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文天祥传》 原文/译文

(0)

相关推荐

  • 文天祥:演绎出舍身赴义的儒家忠义思想

    作者:陈二虎 一.天地有正气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这是文天祥被俘后写下的千古名篇<正气歌并序>的开头句子,抒发了人应该有"浩然正气",诗中 ...

  • 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十八

    元巴延入临安 帝防徳祐二年春正月遣监察御史刘岊奉表称臣于元先是元军既迫朝廷遣栁岳奉书如元军前称亷尚书之死乃盗杀之非朝廷意乞班师修好岳见巴延于无锡泣请曰嗣君幼冲在衰绖中自古礼不伐丧凡今日事至此者皆奸臣贾 ...

  • “敢痛骂帝王”的四大“不畏死”名臣,居然全出自于江西吉安

    欧阳修,江西吉安永丰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宋仁宗时期担任宰相.副宰相的高位要职,为了富国强兵,坚决支持当时的宰相范仲淹"庆历革新"变法,强烈要求皇帝裁汰冗员,遭到许多朝廷勋贵们的 ...

  • 【文化研究】文天祥陵墓传说初考

    天下文氏一家亲  ID wsyjq8 宗亲,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天下文氏一家亲",再点关注,即能加入咱们文家人大家庭,恳亲问祖,联谊交流,与全球文家人在 ...

  • 文言文阅读||文天祥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奎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作<过零丁洋>诗与之.其 ...

  • 他是大宋最后的丞相,用一生书写《正气歌》3

    05 第二年,文天祥率领招募来的义军移师福建汀州,曾一度收复了广东梅州.进军江西后,在赣南的于都大败元军.此后收复了赣州和吉安两地的十余座县城,一时间人心大振,江西各地抗元武装纷纷响应. 就在这时,元 ...

  • 文言文阅读||文天祥(译文)

    文天祥被押到潮阳,见到张弘范,左右元军命令文天祥叩拜,文天祥拒绝不投降,张弘范于是用宾客的礼节接见他,文天祥与元军一起进入崖山,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 ...

  • 港珠澳大桥抒思 | 陈彦儒

    戴上耳机听更嗨! 739年前的绝望,175年前的悲伤,搅入如今惊喜自信的热血沸腾的心脏中,这是一番怎么样的滋味和体验呢? 深深吸口气,当我从长达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出来时,手抵着胸膛稍稍按下激动的 ...

  • 大宋宰相文天祥慷慨赴死之后,天象示警,狂...

    大宋宰相文天祥慷慨赴死之后,天象示警,狂风大作,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咫尺莫辨,连续数日,隐天蔽日.以致元王宫中白天也要点起灯烛,大臣们上朝也要用火把照明. 元世祖忽必烈感到这是因为处死文天祥,而惹怒了 ...

  • 《庄子》原文 译文

    <庄子>是一部道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的庄周及其门徒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被尊称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与<老子& ...

  • 《庄子》原文译文

    <庄子>是一部道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的庄周及其门徒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被尊称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与<老子& ...

  • 庄子《逍遥游》原文译文注释

    ​逍遥游·北冥有鱼 先秦 · 庄周 北冥1有2鱼,其名为鲲3.鲲之大,不知其4几千里也:化而为5鸟,其名为鹏6.鹏之背,不知7其几千里也:怒8而9飞,其翼若垂10天之云.是11鸟也,海运12则将徙13 ...

  • 《庄子》原文 译文(四)

    <庄子>是一部道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的庄周及其门徒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被尊称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与<老子& ...

  • 《庄子》原文 译文(三)

    <庄子>是一部道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的庄周及其门徒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被尊称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与<老子& ...

  • 庄子《养生主》原文 译文

    [原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 ...

  • 庄子《齐物论》原文 译文

    大知闲闲,小知閒閒.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齐物论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

  • 庄子(原文+注释+译文)

    内容提要<庄子>又称<南华经>,系庄周及其后学所撰.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曾受号南华仙人,战国时期睢阳蒙县(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漆园吏,后厌恶仕途,隐居著述 ...

  • 孔子研究第一书《孔子家语》全集原文译文「卷七·五刑解篇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 ...

  • 孔子研究第一书《孔子家语》全集原文译文 卷七·刑政篇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