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所藏

五脏所藏是说人的五种情志活动即神、魂、意、魄、志各藏于其所属之脏,以发挥其情志作用,《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因此人的情志活动正常与否与五脏盛衰有密切关系。

《黄帝内经》

解读中医应用

指人之五神,即神、魂、意、魄、志各藏于所属之脏。《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解读

五脏所藏指人之五神,即神、魂、意、魄、志各藏于所属之脏,主宰人的情志活动。心藏神,为生命活动的主宰;肺藏魄,体现形体动作的反应能力;肝藏魂,体现精神意识的感应能力;脾藏意,体现人的思想活动能力;肾藏精与志,精能化髓,髓通于脑,脑为志所居,体现人的记忆能力。

中医应用

1、心藏神

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

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都必须在心神的主宰和调节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整体生命活动。心神正常,则人体各脏腑的功能互相协调,彼此合作,全身安泰。神能驭气控精,调节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而精藏于五脏之中而为五脏之精,五脏之精所化之气为五脏之气,五脏之气推动和调控五脏的功能。因此,心神通过驾驭协调各脏腑之气以达到调控各脏腑功能之目的。由于心所藏之神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故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灵枢·邪客》)。同时,心为神明之脏,主宰精神意识思维及情志活动,如《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为之心。”心是可接受外界客观事物并作出反应,进行心理、意识和思维活动的脏器。这一复杂的精神活动实际上是在“心神”的主导下,由五脏协作共同完成的。由于心为藏神之脏,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故情志所伤,首伤心神,次及相应脏腑,导致脏腑气机紊乱。

心之所以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还与其主血脉功能,即生血和运血功能有一定关系。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包括神志活动,都离不开血气的充养,而血气通过脉管到达全身各处,是以心脏搏动为动力的。只有当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全身各脏腑形体官窍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使生命活动得以继续。若心主血脉的功能发生障碍,就可影响到各脏腑形体官窍。一旦心脏搏动停止,全身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也即丧失,生命活动也随之结束。

心的主血脉与藏神功能是密切相关的。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如《灵枢·营卫生会》说:“血者,神气也。”心血,即在心脏与血脉中化生和运行的血液。心血充足则能化神养神而使心神灵敏不惑,而心神清明,则能驭气以调控心血的运行,濡养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及心脉自身。

2、肺藏魄

“魄”是与身俱来的、本能性的、较低级的神经精神活动,如新生儿啼哭、吮吸、非条件反射动作和四肢运动,以及耳听、目视、冷热痛痒等感觉。魄的活动以精气为物质基础。《灵抠·本神》说:“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肺藏气,气舍魄。”魄司痛痒等感觉,感觉由皮肤接收,是因肺主皮毛;魄司啼哭,声音由肺所发生;魄主本能反应与动作,运动由宗气所推动。均表明肺与魄在功能上的密切相关。

3、脾藏意

“意”是精神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是指意识、回忆或未成定见的思维,脾藏意就是体现了脾主运化水谷,化生营气,以营养意的生理,即“脾藏营、营舍意”。意为脾所主,因此脾气盛衰直接影响意的活动正常与否,脾虚易引起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不敏捷及智力下降。

4、肝藏魂

“魂”指一些非本能性的心理活动,如《白虎通》中把感情、情志活动归为魂的功能,张景岳把梦幻、想象等视作魂之用。魂乃神之变,是神所派生的,故《灵枢·本神》所说:“随神往来者,谓之魂。”《类经》注云:“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魂与神一样,皆是以血为其主要物质基础,心主血,故藏神;肝藏血,故藏魂。所以《灵抠·本神》又说;“肝藏血,血舍魂。”肝的藏血功能正常,则魂有所舍。若肝血不足,心血亏损,则魂不守舍,则可见惊骇多梦,卧寐不安,梦游,梦电、梦呓等。

