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立蓉:孩子们终于爱上了历史……
声音,打开一扇明媚的窗

关
立
蓉
这是一间由会议办公室改建的教室,雪白的墙壁上张贴着数张飘逸的书法作品,30套崭新的淡蓝色的儿童桌椅,防近视的柔和的灯光,还有投影和音响设备。
30个孩子,端端正正地坐着,小手放在桌子上,30双眼睛,亮晶晶的,盯着讲台。我正和电工师傅调试音响装备,终于成功了,两位主播清脆悦耳的声音响起:我是笑李,我是飞叨,笑侃历史典故,叨咕风流人物,笑李飞叨,陪你笑着穿越上下五千年,今天讲的故事是《鹤国殃民》……我看见孩子们用目光交流着,会意地笑起来,30张笑脸,好像30朵绽放的花朵。
故事的大幕徐徐拉开:不知从何时开始,卫国城内突然兴起宠物热。无论商贾豪绅,还是平头百姓,抑或各级达官贵人,家家都有圈养的宠物。在车水马龙、人流如梭的集市街道上,放眼望去,除了卖米的、卖面的、卖葱的、卖蒜的、卖油的、卖鸡蛋的,好家伙,剩下的人人都牵着自己的宠物遛弯,有遛狗的、遛猫的、遛马的、遛牛的、遛兔子的、遛羊的、遛蚯蚓的、遛毛毛虫的,那真是把热闹放到小车上——忒(推)热闹了……在播放音频的同时,我把文字打在屏幕上,用激光笔一个个点过去。这样,孩子们听着声音,还能看到文字,加深对故事的理解。笔功深厚的文字,精巧叙述历史,也是如行云流水般的美文。在听读中,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这些孩子是樱花树小学的学生。他们的父母从乡村来到城市,在附近的农贸市场打拼。每天下午孩子的放学时间,正是父母一天工作中最忙碌的时刻,没人接送孩子。孩子们结伴放学后,只有回到各家的摊位,挤出一小块地方做作业。有一次,社区领导视察市场,看见孩子们趴在脏污的菜台上写作业,光线昏暗,人声嘈杂。他们想起社区3楼有一间空余的办公室,决定提供给孩子们课后做作业,又招聘工作人员做义工,免费为孩子补习功课。我周五下午下班早,4:30分赶到,正好可以给他们讲讲历史故事。
我特意购买了一套儿童版《上下五千年》,在家里演练了几遍,准备每次给孩子们讲1~2个故事。然而第一堂课的反馈,或许是缺少抑扬顿挫的语调,平淡的口述方式略显枯燥,并没有引起孩子的兴趣,课堂气氛显得很沉闷,这让我很是茫然无措。孩子们的父母终日为生活奔忙,无法再为他们的学习分担精力。在这儿,能有免费学习的机会,多么希望他们能多学点历史知识,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写作,一定有很大的帮助,也会启迪他们的人生之路。
那天晚上回家途中,我一直在思考,怎样在趣味盎然中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手机叮咚响了一下,朋友圈中的一条消息引起我的注意。《劳动时报》副刊编辑老师小妖发出一条消息,说今天推出《戏说上下五千年》第1集 ——《新大禹治水》。赶紧戴上蓝牙耳机,点开一听,主播声音动听,文章幽默风趣,语言俏皮。正是笑李纵横千年史话,飞叨捭阖方圆情理。我何不就在课堂上播放这些音频?如此生动有趣的解读历史的方式,孩子们一定喜欢,想起马上就要过儿童节了,这不正是给孩子们的一份绝好的礼物吗?
之后的课堂氛围果然是大为改观,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跌宕,小脸上作出或紧张或愉悦的表情,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小月是个腼腆的小姑娘,以前都不敢大声说话。有一次,在我离开之前,她主动走到讲台上,小声说:“老师,下次还能听这些好听的故事吗?”孩子们都围上来,用热切的眼神凝视着我。我轻轻帮她理理发辫,“每周笑李飞叨都会更新好听的故事,下次还有两个比你们年龄还小的小主播——小马哥和轩轩,来为你们讲故事呢!”小月说:“哇!原来小孩子也可以播音啊,那我们也能播音吗?”我说:“当然可以,回去把打印资料读熟练了,我们也可以排练历史小节目,和小马哥PK,做一回播音小主人。”
几个月以来,礼贤下士的周公、掘地见母的郑庄公、刚愎自用的少师、有仁有义的宋襄公……在笑李飞叨的声音演绎下,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鱼贯走入孩子们的世界,在刀光剑影、鼓角铮鸣、黄尘古道、烽火边城中展示古人的处世之道和人生智慧。小俊以前是个写作困难户,现在他能写出生动优美的故事,他的作文本上,已经贴上一连串的小星星。
声音,在孩子的面前打开了一扇明媚的窗,他们看到了从历史尘埃中走出的浩大的世界。
刊发于2020.12.3《劳动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