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神诗,水平低只能读出12字,高手能读出28字!你能读出几个? 2024-06-15 23:32:42 苏轼有足够的能力享誉'诗神'的称号。这不仅在于他俯仰人生的清丽词调,他率性而为的豪魅诗篇,还在于他总能在不经意间吐露出力透纸背的神句,直击读者柔软的灵魂。偶尔得闲时,乐而不淫一句'又得浮生一日凉';看破生活时,轻描淡写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人生失意时,极尽忧伤一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苏轼独具特色的一首神作,全诗仅有12字,读不懂的人只能看到表面,而读懂的人却能释义出一首28个字的奇诗。据说辽国使者来宋后,对自己的诗歌水平夸夸其谈,苏轼便将此诗拿予他看,以致后者悻然而归。 《晚眺》亭景画,老拖筇(qióng)。首云暮,江蘸峰。如上图所示,当时苏轼的原诗采取的就是这种写法,不过读来却别扭拗口,不成字句。此外,我们可以发现,这12个字'长得'都不太正常,有的歪歪扭扭,有的粗细大小不一,这其中是否藏着玄机呢?没错,苏轼的'神'就蕴含在这一幅画中。'亭'与'景'有着明显的对比,一个长一个短,那么它的隐含意思就是'长亭短景';画的繁体字是'畫',而苏轼却写成了图中的那副怪样子,这一处比较难理解,小解认为苏轼是取畫中缺少的'士',意为'无士画',延伸出来便是'无人画'且,'畫'字的变形,即是无人所致。'老'字是全诗之中字体最大最粗的,所以是'老大';'拖'字横着写,意为'横拖'。筇,一种古竹,相传是为实心,骨节很高,所以很适合做拐杖。'筇'的草字头很细,下半部分很粗,所以是'瘦竹筇'。竹子寓意气节,而瘦竹则是指即便消瘦憔悴,也不能丢失气节。'首'字反写,'云'字分写,便是'回首断云;'暮'字的'日'倾泻,是为'斜日暮'。'江'水曲折回宛,'蘸'字倒立颠倒,是为'曲江倒蘸';'峰'字的'山'也是倾泻,但上一句已经用过了,所以此处为侧,故而是为'侧山峰'。那么整首诗连贯起来就是: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筇。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现在来看,这是一首出神入化的写景诗,寥寥几字便能让人眼前生出那幅孤独凄凉的画面:一位垂垂朽矣的老者,将筇竹拐杖横放在旁,身披残阳夕照,放眼思慕远眺,尽情享受着这一幅断云日暮、曲江映峰的河山大好的盛景。如果说辽使的事情属实,那么苏轼这首诗所蕴含的感情就更加浓厚,他将对大宋的热爱渗透进字里行间,既达成了让辽使读不懂的目的,又表现了自己的忠诚。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极尽精妙,人物塑造方式奇特,是一首让人读了终生都难以忘怀的诗。 实际上,这种体裁的诗歌叫做神智体,是脱胎于文字游戏的一种杂体诗,所以也叫'谜象诗'。以词语意境作画写字,以文字变形启人神智,使读者自己悟出隐含的文字,它是汉字'以形见义'最为直观的一种文学体。而开创神智体诗的人就是苏轼。上面一幅画又是一首神智体诗,这次你是否能读出来?'诗神'的神之所在即是如此,他总能给我们诗意的惊喜,总能创造出无尽的能量,正如他所言:'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景色取之不尽,东坡亦用之不竭。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赞 (0) 相关推荐 古人真会玩,汉字666 古代文人怎么个会玩法?先上活: 这是个什么东东?告诉大家,这是一首题为<晚眺>的四句七言古诗!读者诸君读读试试! 答案揭晓: 晚 眺 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筇 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 ... 边寿民认为:画诗书的综合,才是中国文人画真正的艺术 文/卢秀辉 边寿民(1684年-1752年),初名维祺,字颐公,又字渐僧.