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游子,你回家了吗?一首写给故乡的歌,唱给你听。


心然简介:陈艳萍,湖北天门人,现居武汉。从生命的原香出发,与美同行,抒写生活,乡愁,诗情以及远方。

今天,恰逢农历小年,春节更近了,年味更浓了。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给大家推送一份特别的分享 ———— 一首因故乡情怀而起意的原创歌曲,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因为它的创作者,正是垌塚人。唱的故乡情,拍的故乡景…… 这样的真挚和共情,只属于心系故乡的我们 !

愿朋友们小年快乐!祝大家幸福安康 !

歌曲:《故乡,不再是远方》

故乡,不再是远方

     ——— 读《故乡的女儿》有感

文 / 云 刚

从1991至2021,离家整整三十载,父母已是古稀年。

关于家乡、关于儿时的记忆,一边是渐行渐远,熟悉又陌生,一边是莫名怀旧,欲罢而不能。

如果年岁的增长,会使乡愁本能地复苏,那么心然的这本《故乡的女儿》,带给我们的,就是一份原本沉淀于心底、欲求而不得的人间烟火气,让故乡从此变得鲜活且触手可及。

怀念过去,并非是要复古的矫情,而是要铭记那些朴素的付出、以及那些艰苦的岁月里,始终没有放弃的、对美好的渴望!

今昔对比,仿若隔世。回望故乡,能使我们在这喧嚣的浮世下,获取心灵的片刻安宁,这份难得的温暖,只会在包容童年的地方才有。这样的底色这样的味道,仅此一处,别无替代。

人到中年,怀旧几乎是必然的,无数人用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印证着这一点。不知何时起,开始喜欢在网上关注各类充满乡愁别绪的文章。我毫不怀疑那些笔下描绘着老家的人们,他们那朴素情感的真挚和可贵,因为无论哪一篇文章,无论所写何处,都不妨碍我把这些故事和自己关联起来。每种版式的文字,似乎都能从中找到熟悉的影子。那是一个时代的印痕,这样的共情,只属于共同亲历过它的人们。

然而,他乡毕竟不是故乡!纵然这感觉似曾相识,却终究无法否认,别人笔下的故乡,对我们的触动,是浅白而有限的。

直到有一天,我们遇到署名作者为“心然”的文章,才真正读懂,那个只属于我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故乡,在文章里该是什么样子什么味道! 那些只有我们才读得懂的方言俚语,那些对家乡美食滋味的纵情描述,更有那些虽不富裕却令我们永远刻苦铭心的岁月,如此生动地摆在我们面前,最大限度地引发了我们的共鸣,也满足了我们对曾经的年少时光一遍遍的怀想 !

多少人曾感叹,今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是过去无论如何都难以想象的。我们终于不再受困于温饱和局狭,很多人也都远离了前途的逼仄。相比于过去,现如今的生活水平不知提高了多少,我们理应无忧无虑,快乐四方。

但事实证明,仅凭物质的富足,与心灵的快乐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庆幸,几十年的时光淘洗尚未令我们面目全非,纵然新的时代总会有新的烦恼,但在疲惫乃至迷惘的时刻,我们总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回望至那个虽不繁华却能令我们倍感温暖的故乡,以及那个时代所独有的的朴素亲情、至纯味道!

当我们品读这本《故乡的女儿》时,故乡从未远离 !

留住乡愁,就是留住一代人的本根,也是致敬我们深藏心底的青春岁月。时光终将流逝,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故乡都如同父母,既不可选择,也无法忘怀,它永远在我们身后,包容着我们的过去,注视着我们的今天、明天以及更远的将来 ……

心然以《故乡的女儿》成书,其文辞隽永,表达细腻,令人久久不能释卷。因为我们大家也都是故乡的儿女,这一方水土,给了我们此生最为深沉厚重的底色,品读家乡,总能感受到真实的亲切,也总能迸发出意外的灵感。是的,自己的家乡,只有自己最懂 !

写下这首歌,既是怀念,也是回味,更是祝福 !

唱给———生养我们的父母,哺育我们的故乡 !

作者简介:云刚,汉川垌塚人,生于七十年代,于1991年毕业于垌塚中学。大学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现为荆楚理工学院艺术系副教授,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学院2018年度访问学者,民盟荆楚理工学院总支副主委。

(0)

相关推荐