时对家乡一点一滴的记忆。山水草木飞禽野兽,都有深深的感情。“八荒”系列作品中皴、擦、染逐层累积以区分丘壑之阴阳向背,形成厚度感和空间感,浑厚华滋,营造出旷远绵邈的视觉空间,林木深邃、荒原广袤、静水烟波,丘陵叠嶂,颇有北方荒寒气象。面对自然客体时,卢禹舜更为注重把握客体物象的内在精神气质,传达超越“象”的 “意”。

(0)

相关推荐

  • 杨振宁:卢禹舜参透了宇宙的奥妙

    天地大美 心驰神往 笔遂墨顺 2035mmX2400mm 纸本设色 2014 天地大美 心驰神往 笔遂墨顺 5435mmX1435mm 纸本设色 2013 天地大美 心驰神往 笔遂墨顺 2760mmX ...

  • 书画频道开播15周年作品展播 第34集:卢禹舜 范扬 程大利 王涛 李晖

    前 言 在举国上下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书画频道迎来了开播15周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画艺术家们为表达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祝贺,和对书画频道开播15周年的祝福,以特殊的情怀创作出 ...

  • 天地大美——卢禹舜作品

    卢禹舜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院务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 ...

  • 行走的文房四宝,挥毫泼墨

    小墨器 筹资信息 产品名称小墨器 上线平台zeczec 发起团队小墨器 发起地区中国台湾 目标金额150,000TWD 筹集金额421,025TWD(至今,项目未结束) 完成进度280%(至今,项目未 ...

  • 「卢禹舜」|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个人简介] 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博士后工作站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 ...

  • 【砚边谈艺】单柏钦:潜心艺事

    我今年整80岁了,已到耄耋之年.我感到书画家和其他职业不同,不要说80岁,90岁还会有进步.我现在仍然有新鲜的感觉,仍然感觉到还有许多的东西可以挖掘,可以表现,可以画下去,仍然有上升的空间.回望我在国 ...

  • 【砚边谈艺】郭石夫:我们的文化更可爱

    ▲ 画家郭石夫 我走过很多国家,也很欣赏西方的油画,但是反观我们自己的国画,会发现我们的文化更可爱,因为中国人有着自己的文化基因,有着对祖先创造文明的高度认同. 我们的文化更可爱 <牡丹水仙&g ...

  • 【砚边谈艺】张立辰:画好梅兰竹菊,一通百通!

    ▲ 画家张立辰 通过对梅.兰.竹.菊画中笔墨程式和审美内涵的研究实践,在练"技".练"气".练"意"的过程中得到"人格" ...

  • 【砚边谈艺】龚文桢:他是画王,更是花王,陪伴邮坛33余载

    ▲ 画家龚文桢 邮票设计者是画坛中的花界大佬龚文桢.他笔下的花花草草,透着一种古典主义的浪漫,堪称当代工笔花鸟画领军人物. 他是画王,更是花王, 陪伴邮坛33余载 看过了金黄的菜花 洁白的梨花.粉嫩的 ...

  • 【砚边谈艺】康宁:富于热情、重于生命色彩

    ▲ 画家康宁 康宁的花鸟画摒弃了古人忧伤.怀古的基调,给人们展现出一种完全不同意义的观赏感受,犹如春暖花开时一阵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洋溢着生命力和激情,这是他艺术气质的展现,是他对大自然感情的升华. ...

  • 【砚边谈艺】李燕:人无品格,下笔无方

    ▲ 画家李燕 "我是有福之人,因为这辈子跟父亲不仅只是父子关系,还有传承关系.他教我画画,更教导我要立画品." --李燕 人无品格,下笔无方 李燕是李苦禅的儿子,也是他的学生.除了 ...

  • 【砚边谈艺】霍春阳:“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 画家霍春阳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这正是他人品.画品追求的理想境界.几十年书海笔耕探寻,几十载砚边沉思修炼,深悟出中国绘画之真谛.反映到他的画作之中,无论是他的梅兰竹菊,还是 ...

  • 【砚边谈艺】刘勃舒:从小神童到老顽童

    ▲ 画家刘勃舒 徐悲鸿的关门弟子.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刘勃舒,得大师真传又独树一帜,以书法用笔入画,赋予马以人格精神.擅长画马,兼人物,笔下的其他动物也个性卓然,写意随性. 从小神童到老顽童 文|鲁光 ...

  • 【砚边谈艺】陈家泠:中国画里的抽象主义大师

    在当代上海国画家中,陈家泠是敢于和善于变革者之一."敢变",是说敢超越自己的习惯画法和画坛通行的风格:"善变",是说这种变革讲究分寸和度,不抛弃自己的长处和水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