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0年前他下跪求婚,10年后还是他却下跪求放过?
心理学与音乐治疗的主观与客观
(一)
音乐既有主观也有客观,它的主观和客观对于心理咨询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来访者的主观性就是我们要工作的对象,但是我们运用音乐的基础和前提是我们掌握了音乐的客观规律。
因此,主观和客观在我们音乐治疗中是统一的。音乐治疗技术是客观的,但在学习、体验音乐治疗技术的过程,是训练咨询师感同身受来访者主观性的过程。即音乐治疗是技术客观性与感受主观性的结合过程。
心理学学习有三个关键词:主观性、体验性、规律性。学习心理学和音乐治疗的唯一标准,就是要在人的主观性里面找到客观性的规律。学习心理学和音乐治疗最难的也是在人的主观性中找到客观性的规律。
(二)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但每个人虽然不一样,却又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个规律性在一定的条件下还要变,因而实现这个标准是很难的。
比如说,很多夫妻在10年前结婚时,丈夫会向妻子下跪求婚,10年后有些丈夫却跪下求放过。在不少家庭里面,很多夫妻会在家里最远的距离待着,生怕走近了。这个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心理学的最基本的前提就是人格是稳定的,但是人格中只有一部分是稳定的,而我们的思想是不稳定的,所以想要用某一种心理学去理解人性是困难的。一般认为人的思想内容,也就是人大脑里面的内容是经常会发生改变的。
调查发现,有的人刚开始对国家有很多不满,过一段时间会发现他又变得爱国了;有的人一开始很爱国,敌人一来他成汉奸了,这种巨大的转变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解释清楚的。但我们也得承认,有的人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叛变。
(三)
人性比想象中复杂很多,因而需要在所有的主观体验中找到客观性的规律。如何做到呢?需要咨询师主观感受自己、主观感受他人、在自己和他人动态变化的主观性中找到客观规律。
那么如何在音乐治疗中找到客观性规律呢?首先,需要在音乐体验中分辨什么是主观、什么是客观。
心理咨询,需要训练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感受,是共情的还是投射,这是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功底,在音乐治疗中同样需要训练:一首音乐我们听的时候感受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是共性感受还是投射的个人感受?这是从事音乐治疗的心理咨询师的基本能力,也是最重要的能力。
心理咨询中是共情还是投射,对应着音乐治疗中的感受是客观还是咨询师个人主观的,即咨询师的个人感受。与心理咨询不同,在音乐治疗里面,对音乐的个人感受,尤其是和大家不一样的感受就是我们工作的地方,是很有价值的。

(四)
每个人听音乐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感受,这里面既有个性的感受,也有共性的感受,而音乐治疗要求找到歌曲的共性感受是什么。这就是音乐治疗和普通人听音乐的差异在这里。如果我们知道这首歌曲对人共性的影响是什么,我们就开始学会影响人心了,这就是音乐治疗关键的地方。
在音乐治疗中,如果咨询师太客观,则不可能走进一个人的心里,因而在心理学领域,主观性反而显得更科学。
当咨询师的客观性与来访者的主观性存在冲突时,解决途径是:咨询师需要暂丢掉对音乐和心理学的客观性看法,与来访者保持主观上的一致性。
节选自 赵小明 著 《本土化音乐治疗与实操》

编辑: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