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每天心摹手追的赵孟頫行草书法《襄阳歌》,你觉得如何?

乾隆皇帝,即清高宗(1711一1799),爱新觉罗·弘历,世宗四子。清代皇帝,1735一1795年在位。乾隆自幼就接受汉族传统文化教育,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精,文化修养很高,执政后也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稽古右文,崇儒兴学”。他对于书法的嗜好和倡导,比之祖父康熙更胜一筹,历经数年,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御览、御批、钦定多部传世藏帖,集我国历代书法艺术之大成,特建“淳化轩”藏《淳化阁帖》,一时帖学之风大炽。

乾隆本人雅赏赵孟頫的书法,心慕手追,身体力行。游览名胜每到一处,作诗纪胜,御书刻石,其书圆润秀发,在宫中、御园、名胜古迹、寺庙等几乎到处可见其墨迹,至今海内乾隆御碑甚多,其擅书之名流传普遍。

乾隆皇帝最喜爱赵孟頫书写的《襄阳歌》,每天临摹《襄阳歌》,并聚集精工,模勒上石,镌刻成帖。苏州园林有“九曲回廊”,传说乾隆下江南时令人在墙上的漏花窗刻上李白《襄阳歌》“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诗句,寄托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称为一绝。

赵孟頫行草书法《襄阳歌》欣赏,你喜欢吗?乾隆皇帝的眼光如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