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建筑和宗教文化》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著
相关推荐
-
念念不忘梁思成。
我们依然时常想起梁思成. 梁思成,是一个如此熟悉的名字,又似乎是一个不那般清晰的人.时光在不断淘洗,历史在反复冲刷,可能模糊了一个人的面孔,却也可能让他身上的传奇色彩愈发斑斓. 人们会时时谈起梁思成. ...
-
穿越时空的记忆------一位德国青年百年前在中国拍摄的照片
方校长视点 1周前 ↑ 提示点击箭头上方蓝色字关注! 视点多棱镜 多视角看世界 公众号 清朝光绪二十八年,也就是1902年,一位29岁的德国青年第一次来到中国.中国古建筑的宏伟外观,精巧的布局,高超的 ...
-
恩斯特·伯施曼。
清朝光绪二十八年,也就是1902年,一位29岁的德国青年第一次来到中国.中国古建筑的宏伟外观,精巧的布局,高超的工艺水准深深的打动了这位初到东方的德意志青年. 四年以后,这位名叫恩斯特·伯施曼的青年人 ...
-
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中国的建筑和宗教文化》
(中国的建筑和宗教文化)为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著.全套共三集,包含:普陀山(观音).祠堂.宝塔,作者考察从北至南,行程遍及十几个省.每集包含大量精美照片和建筑测绘草图.此系列德文本依次出版于 1 ...
-
我们该如何读懂建筑?
这是一座中国古建筑 而很多人对它的认识也仅限于 这是一座中国古建筑 走进故宫,满眼红墙黄瓦分不清谁是谁 逛逛苏州园林,门票100,十分钟出来 打卡欧洲建筑,发现哪儿哪儿都一样 每次出去旅行,你是否都有 ...
-
中国的建筑与景观
文渊紫光 05-24 22:40 <Baukunst und Landschaft in China>(中国的建筑与景观)为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著.书内收录了二百八十八幅摄影作品(拍 ...
-
道兰书局:德国建筑学家写的《中国的建筑和宗教文化》
<Die Baukunst und religiöse Kultur der Chinesen>(中国的建筑和宗教文化)为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著.全套共三集,包含:普陀山(观音).祠 ...
-
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拍摄的一百年前的承德照片
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是德国建筑师,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第一次来中国,中国建筑的宏伟外观,精巧的布局,高超的工艺水准,产生了考察中国建筑的设想. 四年以后的光 ...
-
柏石曼清末中国行(2)1907年的河北承德老照片
前言 1902年至1904年,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以东亚地区驻防旅建筑监察员的身份,被德国政府派遣到中国,在此期间他对中国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06年 ...
-
柏石曼清末中国行(10)1908年的陕西宝鸡与汉中老照片
前言 1902年至1904年,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以东亚地区驻防旅建筑监察员的身份,被德国政府派遣到中国,在此期间他对中国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06年 ...
-
柏石曼清末中国行(11)1908年的四川广元、绵阳、德阳老照片
前言 1902年至1904年,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以东亚地区驻防旅建筑监察员的身份,被德国政府派遣到中国,在此期间他对中国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06年 ...
-
柏石曼清末中国行(18)1908年的宜昌、巴东、当阳、沙市老照片
前言 1902年至1904年,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以东亚地区驻防旅建筑监察员的身份,被德国政府派遣到中国,对中国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06年8月,时年 ...
-
柏石曼清末中国行(20)1908年的长沙老照片
前言 1902年至1904年,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以东亚地区驻防旅建筑监察员的身份,被德国政府派遣到中国,对中国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06年8月,时年 ...
-
柏石曼清末中国行(24)1909年的梧州老照片
前言 1902年至1904年,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以东亚地区驻防旅建筑监察员的身份,被德国政府派遣到中国,对中国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06年8月,时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