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到“力由脊发,所向无敌”?杨澄甫公...
杨澄甫公之太极拳十要是这样说的。
“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涌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摘自杨澄甫公之太极拳十要
允升园:
我对含胸体悟不深。气沉丹田,是我在双肩松开之后出现的感觉,特别是锁骨和肩胛骨松开之后,感觉更是明显。
关于挺胸的危害,孙氏太极拳宗师孙禄堂先生曾言“入门三害”。“三害”者何?一曰努气,二曰拙力,三曰挺胸提腹。若挺胸提腹,则腹逆气上行,不归丹田,两足无根,轻如浮萍,拳体不和,即万法亦不能处时中地步。
气贴于背,我的体悟是,双肩松开之后,开始气沉丹田。而气沉丹田之后,小腹不是往外鼓而是内敛的。
特别是神阙穴往命门处贴。这一贴,带动命门处往后下凸,此时之对拉力,又带动胸部往前上提。太极拳奇人乐幻智所言的“提腰”也是这个道理,一提腰神阙穴就往命门处贴。
澄甫公所言的“力由脊发,所向无敌”,我的体悟是,非用脊椎发力。双肩和双胯松开之后,龙脊便形成。人体最大的四块骨头构成内方,龙脊的连接和上下相随,形成整劲,也就是龙虎劲。若没有脊椎连接,便是半截子拳,胯打胯的,肩打肩的,双螺旋力就走不出来。
【本文首发于今天头条之允升园。】
——允升园记之太极篇(171)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