5、肾藏志

“志”指意志和经验的存记,即“意之所存谓之志”《灵枢·本神》杨上善注:“志,亦神之用也,所忆之意,有所专存,谓之志也。”《太素》指出志是记忆的保持,也是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如唐容川说:“志者,专意而不移也。”其以精为产生基础,由肾所主,即“肾藏精,精舍志”。故老年肾气衰就会出现健忘,病理上的健忘亦多与肾气不足有关。

(0)

相关推荐

  • 【中医基础】(8)什么是人体之“神” ? “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外在表现的统称。

    尚仙玄净:"为人子女者不懂中医为之不孝,为人父母者不懂中医为之不慈" 大家好,感恩大家准时来到这里,跟我们一起学习中医文化.本章节我们来学习"神". 中医学的神 ...

  • 从中医神、魂、魄理论释梦

    享受生活 心安神泰 中医老苗说 我和大熊准备用1年左右的时间,一周直播2次的频率,用视频号免费直播的方式,带领中医爱好者系统学习中医入门课程.周二内容为中医基础入门,周三内容为五运六气.欢迎大家扫码关 ...

  • 艾灸前,必须要学习的中医基础知识总结,收藏起来慢慢学习!

    ‍‍‍‍‍‍‍‍‍‍‍‍ 大家好,我是九选艾的小九老师. 艾灸是中医的一个很小的分支,辩证.调理.治则等都是以中医为根基,无论怎样都离不开中医的基础内容.所以,如果你想更好的学习艾灸,更快的把艾灸效果 ...

  • 尚先早课|五脏所藏

    心.肝.脾.肺.肾五脏是中西医共有的概念,所指也是一样的,但对于五脏功能的理解则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别.西医主要依据解剖,而中医则主要依据生命状态下的整体观察.二者的差异在于看问题的角度.方法不同,并不能 ...

  •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之五脏所藏

    人之所以灵于物者.以其秉五行之秀也.夫此灵秀之气.非空无所寄而已.实则藏于五脏之中.是为五脏之神.人死则其神.脱离五脏.人病则五脏之神不安.知五神之所司.而后知五病之情状. 心藏神. 人所以有知觉.神 ...

  • 下列关于五脏所藏的叙述,错误的是A.心藏...

    下列关于五脏所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心藏神 B.肝藏魂 C.肺藏魄 D.脾藏意 E.肾藏智 正确答案(D.脾藏意) 解析:本题考查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的关系,属记忆内容.心藏神(A对),肺藏魄( ...

  • 《五脏所藏》

    按照五脏之气法象四时的理论,再结合五行之法则,即可归纳出"五脏所藏"为:"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 这段经文翻译过来很简单,即所 ...

  • 中医五脏之表、所主、所荣、所司、所生、所藏、所化。

    扶阳小太阳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以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密切联系,外连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此即五脏一体观. 五脏是人体生命的中心 ...

  • 扁鹊81难经译文注解:第三十四难 五脏所主的声色臭味及所藏的七神

    第三十四难 五脏所主的声色臭味及所藏的七神 [原文一]       难曰:五脏各有声色臭味,皆可晓知以不?       然:十变言:肝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声呼,其液泣.       心色赤,其臭焦 ...

  • 「中医养生」五脏调理很关键,如何养心最重要

    「中医养生」五脏调理很关键,如何养心最重要 原创中医马大夫2021-05-06 19:42:56 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 所以日常应该注意保养. 要想健康的身体,五脏的调理是很关键的. 中医 ...

  • 放五指血,除五脏热,中医就是这么神奇,建...

    放五指血,除五脏热,中医就是这么神奇,建议收藏~~~ 1.除肺热--放血--大拇指 2.除肠热--放血--食指 3.除心热--放血--中指 4.除肝热--放血--无名指 5.除虚热--放血--小拇指 ...

  • 「五脏养生」肝脏——人体的大将军

    原创中医马大夫2021-05-07 21:40:25 <黄帝内经>讲: 肝为"将军之官". 对!肝脏,就是领兵打仗的将军! 把肝脏比喻为大将军,叱咤风云.出谋划策! 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