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石曼清末中国行(11)1908年的四川广元、绵阳、德阳老照片
相关推荐
-
四川德阳为何称“重装之都”?
四川省会成都在国内的知名度非常高,在成都北面有个德阳市,距离成都很近,只有约60公里,但是德阳的知名度却不高,甚至不如更北边的绵阳.广元等市. 德阳,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龙门山脉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全 ...
-
【每天老照片】-1万-5179-1914年四川绵阳西山观摩崖造像 谢阁兰摄
分享一组1914年四川绵阳老照片,主要拍摄的是百年前的绵阳西山观摩崖造像,由谢阁兰拍摄. 维克多·谢阁兰(Victor Segalen,1878-1919),法国著名诗人.作家.汉学家和考古学家,也是 ...
-
四川德阳为什么会没落?
德阳街景 图/Wikipedia (^_^) NO. 50 "中国重装之都"衰落的原因 提到四川城市,绝大部分人会想到天府之国-省会成都,或者是有"中国科技城" ...
-
成都、绵阳之后,四川第三城是哪?
个人观点,未来的四川第三城应该是德阳市. 主要观点是: 德阳工业基础工作扎实,创新能力强,国内外合作历史长,在弱化GDP为评价唯一指标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德阳的独到之处. 德阳属成渝经济区的核心地带, ...
-
柏石曼清末中国行(2)1907年的河北承德老照片
前言 1902年至1904年,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以东亚地区驻防旅建筑监察员的身份,被德国政府派遣到中国,在此期间他对中国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06年 ...
-
柏石曼清末中国行(10)1908年的陕西宝鸡与汉中老照片
前言 1902年至1904年,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以东亚地区驻防旅建筑监察员的身份,被德国政府派遣到中国,在此期间他对中国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06年 ...
-
柏石曼清末中国行(18)1908年的宜昌、巴东、当阳、沙市老照片
前言 1902年至1904年,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以东亚地区驻防旅建筑监察员的身份,被德国政府派遣到中国,对中国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06年8月,时年 ...
-
柏石曼清末中国行(20)1908年的长沙老照片
前言 1902年至1904年,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以东亚地区驻防旅建筑监察员的身份,被德国政府派遣到中国,对中国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06年8月,时年 ...
-
柏石曼清末中国行(24)1909年的梧州老照片
前言 1902年至1904年,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以东亚地区驻防旅建筑监察员的身份,被德国政府派遣到中国,对中国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06年8月,时年 ...
-
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中国的建筑和宗教文化》
(中国的建筑和宗教文化)为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著.全套共三集,包含:普陀山(观音).祠堂.宝塔,作者考察从北至南,行程遍及十几个省.每集包含大量精美照片和建筑测绘草图.此系列德文本依次出版于 1 ...
-
清末中国行(11)1909年张柏林拍摄的万县、梁山老照片
引子 1909年1月,芝加哥大学为了调查中国的教育与地理,派遣东方教育考察团来华,地质系教授托马斯·张柏林与其子罗林·张柏林同为成员,28岁的罗林负责全程摄影,他以详实的文字回忆.极高清的照片,留下了 ...
-
旧影|1908年,柏石曼镜头下的太原
1902年至1904年,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以东亚地区驻防旅建筑监察员的身份,被德国政府派遣到中国,在此期间他对中国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06年8月 ...
-
《中国的建筑和宗教文化》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著
· 全套共三集,包含:普陀山(观音).祠堂.宝塔,作者考察从北至南,行程遍及十几个省.每集包含大量精美照片和建筑测绘草图.此系列德文本依次出版于 1911.1914.1931 年.恩斯特·柏石曼于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