墨仙,号苇间居士,晚号苇间老民.绰翁.绰绰老人,江苏山阳人(今淮安区). 边寿民家世代书香,可是他的祖父和父亲在举业上都很困顿 ... 汉字的形体艺术 汉字博大精深,有着数不胜数的艺术形式,这里我们要谈的汉字的形体艺术属于一些特殊艺术形式.有共体字.近体字对言.神智体.顶针诗.回文诗等等. 共体字 所谓共体字,就是几个单体汉字组合在一起表达一种新意, ... 古代有首清明诗,思想比杜牧的更深刻,仅仅28字,却道尽千古悲哀 明代诗人高启在清明节的时候,送陈秀才回沙上扫墓的时候作了一首诗<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丝毫不逊色于杜牧的<清明>,整首诗的内容如下: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清明时节有的坟墓没有人 ... 苏轼写下一首神诗,水平低只能读出12字,高手却能读出28字,妙不可言! 苏轼有足够的能力享誉'诗神'的称号.这不仅在于他俯仰人生的清丽词调,他率性而为的豪魅诗篇,还在于他总能在不经意间吐露出力透纸背的神句,直击读者柔软的灵魂. 偶尔得闲时,乐而不淫一句'又得浮生一日凉': ... 纳兰性德最“悲”的一首分手诗《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开篇七字就是千古名句,写尽天下负心人 清朝历史上,有成就的诗人不多,而纳兰容若却以惊艳绝伦的诗词成为了那个年代夜空中最明亮的一道弯月,堪称清朝诗坛的代表.作为满洲贵族的纳兰容若,一生写诗词无数,但他的诗词"悲"是里面最 ... 明代尚书董其昌这首送别诗,厚重无比,铁划银钩、潇洒飘逸、好字 前言: 欢迎您来到清雅阁,清雅阁的创办之初就是传播中华书画艺术,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搭建艺术交流平台,我们将始终秉持创作优质书画内容,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敬请关注我们,您的每一次参与都是我们创作优质内容的 ... 苏轼很著名的一首诗《观潮》/《庐山烟雨》,短短28字里有14字重复,哲理却深刻至极 文/顾无 苏轼其实是有一颗禅心的. 我们经常听说,苏轼的人生,顺境时儒家为主,逆境时道家为主.他的伟大之处也正在于此,为后世文人提供了一个面对困境的范例,原来,人生不止官运仕途这一条天路. 华夏苍茫大 ... 明朝最霸气的一首诗《示僧》,出自朱元璋,短短28字令人胆战心惊 说到"布衣天子",很多人都会想到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本是放牛娃,后来又曾在皇觉寺出家为僧. 在他25岁那年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一步步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建立 ... 38岁的陶渊明下狠心戒酒,写下首趣诗,为表决心一共用了20个止字 一壶清酒,一首好诗,酒与诗人之间似乎有着断不开的联系.笔者稍统计了一下,在诗仙李白平生千首诗中,与酒有关的超过了三分之一:就连大才女李清照,平生的50多首词作中,与酒有关的也比比皆是. 好酒出好诗,可 ... 十上不第的罗隐写一诗《蜂》/《咏蜂》,短短28字,成千古绝唱入选《唐诗三百首》 导语:唐代著名诗人罗隐,连考十几次未中进士,被人称为'十上不第'.他用短短的28个字,抒发心中不满,成为千古绝唱并入选<唐诗三百首>. '十上不第'这个典故,让更多的人知道了罗隐,使得罗隐 ... 杨万里很经典的一首诗,刻画一贪睡的放牛娃,仅28字却美到极致 文/顾无 [引觞漫谈] 宋代结束以后,诗歌也就彻底失去了开创性. 为什么这么说,诗歌在唐代达到巅峰极盛,这首先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唐诗的妙处在于兴象玲珑,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样的特色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